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逐步走向穷途末路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逐步走向穷途末路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原公司二十余年间,资金的几经变化,不但不能解救企业本身的实际困难,反至随着反动政权通货膨胀的危机,终至破产。日寇降服后的国民党政权统治时期,由于经济危机日益加剧,货币贬值,物价一日三变,使零售商业虚盈实亏的现象日见加深。资金的一再变化,使中原公司逐步走入穷途末路。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逐步走向穷途末路

中原公司大楼重建后,业务渐有起色,但因工程耗费巨大,平津两店资金,抽调过多,影响亦大;且值日寇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物价暴涨,货物补充不易,营业情况渐现虚盈实亏之状。为了补充资金力量,不得已进行招股增资,以为挹注。

中原公司二十余年间,资金的几经变化,不但不能解救企业本身的实际困难,反至随着反动政权通货膨胀的危机,终至破产。

成立初期,资金总额为一百三十万元,计分一万三千股,每股大洋一百元。其中主要股东,在创办人中有黄文谦、林寿田、林紫垣、陈军海、赵泽苓、何逸洲等人,约占三十万元;官僚资本中陈耀珊、陈光远、陈希晃、徐善伯等人,约占二十万元;海外华侨如蓝赞襄、鲍翼君、黄启勋、王重山等人,约占三十五万元;其它多属零星散股或以堂记名号化名的流动股份,按当年股东名册编号,最多达一千余户。

大楼重建后增资为伪联币四百万元。当时为了维持老股利益,规定原股升值一倍,另招一百四十万元,由老股按照附股比重,优先认股,余额多少再行招募外资。此次增资,纯属股东内部附充资金性质,且以当年财产估计超值甚多,以是大致仍由原股补充,基本上变化不大,外资比重为数不多。(www.xing528.com)

日寇降服后的国民党政权统治时期,由于经济危机日益加剧,货币贬值,物价一日三变,使零售商业虚盈实亏的现象日见加深。为了适应当时情况,不能不采取增资办法,以弥补亏损。当时考虑到老股实力薄弱,无力扩大资本,决定增资法币八亿元。老股升值为二亿元,保持四分之一财权,其余六亿元公开招募,目的在吸收官僚资本资金,扩大政治力量。首先罗致南京官僚资本孙治强、张国豪等人,打算以企业合作性质投资,改变经营方式,进行投机活动;惟终因条件过苛,老股利益损害太大,乃作罢论。最终为国民党军长林伟俦入股一亿,其它如河北省银行姬奠川、盛锡福大资本家刘锡三等人加入一部份资金,其余断断续续拖延至一年以后直到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圆券时,才勉强招足。其间已千疮百孔,依靠贷款周转度日。

资金的一再变化,使中原公司逐步走入穷途末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