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慈禧·同治·光绪·珍妃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慈禧·同治·光绪·珍妃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慈禧太后,娘家姓叶赫那拉。慈禧太后年青时,就很聪明,有头脑。到了咸丰皇帝时,外国侵略军耀武扬威,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他一筹莫展,深居后宫,沉缅于女色,每日鼓乐齐鸣,歌舞声不断,置朝政于不顾。廷内、宫外军政大权,均由慈禧太后主持,使她逐步地练就了一整套封建统治者的机、巧、权、术本领,和杀人如麻的残酷手段。慈禧太后所以能在咸丰皇帝的心目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的原因,就在于“母以子为贵”这个信条上了。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慈禧·同治·光绪·珍妃

慈禧太后,娘家姓叶赫那拉。入宫时,仅是个贵人(清制等级:太后、皇后、贵妃、妃、嫔、贵人、答应、常侍),称为兰贵人。

慈禧太后年青时,就很聪明,有头脑。尽管是个女人,但对政治有浓厚的兴趣。

咸丰皇帝在批阅全国各地王公大臣的奏折时,她经常环侍左右,并且能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政见,深得咸丰皇帝的信赖。

爱新觉罗的清王朝,有着它自身固有的荣辱盛衰史。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可以说到了鼎盛时期。尔后帝国主义的炮舰外交,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截止到道光近二百年的天朝,就从顶峰上跌落下来,王室宇内,再也找不出一位象汉光武帝、唐玄宗那样,干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中兴”君王了。先祖创业,后继无人。

到了咸丰皇帝时,外国侵略军耀武扬威,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他一筹莫展,深居后宫,沉缅于女色,每日鼓乐齐鸣,歌舞声不断,置朝政于不顾。廷内、宫外军政大权,均由慈禧太后主持,使她逐步地练就了一整套封建统治者的机、巧、权、术本领,和杀人如麻的残酷手段。为她在漫长的四十余年中垂帘听政奠定了基础。

正宫慈安太后(钮祜禄氏),为人忠厚,政治上无野心,又无子嗣,是一位典型的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女子。

慈禧太后所以能在咸丰皇帝的心目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的原因,就在于“母以子为贵”这个信条上了。

在咸丰年间,三大殿掌管玉玺的首领老太监刘承印(宫内称印刘老爷)对祖父讲述:“皇帝晚间入睡时,敬事房太监除高呼‘静寝宫’外,还要传呼指定已经梳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妃、嫔、贵人等站立在寝宫外,听传侍候。某天咸丰皇帝最喜欢的一个妃子,因病未到。咸丰皇帝问:‘还有谁在外边?’老佛爷正排在因得病没来的妃子后头,应差太监答:‘兰贵人。’敬事房全都记下来了。这么着,打这以后就有了身孕啦!转年就生下了载淳,从这开始就封为西宫皇后。

“咸丰皇帝晏驾热河行宫同治继位,是大清朝第八代皇帝。老佛爷便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同治对他百依百顺,母命不违。

“老佛爷嗜京剧成癖,同治为使她高兴,在每天见起完毕后,出殿外就口念锣鼓经‘四击头’亮武生相。老佛爷看到后心里特别痛快,对周围太监们说:‘皇子知道我爱听戏,处处讨我的喜欢。’太监在旁边马上捧场地说:‘万岁爷真是孝道,这是老佛爷的造化。’

“同治皇上侍候老佛爷左右,必恭必敬。朝中国事,一切奏请皇太后谕示,自己从不拿主意,这就更使老佛爷喜欢。几年后,同治皇上猛然间得了重病。一开始浑身生红痘,染至面部,破而流血、刺痒,腥臭难闻;继而天灵盖塌陷,鼻梁深凹,卧床不起,下身也烂掉半个,太医也束手无策。老佛爷惊骇万状,责骂太医无能,送交刑部问罪。其它太医以阴毒‘天花症’定病源,施以去毒清表之剂,越治病越重。同治的皇后也被传染上了,左眼失明。没过几天同治皇上驾崩,皇后也跟着殉节宾天了。”。

接着祖父说:“那时我还小,头一次听说天底下还有这种病。印刘老爷说‘同治曾在晚间背着老佛爷,由两个小太监伴随,出紫禁城到后门附近暗娼冶游,染上了杨梅花柳病。当时又无治疗的好药,太监又不敢声张,而太医院按出天花诊治的,结果烂死。这件事老佛爷始终不知细情,也认为是出天花病死的。如果知道真情,太监们不知又有多少被打死呢!”

同治宾天之后,按清朝宗制载字辈,理应以溥字皇储承祧皇位。而叶赫那拉氏本身是太后的职位,掌握朝政,如果以溥字皇储继位,慈禧太后就要升为太皇太后,应退居养老宫,不能再掌理朝政,享受皇太后之禄位。

于是,慈禧太后不顾朝内宫外之舆论,自作主张。同治皇帝无子,就将其既是堂弟、又是姨弟的载湉为嗣宗皇帝,年号光绪。即位之后,慈禧太后又以皇太后的身份,再度垂帘听政。一切军政大事,封官任仕,完全由太后宫决定。

德宗光绪皇帝名为一国之主,实质上有位无权。慈禧太后以皇帝尚未成年、处理朝政无经验为藉口,令其宫内大小事必须秉其命而行。这也就留下了帝、后两党角逐的祸根。

祖父谈及这方面的内容时说:“光绪皇上十六、七岁时,按清制皇帝已成年,皇太后就要归政于光绪皇上。老祖宗怕别人说闲话,不能不让让,走个样子。我记得老祖宗说:‘尔已届成年,有智可理朝政,余老矣!血气已衰,无力再临朝,应退居养老宫,国事尔作主张。’(www.xing528.com)

“光绪皇上以为皇太后真把朝政归于他,实打实地也未推让,面奏老祖宗:‘皇阿妈,以垂老之年游山玩水,颐养天年,理应息影宫中,享受晚年之清福;子臣义不容辞,身担国事,有重要的朝廷大事,再请皇太后谕示。’

“老祖宗本以为与光绪皇上核计归政,皇上绝不敢领受重任,一定会恳请皇太后继续垂帘听政,来迎合老祖宗的心理,万没想到光绪皇上实受啦!最后,老祖宗撤帘归政给光绪皇上了。

“皇室内,家法特别森严,礼制繁多。光绪皇上对老祖宗是一日三安,口称:‘子臣请皇阿妈圣安。’不赐座,站在一旁低着头,不敢言语。我亲眼看见,有一次皇太后在盛怒之下,责问光绪皇上的过错。光绪跪在皇太后面前,老祖宗用戴着戒指的右手,磕光绪皇上的脸,光绪皇上动也不敢动,仅口中央告‘子臣不孝,招惹皇阿妈生气。’一直等到皇太后气消了,叫光绪皇上回宫休息,光绪皇上才请安告退。

“每日,老祖宗进三顿膳,光绪皇上必须侍奉皇太后入座,本人才能回宫进膳。如果皇太后出巡,每年两次打东、西陵围时,光绪皇上必须跪接、跪送。每到夏天皇太后去颐和园避暑,光绪皇上跪送登轿,等銮驾到西直门外万寿寺换船后,光绪皇上再先行到颐和园罗锅桥,等皇太后銮驾到,跪接。诸如此类繁琐礼节,光绪皇上产生厌烦,已非一日。但慑于皇太后之威,敢怒而不敢言。光绪皇上与他的心腹太监祥王老爷说:‘我贵为天子之尊,还不如你们当太监的舒服呢!当完了差可以下去,自由一会儿。我吃不安,睡不宁,整天的提心吊胆,虽富贵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在王府当贝勒舒服啦!’皇上心里一直不快活。

“光绪皇上成年大婚时,老祖宗作主,把她娘家的内侄女隆裕立为皇后。这正是光绪皇上内心最不满的大事,因为婚前已私下与珍主儿秘誓,一定册立她为皇后。可是他扭不过老祖宗的主意,没法子,婚后对隆裕皇后就非常冷淡,对珍主儿极为宠爱。珍主儿聪明、伶俐,有才学,也会哄人,讨光绪皇上的喜欢,老祖宗看见后就特别生气。光绪皇上经常临幸珍妃宫,隆裕皇后就气肚子,向老祖宗诉苦,说珍主儿不好。背地里也总掉眼泪、叹气。我在一旁就劝她,别太伤心了,别弄坏了身体,多感化皇上,总有一天皇上会回心转意的。

“敬事房首领太监,也不时地对老祖宗禀报,万岁爷经常临幸珍主儿宫中,老祖宗都记在心里了。

“甲午年以后,光绪皇上要变法,每次召见完王公大臣,退朝后,总到珍主儿那里商量国事,珍主儿也总帮他拿主意,这在朝纲里是不允许的。老祖宗一直认为,光绪皇上不是她的亲生之子,藏心眼,后面给他出主意的就是珍主儿。她脑子快,能给皇上出主意。因此老祖宗平日对珍主儿总是白眼相加,不时打骂、训斥。

“除正宫隆裕皇后及珍妃外,还有瑾妃。珍妃与瑾妃是亲姐俩,以珍妃长得漂亮,有学问,最得光绪皇上宠爱,每日形影不离。光绪皇上曾用库存的珍珠、翡翠串制珍珠旗袍一件,在阳光下,光彩夺目。有一天在御花园二人散步,正在玩赏高兴时,被老祖宗撞见,珍主儿来不及换衣服了,老祖宗大怒地说:‘好哇!连我都没舍得用这么多珍珠串珠袍,你一个妃子竟敢这样作。想当皇后怎么着,谁封的?载湉也太宠你了!’光绪皇上和珍主儿马上跪在地上叩头,请罪。老祖宗,立即叫随身的崔二总管给扒下来。回宫后还打了珍主儿三十竹竿子。

“光绪皇上二十岁以后,老祖宗仍旧掌权问政。光绪皇上名为天子,事实上是个傀儡,谁都能看得出来,他什么事也主不了,就连赏给王公大臣的一件珍宝来说,也只是一句空话。派人到司坊去拿东西时,首领太监问:‘老佛爷知道吗?……’谁也就不敢给往外拿了。光绪皇上也只能对王公大臣赏给些名人字画一类的东西。

“跟随光绪皇上的太监和他的老师、太傅们,也常往他耳朵里灌,策划变法。如果万岁爷得势,他们不也就跟着行了吗?多多少少风声也就传到老祖宗的耳中。老祖宗便对光绪皇上更有了戒心,派人暗地里监视他。有的太监,乘别人不注意,偷听光绪皇上和珍主儿的私房话,回来禀告老祖宗,不少的事是小事给说大啦!大事给说飞啦!

“庚子前两年,正是娘俩闹得最厉害的时候,主要是变法的事。

“老祖宗有老祖宗的理,她认为光绪能当上皇帝,是她册立的,没有我光绪当不了皇上,应该听话,不能反抗。不顺从就是忤逆不孝,没良心,常用带刺儿的话甩给光绪皇上听。

“可是,光绪皇上也有自己的理,他认为老祖宗立他为皇帝,是为了当皇太后,‘母以子为贵’,‘子以母为尊’,就是互相关托,谈不上什么母子之情。他还认为老祖宗不讲理,什么朝制祖训、三纲五常,对皇太后是无用的,只能用来挟制自己。

“光绪皇上想变法,老祖宗不让变,说:‘祖制不能动。’娘俩闹别扭,也就是说,太后宫和万岁宫不和,最后闹出大乱子来。老祖宗把光绪皇上的一百来天的变法给压下去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