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村规划设计: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成果

乡村规划设计: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成果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2.2.2乡村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持续稳定地发展乡村第一产业、适当地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地发展第三产业,进而对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使其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乡村规划设计: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成果

3.2.2.1 我国乡村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乡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历史时期:1949—1978年为缓慢变动时期;1979—2000年为开始形成和逐步完善时期;2001年以来是对乡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时期。

我国乡村产业结构在第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种植结构单一,第二、第三产业在乡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低,只作为农业的必要补充而存在;第二时期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并举,以乡村工业为龙头,全面发展乡村的产业结构新格局;第三时期是由于我国乡村产业结构面临新挑战而进行全面调整的时期,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乡村产业结构作出了相应调整,从产值状况来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在降低,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在上升。

综上所述,我国乡村产业结构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一是乡村产业结构已经摆脱改革以前以第一产业,特别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形态,进入第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新历史发展阶段;二是随着乡村各类产业共同发展局面的形成,尤其是乡村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乡村产业结构必然呈现出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经济高效的发展方向。

3.2.2.2 乡村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

(1)优化乡村产业结构

持续稳定地发展乡村第一产业、适当地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地发展第三产业,进而对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使其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总体要求是以解决二元结构矛盾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由此带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2)优化乡村农业区域结构(www.xing528.com)

积极调整农业的区域结构,加强农业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行区域化、规模化开发,同时注意避免区域农业产业结构雷同,着力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关联产业群。

(3)调整农业产业布局结构

发展小城镇是调整农村产业布局结构的关键环节。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使乡镇企业从分散逐步集中,彻底改变“乡乡点火、村村冒烟”的分散状况,实现连片发展。同时,小城镇建设将促进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城乡之间形成统一的产业链条,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4)优化农业产品结构

农村产品结构的矛盾是目前我国农村工业结构及城镇工业结构的突出矛盾。优化农业产品结构的一般措施:一是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品的质量与性能,同时通过规模经营和品牌竞争,继续占领和扩大市场;二是大力进行新产品开发,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产品;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与培养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农村工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要大力开发农村市场和国际市场,通过开发档次不同的系列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不同层次的要求。

(5)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完善乡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必须改造传统农村服务业:一是建设好为农服务的流通网络和流通设施,建设为农服务的流通信息网络;二是完善经济信息市场的服务体系;三是创造条件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四是建立多层次的专业市场。大力发展现代新兴服务业,如农村信息、金融会计法律咨询、旅游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另外,在大力发展农村现代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业的同时,还要重点发展农村现代金融和旅游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