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1 科学内涵
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为维持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
公共服务设施是满足人们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政府和社会为人民提供就业保障、养老保障、生活保障等;满足尊严和能力的需要,政府和社会为人们提供教育条件和文化服务;满足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需求,政府及社会为人们提供健康保证。
7.1.1.2 基本类型
(1)行政管理类。包括村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管理机构、法庭等。以前通常把官府放在正轴线的中心位置,显示其权威,然而现代的乡村规划中常常把它们放在相对安静、交通便利的场所。随着体制的不断完善,现在的行政中心多布置在乡村集中的公共服务中心处。
(2)商业服务类。包括商场、百货店、超市、集贸市场、宾馆、酒楼、饭店、茶馆、小吃店、理发店等。商业服务类设施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是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聚居点周围布置小型生活类服务设施,在公共服务中心集中布置规模较大的综合类服务设施。
(3)教育类。包括专科院校、职业中学与成人教育及培训机构、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教育类公共服务设施一直以来都占有重要意义,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乡村的发展状况。(www.xing528.com)
(4)金融保险类。包括银行、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保险行业将在公共服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5)邮电信息类。包括邮政、电视、广播等。近年来网络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着现代新农村的经济发展。
(6)文体科技类。包括文化站、影剧院、体育场、游乐健身场、活动中心、图书馆等。根据乡村的规模不同,设置的文化科技设施数量规模也有所不同。现今,乡村的文体科技类设施比较缺乏,这是由于文化、体育、娱乐、科技的功能地位没有受到重视所导致的。随着乡村的进一步发展,地方特色、地方民俗文化的发掘将会越来越重要。文体科技类设施的规划可结合乡村现状分散布置,也可形成文体中心,成组布置。
(7)医疗卫生福利类。包括医院、卫生院、防疫站、保健站、疗养院、敬老院、孤儿院等。随着村民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在乡村建立设备良好、科目齐全的医院是很有必要的。
(8)民族宗教类。包括寺庙、道观、教堂等,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如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地区,清真寺、喇嘛庙等在乡村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旅游业不断升温,对古寺庙的保护与利用需要特别关注。
(9)交通物流类。包括乡村的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主要有道路、车站、码头等。人流、物流有序的流动也是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乡村交通设施一直以来相对落后,造成该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国家也在加紧建设各类交通设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