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年,隆裕太后因病去世,祖父见大势已去,决定走出紫禁城。
祖父说:“我当了几年太后宫大总管,权势很大,对内廷里一切事儿都管得特别严,下边的人见了我都特别害怕。就拿隆裕太后的饮食来说,她常背着我吃零咀,胡吃乱吃,如果被我知道,侍候她的太监们就要挨打,太后讲情也不行。
“有一天隆裕太后正进膳,我上去想看看。太后正吃黏食品,她本来胃就有毛病,吃这种黏东西准伤胃口。太后看见我进来,吓得手打哆嗦,拿着筷子碰得饭碗直响。唉!我叹了口气退了下来。心想,我可能做事太过份了,连皇太后都怕我啦!以后赶上个机会,说嘛也不能干了。
“宣统退位后,对于隆裕太后的事我管得也少了。讨太后好的太监们,每天进些她爱吃的东西,随她贪吃。没有一年的工夫,太后就病倒了,病得越来越重,到后来吃什么东西,原样吐什么东西,人瘦得光剩下一把骨头了。她见到我就哭了说‘没听张罕达的话,现在也晚了。’我明知她已不行了,我还是给她宽心,让她别着急,慢慢地养病。过完她最后的一个万寿日,不久便宾天了。我和姚老爷几个人,打点的隆裕太后的后事,奉安到西陵,与光绪皇上合葬。
“隆裕太后宾天后,由永和宫胖主儿瑾妃主事。
“永和宫胖主儿,托二总管姚兰荣找我,再三留我到她的宫里去当差。我不打算再干下去了,我没答应,横下心来回家奉亲。
“我向胖主儿请了长假。瑾妃谕示内务府大臣,让我带原钱、粮米及原品休职为民。总管一职由张谦和接任,二总管由阮进寿继任。
“姚兰荣还舍不得走。我对他说:‘我们把二位老先主全侍候升天了。目前大内也有人执掌着,再干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还是以退走为上策。你我托二位老先主的洪福,后辈子衣食无虑,何再为五斗米折腰。谁愿意留下,就留下吧!反正我是走定了。
“在出宫这天,我先派人到东华门套上车,把行李什物装好,送到安定门内永康胡同极乐寺后,又在东华门套上小轿车,上午九点钟就套好了。这时有几百人在东华门口等着,给我送行,大部分是我的徒弟。
“我从小在宫里混差事,二十多年来能没有冤家对头吗?我管得又严,就拿侍候宣统小皇上的张谦和来说,我就多次训斥过他,平日与我就有心黑。我在马上都捧着我,全都不敢言语,现在我们下野了,不再是总管了,那些跟我们有碴口过节的太监,就会乘我离走时奚落我,兴许还要下毒手。
“他们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左右,还没有见我出来,守候的人说:‘今天可能不走啦!’有的就走开了,有的回宫就打听我,才知道我九点钟由西华门坐车,直奔前门车站,没有回安定门极乐寺,而是坐着火车到了天津。(www.xing528.com)
“事后,我听姚兰荣告诉我,那些想报复、奚落我的太监们说:‘无怪乎人家当总管,真有他的。东华门套车来个障眼法,西华门出走金蝉脱壳。人家都到了天津卫啦!我们还像傻小子似的在这里等着啦!真他妈的屎蛋!想给他来几句话都没办到,不佩服人家行吗!”
自从中国有了皇帝,可以说就有了太监。虽几经江山易主,改朝换代,太监制则依然以不变应万变,一茬接着一茬地传下来。宦官干预朝政,屡见不鲜,到了祖父这一代,便是最后一幕了。
祖父从年少时入宫,到进入中年时出宫,整整经历了二十二个年头。
辛亥革命的大风暴,使祖父结束了宦官的生涯。
附记:一点说明
我谈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小德张既然是个太监,怎么会有后人呢?”现在应该揭开这个谜底了。
公元一八九四年,我祖父十八岁,由曾祖母唐氏作主,将我大祖父张月峰所生的长子张书森,字宾儒,过继给祖父为嗣子(我的父亲)。他成年后,在北京读书,宣统元年,因祖父的关系,补了候补道台之缺,随后调任天津君子府衙门文报局帮办。清朝退位后,随我祖父和曾祖母在天津居住。
祖父后半生,住在天津的租界里,过起了寓公生活。祖父树大招风,数度引起轩然大波,那是后话了。
(张正根整理,一九八〇年十一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