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1 村庄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的分布
对村庄的建设规划,乡村生产力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乡村要发展经济,依靠的就是生产力,而乡村规划服务于乡村,服务于乡村发展,是为了建设更美好的家园,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2)资源状况
规划人员做村庄规划绝不能闭门造车,而是需要实地考察每个乡村的不同资源状况。这里说的资源状况主要是指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例如乡村的主要产业。
(3)自然状况
自然状况包括地质、天气、地形地貌、水资源与生物环境等,村庄空间布局必须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做出一个更为合理的规划方案。
(4)村镇现状
村镇现状主要从现场取材,它包括整个村庄的现有风貌、道路以及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等。
(5)建设条件
建设条件一般是指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的质量、建设用地的周边环境,只有了解了建设条件才能做好规划。
12.1.3.2 村庄建设的发展方式
(1)分散向集中发展
几个邻近的居民点,通过劳动和生产产生比较紧密的联系,为了节约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资本,并使其得到有效利用,便于村庄的发展与管理,在做规划时,可考虑通过引导使其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比较集中的整体和一个发展较好的乡村中心。
(2)组团分片发展
由于资源的分布情况、交通干线的组织情况、自然地形条件等因素使乡村呈分散式发展,那么比较理想的规划方式,便是组团式布局规划,以保证每个组团涵盖各个功能区,同时健康发展。
(3)集中与分散结合发展
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发展方式是比较普遍的,多数情况下,一个乡村兴起于一个中心,然后通过后来的规划、发展,进行组团式扩充,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12.1.3.3 居民点的选址原则
(1)防灾避险,安全原则
居民点选择地块必须满足适建标准,需避开地震断裂带、滑坡区、洪水淹没区、泥石流易发区等各类灾害易发区,如建筑不宜布置在盆地、沟底等凹地,布置在凹地容易受到雨水、积雪的侵蚀,会使建筑寿命减短,甚至会产生房屋倒塌危险。
居民点的选择应满足各类市政管线、重大基础设施、危险品存贮等设施的安全防护距离要求。(www.xing528.com)
(2)节约用地,保护生态原则
居民点选址应当符合当地县域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上层规划,严禁占用基本农田、优质农田,尽量少占耕地并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充分结合坡地、林盘、老旧院落进行规划选址。
居民点选址方案要公开征求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和搬迁农户的意见,同时也要科学引导群众转变传统居住、生活方式,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12.1.3.4 村庄建设的空间形态
(1)点块状
点块状布局主要是独栋住宅或组团式住宅以某个重要的地点或者建筑为中心,并依地形分散布置。这种布局方式看起来规划痕迹较弱、随意性强、点与点之间互不影响,但实际上结合山水地势的点块状布置又体现出一种相互联系、富有变化的自然发展式空间格局(图12-1-5)。
图12-1-5 点块状布局形态
来源:遂宁市蓬溪县新村规划.四川富乐天合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16.
(2)弧线状
这种布局方式通常是受到河流、道路交通的限制,居民点沿河流、山谷或道路等布置形成弧线形,弧线状布局的纵向交通往往是主要的组织脉络。因此,用地功能的布置,需特别考虑整个道路网的布局,以保证不同的功能区能紧密联系起来(图12-1-6)。
图12-1-6 弧线状布局形态
来源:舒霖,王劲松.平武县大印镇皇庙村规划.四川众合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15.
(3)辐射状
这种布局方式通常指由内向外发展,并向不同方向延伸,形成每个区域内的合理功能分区。辐射状布局具有良好的弹性,而且内外关系也较为合理(图12-1-7)。
图12-1-7 辐射状布局形态
来源:遂宁市蓬溪县新村规划.四川富乐天合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