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六年,中原公司的资金在日本华侨的赞助下,有了新的发展,香港、上海的实业界也先后附股,从认股数字看来已接近一百万元。然而投资的人,大多不肯轻易冒险,因此,首先要从大楼施工开始,才能稳定股东交股的情绪。针对这一关键问题,决定着手兴建大楼。
地基买好以后,当时许多人考虑到地处日本租界,恐受政治影响,不能作长远打算,主张以原有铺面先开设临时商场,静观时局的发展变化再作深远计划。但是这样一来,与原来招股章程有抵触,反会引起股东疑虑,影响交股。
正当决策未定的时候,日本领事闻讯后立即邀请创办人座谈,表示日租界局愿意对中原公司予以特殊优待,允许在建筑大楼时一切建筑执照直接由领事馆批准,对中原公司业务予以保护。并通过领事馆协助,在原有东三省官银号地基之外,继续买下日商中户川的副华洋行房产及三炮台电影院,扩大了地基范围。
当时在租界内动工建筑执照往往辗转拖延三几个月,还要请客送礼。中原公司大楼则由于特殊待遇,一文未花,在日本领事馆的纵恿之下迅速地动工建造,为帝国主义的经济繁荣,担负起开荒事业了。(www.xing528.com)
建筑设计开始以来,大小建筑行业纷至沓来,都希望作成一笔大交易。当时英商、日商的建筑业,通过种种威逼利诱手段,都想垄断此项工程,而华商的基泰工程公司,自恐其力量不足,经验不够,未敢竞争。但在外商的高价敲诈下,中原公司终于接受了基泰工程公司的建议,采取协作方式,由关颂声、朱彬、杨宽麟几位工程师设计,并参照港沪各大公司蓝图,采取各大建筑的优点,结合基地条件进行设计,而所有绘图费用转作股金投资,实现了不依靠外商、通力合作的奋斗精神。蓝图确定后,由夏兴公司投标包工,全部建造工程,楼房计高100呎,塔身高度与楼房相等,构成了俯视海河,鸟瞰全市的气概。楼房造价计占二十六万元,电梯、货柜及装修设备占二十一万元,共计四十七万元。
大楼建造工程从设计图纸开始,直到全部竣工,整整经历了一年。在工程进行期间,也是几经波折,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是大楼地基紧靠海河西岸,本是河流冲积地,地质松软,土下七八尺便有水源涌现,对七层大厦的负荷力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在施工阶段中,重新作了精密的力学测验,全部敷设木桩,加厚地基。在工程进展中,股金尚未能如期收到,但为了早日工竣营业,最好日夜施工,与施工单位商订提前交工的奖励办法,以提高建筑效率,但资金不继,势必中途停顿,因此矛盾越来越大。当此欲速不达、欲罢不能的时候,总经理蓝赞襄毅然答应公司请求,除原有股金十万元外,另行附充十万元,嗣后并随将此款转入正式股金。困难由此解决,工程的进度更加迅速,大楼逐层往上高耸。在这样声势下,原认股的资金才争先恐后地交齐。大楼终于在一九二七年底全部落成,崭新的面貌开始出现在海河岸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