首页 理论教育 羌族祖灵声纹:民乐、民调出版物

羌族祖灵声纹:民乐、民调出版物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书作为较早与系统介绍羌族民间舞蹈的出版物,较有学术价值。此外,书中唢呐与打击乐器记谱符号另有专页标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四川省绵阳市卷》:本书是四川省绵阳市民族民间器乐曲谱的总汇,是绵阳地区有史以来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的各民族不同风格、不同用途的民族民间器乐曲的第一个资料总集。四川卷编辑委员会认为,器乐曲集成应以乐器和乐器的组合作为一级划分依据。

羌族祖灵声纹:民乐、民调出版物

汶川羌族民间舞蹈集成》:本书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羌族部分的初稿之一,为汶川县文化馆编印的16开油印本,由杨莉执笔。[127]本书虽以介绍汶川县羌族民间舞蹈为主,将羌族民间舞蹈分为自娱性舞蹈、祭祀性舞蹈与礼仪性舞蹈三大类,但各舞蹈均记有音乐乐谱,部分用汉语拼音标有羌语,主要有自娱性舞蹈中的《青格儿索》《莫连舍舍》《铃鼓舞》;祭祀性舞蹈中的《羊皮鼓舞》《查查查威勒》《莫邪》《兰坝苕》;礼仪性舞蹈中的《夏多锡迷嵯》《棉那棉那子色》。书后附有“汶川县羌族民间舞蹈及民间艺术普查表”。全书作为较早与系统介绍羌族民间舞蹈的出版物,较有学术价值。

《茂汶县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本书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羌族部分的初稿之一,16开油印。[128]书中集中介绍了茂县地区的羌族舞蹈,均有代表性乐曲和音乐介绍,简谱记音,用汉语拼音标有羌语。

《羌族舞蹈》(讨论稿):本书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省卷羌族部分”的内部征求意见稿,16开油印。[129]该书介绍了萨朗、哟约布、羊皮鼓舞、盔甲舞、礼仪舞、集会舞等六类羌族舞蹈,均有代表性乐曲和音乐介绍,简谱记音,用汉语拼音标有羌语。其内容大多源于《汶川县羌族民间舞蹈集成》,但篇幅与内容更为简短。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资料卷》{P497-498}:本书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中的一册,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集成领导小组和四川省民族音乐舞蹈研究中心合作完成。[130]全书分藏族、羌族和回族三大部分。其中羌族部分介绍了“萨郎”代表性节目4首,“席步蹴”代表性节目5首,“莫恩纳萨”代表性节目2首,以及其他节目3首,均有代表性音乐介绍,简谱记音,用汉语拼音标有羌语,并附歌词译意,并有记谱、采集人与采集地点等资料。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四川省北川县资料集》{P498-499}:本书为原北川县收集的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的油印本。[131]全书分为独奏部分、合奏部分两大类,共收乐曲50首。其中收有羌族口弦曲两首:《么羊歌》与《口弦曲》。简谱,每首均附有演奏者、采录者与记谱等资料。此外,书中唢呐与打击乐器记谱符号另有专页标注。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四川省绵阳市卷》:本书是四川省绵阳市民族民间器乐曲谱的总汇,是绵阳地区有史以来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的各民族不同风格、不同用途的民族民间器乐曲的第一个资料总集。[132]该书按照《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编辑力案》而编写。分析和叙述了该市民族民间器乐的历史渊源、演绎过程,及其与姊妹艺术的关系和各类乐器的演奉方法、演奏形式、乐队组合、师承情况、风格特色、社会功能,并配有图片,多方面反映了绵阳市民族民间器乐曲的历史和现状。该书“吹打乐”中收录北川县羌族曲调15首;锣鼓乐收录北川县羌族曲调8首;笛子调收录2首;口弦曲收录5首。并附有原《石泉县志》中的《钦定文庙乐谱》。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四川卷》(上下册):该卷收录了四川省(含今重庆市)乐曲771首(套),其中民间器乐曲635首(套)、洞经音乐26首、宗教音乐110首。[133]民间器乐曲按演奏形式分为合奏曲与独奏曲。合奏曲含吹打乐、锣鼓乐与丝竹乐,其中锣鼓乐含耍锣鼓、闹年锣鼓、八仙锣鼓、仓山大乐、驾香锣鼓、御锣、打溜子七个乐种。独奏曲含笛子曲、及嘿曲、鹰鼓笛曲、箫筒曲、马布曲、马支曲、齐勒曲、唢呐曲、葫芦笙曲、芦笙曲、胡夫曲、比旺曲、月琴曲、三弦曲、扎聂曲、口弦曲与木叶曲。宗教音乐含道教音乐与佛教音乐。佛教音乐含汉传佛教音乐和藏传佛教音乐。

四川是多民族省份,根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编辑方案》“少数民族地区”“先按民族后按乐曲分类”的要求,四川卷曾一度将“民族”作为第一级划分依据。但是,在多民族聚居地,不同的民族有着相同的乐器、相同的演奏技法,甚至近似的艺术风格。以“民族”作为一级分类,同一乐器便分别隶属不同的民族;同时,有的民族因入卷品种太少而使全卷比例失衡。四川卷编辑委员会认为,器乐曲集成应以乐器和乐器的组合作为一级划分依据。经请示总编辑部,故而形成了目前的框架。该书羌族器乐曲共收录5首,均有乐谱。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上下册):该书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介绍和论述中国55个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三大类)的大型专著。[134]上册中收录羌族民歌10首,羌族民间歌舞音乐收录谱例6条,均有简介,配五线谱和歌词汉译。(www.xing528.com)

《中国羌族民歌研究乐谱资料集》{P505-506}:本书是作者2005年开始的羌族地区民歌调查资料的成果,后列入西南民族大学重点科研项目——“羌族音乐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开发研究”项目。[135]书中所选民歌是通过当地现场调查的录音(M—AUDID)、录像(HD HARD DISK CAMCORDER)音响资料进行了记谱,书目按地点分类,载入汶川县雁门乡通山村羌族民歌乐谱43首、月里村23首、白水村36首和茂县永和乡永宁村羌族民歌33首,共135首。本章节有调查日期、地点、调查人及提供者等档案,每首民歌有记谱和内容简介、歌词译意。

《羌山采风录》:本书是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民歌研究所项目。[136]本书附带三张DVD光盘。关于本书的编纂过程,《序》中言:2004年6月,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成立了民歌研究所。民歌研究所的工作宗旨是:抢救民歌,传承文化;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民歌研究所的工作内容是:以县为单位采集、摄录民间歌手演唱的原生态民歌,实施“民歌拯救行动”:收集地方和个人采编的民歌集、相关的自然与人文背景资料以及有关民歌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建立“民歌资料室”:将音像资料磁带转录入计算机硬盘,并编辑刻录为DVC光碟,利用磁带、硬盘、DVD建立“民歌音像资料库”: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力求对所采录民歌资料做永久性保存:编辑出版和资助出版民歌采风集和相关研究论著:开展与民歌有关的学术与艺术交流活动。

自2004年至2007年,该研究所多次赴平武、汶川、茂县、松潘、汶川、理县等羌族聚居区,摄录羌族原生态民歌221首。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又补充采录56首,共计277首编辑成书。该书原收录民歌有:平武县11首,北川县82首,理县29首,松潘13首,茂县42首,汶川10首,绵阳市38首;后补录如下:理县18首,绵竹28首,泸定8首。

《中国羌族民歌研究汶川县龙溪乡乐谱资料集》{P508-513}: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羌族音乐的发掘、整理与开发研究”(07JA760037)和国家民委科研项目“羌族音乐的发掘、整理与保护、开发研究”(08XN08)的成果。[137]书中所选民歌是通过当地现场调查的录音(M—AUDID)、录像(HD HARD DISK CAMCORDER)音响资料进行了记谱,载入了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巴夺、阿尔、立别、白家夺四组)羌族民歌93首,跨坡村34首,共127首。全书按演唱者分节,每首民歌有记谱和歌词译意,另附有127首羌族民歌的羌语对音。

《中国羌族民歌旋律研究》{P513-515}:本书是全面综合分析羌族民歌的著作。[138]在实例分析中收录了劳动歌20首、仪式歌16首、游戏歌24首。每首民歌均有记谱和歌词译意。该书乐曲的歌词按羌语的发音用“罗马拼音”标记,乐曲采录按实际音高用五线谱记谱。

《中国羌族民歌集》{P516-523}:本书是至今收录羌族民歌最为齐全的著作,共收集羌族民歌1000首,[139]分为山歌、劳动歌、酒歌、习俗歌、舞歌等五大类,涉及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和北川六县,每首均有记谱和歌词译意,流传地区、演唱、收集和记谱等资料齐全。

此外,内部印制的《茂汶县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也收录了部分羌族民间舞蹈的乐曲。[1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