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塑人像:中国雕塑漫谈

陶塑人像:中国雕塑漫谈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礼县高寺头1964 年出土的圆雕少女头像,是仰韶文化陶塑人像的杰作。宝鸡北首岭上层出土的陶塑人面,细泥红陶质,残高7.7厘米,须眉涂黑彩,神态威武,显然是中年男子的形貌。此外,传为甘肃出土的一件马家窑类型旋涡纹彩陶勺,柄端捏塑成人头,嘴巴旁边绘黑圈,颇似有胡须的男子头像。龙山文化陶塑人面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发现两件。

陶塑人像:中国雕塑漫谈

裴李岗文化陶塑人头 为迄今所知黄河流域年代最早的一件陶塑人像,于1977~1978年在河南密县莪沟北岗遗址发现,属距今7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物。头像用泥质灰陶制成,高约4厘米,颈下部分残缺;作扁头平顶、宽鼻深目、前额陡直、突颏缩嘴的造型,具有老年妇女的形貌特征,可能是当时受人尊敬的氏族老祖母形象。其塑造技法比较稚拙,但是,从其信手捏成,略加锥划即现老妪特征的作法来看,不失为质朴传神的原始社会雕塑佳作。

仰韶文化陶塑人像 出土于渭河流域及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陶塑人像,数量较多,形式丰富,通常包括圆雕头像、圆雕人像、浮雕人面,以及装饰着圆雕头像的陶壶、陶瓶等。

仰韶文化圆雕头像,以西安半坡出土者年代最早,属距今约6800年前的半坡类型遗物。头像高4.6厘米,用细泥捏塑而成,陶色灰黑,塑工较粗。面部略呈方形,五官皆用泥条或泥片捏合,嘴唇已脱落,眼眶及耳孔皆锥刺而成,头顶到颈部贯穿小孔。其捏塑手法与形貌,和裴李岗文化雕塑人头相仿,不少研究者认为这件头像也是氏族老祖母的形象,反映了妇女在当时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甘肃礼县高寺头1964 年出土的圆雕少女头像,是仰韶文化陶塑人像的杰作。头像残高12.5厘米,用堆塑与锥镂相结合的手法制成,陶色橙黄,颈下部分已缺,原先可能是陶壶器口的装饰。头顶锥刺着一个小孔,前额至后脑堆塑着半圈高低起伏的泥条,仿佛盘绕在额际的发辫。脸型丰满圆润,五官部位安排准确,那微启的嘴巴仿佛正在娓娓地谈话,神态颇为优美,堪称中国原始社会人像雕塑的优秀代表。

陕西黄陵出土的圆雕头像,系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作品。头像以细泥红陶制成,鼻梁作脊棱状,方颏,锥挖成的眼睛呈现出瞠目惊恐的形貌,可能是原始社会巫术活动中作为祛祟禳灾的法物。

仰韶文化圆雕人像,在陕西宝鸡北首岭、临潼邓家庄曾有发现。宝鸡北首岭下层1977 年出土者,头部残缺,仅存跽坐状的身躯,双臂用泥条粘附而成,双手置于腹下,并在泥胎上刻画出手指。据放射性碳素测定,为距今7000年前的遗物,早于半坡类型。临潼邓家庄1978年出土的陶塑人像,以泥质灰陶捏塑而成,为距今约6000年前的庙底沟类型遗物,出土时仅存上半身,脸型丰满,眉目清秀,头戴无沿帽;胸部偏上处,左右各有一圆孔,两臂已缺。从保存状况来看,仿佛是女孩的胸像。

仰韶文化陶塑浮雕人面,在甘肃天水柴家坪,陕西华县柳枝镇、陇县、宝鸡北首岭、扶风姜西村等地均有出土。天水柴家坪1967 年出土的陶塑人面,残高25.5厘米,宽16厘米,细泥红陶质,塑工相当细腻,额上有隆起的披发,眉弓清晰,耳垂有穿孔,作张嘴欲语状。华县柳枝镇和陇县出土者,均似娃娃的脸型,作品体现了疼爱孩子的深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血缘纽带的紧密。宝鸡北首岭上层出土的陶塑人面,细泥红陶质,残高7.7厘米,须眉涂黑彩,神态威武,显然是中年男子的形貌。扶风姜西村采集的一块浮雕人面,原是夹砂红陶罐口沿下方的附饰物,锥刺成的双目,外眼角向下倾斜,鼻尖微钩,嘴角上翘,颧骨低平,两腮有轻微起伏,塑工洗练泼辣,生动地刻画了一位老汉的忧郁神态。

用圆雕人物头像装饰的陶壶或陶瓶,也始于仰韶文化,陕西长武县和商县,皆有仰韶文化人头形器口红陶壶出土。商县出土的陶壶,通高约22厘米,壶口部分捏塑着一个发辫盘顶、笑容可鞠的女孩头像,人物造型堪与甘肃礼县高寺头出土的圆雕少女头像媲美,而形象的完整性过之。甘肃秦安大地湾1973年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通高31.8厘米,细泥红陶质,在瓜子形的脸庞上,堆塑着清秀的五官和刘海型的披发,鼻翼微鼓,生趣盎然。瓶口设在人像头顶,瓶身绘三列由弧线三角纹和柳叶纹组成的黑彩图案,具有庙底沟类型特征,属距今5600年前的遗物。造型设计颇完整,宛如身穿花袄的小姑娘。在秦安大地湾第九发掘区H831 灰坑中,还出土一件堆塑着3个人面的陶器器口,每个人面占器口圆周的1/3,其中2个似为成年人,1个为小孩模样,发掘者认为这件多人面陶器口反映了仰韶文化晚期的家庭组合状况。

马家窑文化陶塑人像 发现于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两省,基本上都是陶器上的附饰物。

马家窑文化前期(包括石岭下类型和马家窑类型)的陶塑人像,多数还是女性的形象,男性形象仅占少数。甘肃秦安寺嘴1975年出土人头形红陶瓶,属距今5100年前的石岭下类型遗物,瓶高26厘米,器表施橙黄色陶衣,瓶口塑一个额上有短发、耳垂有穿孔的人物。眼眶用泥条圈贴而成,显得炯炯有神。青海大通后子河马家窑类型墓地,1978年出土一件人像陶瓮,夹砂黄陶质,器身已残,器肩部位堆塑着一位浅浮雕的女孩形象,像高11.5厘米,五官锥划而成,体型瘦弱,神态悲伤,头侧垂发辫,整体作挥臂迈步状。这件人像陶瓮可能是为装敛一位夭折女孩而特制的。此外,传为甘肃出土的一件马家窑类型旋涡纹彩陶勺,柄端捏塑成人头,嘴巴旁边绘黑圈,颇似有胡须的男子头像。这种男女塑像共存的状况表明:甘肃、青海地区在马家窑文化前期,氏族公社尚处在由母系向父系过渡的剧烈变革阶段。

马家窑文化后期(包括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伴随着父权制的确立,装饰在陶器上的人物,几乎都是男子的形象。甘肃东乡、宁定等地出土的3件半山类型人头形器盖,或在嘴巴及两腮部位画着胡须,或在脸上画着黑色的直线纹和锯齿纹,形貌狞猛,论者称之为古代黥面文身习俗的写照,或系装扮成野兽猎人头像,而按照当时的社会分工,狩猎是男子的职业。此外,青海乐都柳湾马厂类型墓地出土一件人头形器口彩陶壶,塑造了一位中年男子闭目养神的模样。

70年代中期,青海乐都柳湾曾出土一件引人注目的人像彩陶壶,属距今4000多年前的马厂类型遗物,作者运用浮雕与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在壶颈和壶腹上部,堆塑着一位正面站立的裸体人像,不少研究者根据人像嘴旁涂黑彩和乳房很小等特征分析,认为是男子形象,反映了当时流行男性崇拜的习俗;但是从刻画的性器官形状来看,有的研究者又认为是女性的形象,或认为兼有男女两性特征的复合体。

龙山文化陶塑人面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发现两件。其一,1958年出土于河南陕县七里铺,在一块夹砂灰陶片上,用堆塑和锥镂的方法,塑造一个五官清晰的人面,双目锥透成孔,右脸稍残,用途不明,属河南龙山文化遗物。其二,1960年出土于山东潍坊姚官庄,属距今约4200年前的典型龙山文化遗物,高约4 厘米,陶色深灰,用浮雕手法制成,堆塑的嘴唇已脱落,但鼻、眼、眉弓刻画清晰,体面转折处理恰当,似具男子面容特征。

红山文化雕塑妇女像 内蒙古赤峰西水泉红山文化遗址,1963年出土一件小型陶塑妇女像,头部残缺,残高3.8厘米,泥质褐陶,捏塑而成,胸前突起乳房,腰部较细,下半身呈喇叭座状。80年代初期,辽宁喀左东山嘴一处距今约5400年前的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出土若干陶塑女裸像,小型立像残高5~5.8厘米,大型坐像相当真人的1/2,头部皆残缺,躯体具有孕妇特征。1983年10月,在辽宁省建平、凌源二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发现又一处红山文化祭祀遗址,推测原来是一座女神庙,出土一件面涂红彩的泥塑女神头像,头高22.5厘米,面宽16.5厘米,形体与真人相当,额上塑一圈突起的圆箍状饰,眼睛用淡青色圆饼状玉片制成,整个头像呈扬眉注目、掀动嘴唇的说话形状,颇有几分神秘的格调,塑工细腻生动。附近还发现人像的肩、手、臂膀、女性乳房等泥塑残块。有迹象表明,在神殿主室中心,原先塑有型体更大的女神像。据初步研究,它们是生育神和农神(地母神)的象征,同时也是母权制遗风的体现。牛河梁女神头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能力,揭示了中国原始社会雕塑辉煌的新篇章。(www.xing528.com)

新开流文化陶塑人像 1972年秋采集于黑龙江密山新开流遗址的墓葬区,造型颇似人物胸像,以夹砂灰陶制成,锥划出五官,作尖顶、睁眼、有须、方颏的模样,风格古朴,具有古代渔民的装束特点,属距今约6000年前的新开流文化遗物。

河姆渡文化陶塑人像 1973~1978年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在遗址第三文化层,先后出土两件距今约6000多年前的陶塑人像:①长椭圆形人像,高约4.8厘米;②陶塑人头,高4.5厘米。这两件皆捏塑而成,颧骨突出,造型稚拙。遗址第二文化层为距今5200年前的堆积,从中出土一件陶塑人头,高4厘米,外眼角上挑,颧骨突出,精神饱满,塑工比前期进步,造型特征有明显继承关系。两件头像似乎皆是男子的面容。

马家浜文化陶塑人像 浙江海宁彭城遗址,1959年4月曾出土一块刻画着人面纹的灰陶圈足残片,人面长3.5厘米,宽4.1厘米,五官清晰,作双眉相连、尖下巴的造型,形状有些像猴,属马家浜文化遗物。1980年春,在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第二层出土一件陶塑男裸像,属距今约6000年前的马家浜类型遗物。人像系捏塑而成,陶色浅褐,整体作站立姿态,头及双臂皆残,身高6.5厘米,胸腹前鼓,臀部后突,两腿微张,腹下塑出形态夸张的锥形男性生殖器。目前,考古学界有马家浜文化“处于母系氏族阶段”的说法,而桐乡罗家角出土的陶塑人像却具有父系氏族社会男性崇拜的特点。

薛家岗文化陶塑人面 1981~1982年出土于安徽望江汪洋庙遗址上文化层(第二层),属薛家岗文化后期遗物;在高13.4厘米,直径6.5厘米的夹砂红陶圆柱体上端,捏塑出左右相连的两个人面,鼻梁凸起,眼、嘴皆锥划而成。

大溪文化陶塑人头 1978年冬出土于湖南安乡汤家岗遗址下层,属距今约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早期遗物,头像以泥质红陶制成,背面凹陷,正面凸起,眉骨、鼻梁及吻部均明显突出,高4厘米,似为老人头像。

青龙泉三期文化陶塑人像 1979年夏出土于湖北天门邓家湾遗址,为距今约4000年前的青龙泉三期文化(即湖北龙山文化)遗物。人像共两件,以泥质红陶捏塑而成,皆作跽坐状的男子,高约7.5厘米。其一,头顶挽髻,两手笼套在袖口内,环垂腹前;其二,发式扁平,双手交叠置腹前,头部耳、鼻甚显,眼、嘴模糊,造型颇具淳朴之天趣。类似作品,以前在鄂东北圻春易家山遗址亦有出土,唯保存状况稍差。

石雕人像 迄今发现不多,大致包括圆雕石刻人像和浮雕石刻人面两类。

圆雕石刻人像 已发现两批:①1983~1984年在辽宁东沟马家店乡后洼屯遗址下文化层,出土几件滑石雕刻的小型圆雕人头,刻工粗犷,造型古朴生动,属距今6000年前的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石刻艺术作品。②在河北滦平金沟屯遗址,曾出土一批大小不同、姿态各异的石刻圆雕人像,大者立姿,高0.334米,眉目清秀,双手附于胸下,双足相连,足底呈圆锥形,便于戳立土中;小者高6 厘米,作举手盘腿的姿态,五官与表情均甚模糊;从伴出之字纹陶器来看,这批石雕人像可能是红山文化晚期遗物。

浮雕石刻人面 共发现2件。1959年四川巫山大溪64号墓出土的一件,以质地细腻的黑色火山岩雕成,平面呈椭圆形,高6厘米,宽3.6厘米,厚1厘米,正反两面皆浮雕着脸颊丰腴、瞠目张嘴的人面,顶端有2个穿孔,属距今6000~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晚期遗物。另一件于1973年出土于甘肃永昌鸳鸯池51号墓,白云石雕成,高3.8厘米,宽2.5厘米,平面亦呈椭圆形,在鼓起的正面,用黑色胶状物粘结白色骨珠以表现人面的五官,神态与巫山大溪出土者相似,顶端有1 个穿孔,属距今4300~4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物。

此外,还发现两件玉雕人面:①1976年出自陕西神木石峁龙山文化墓葬,以玉髓雕成,高4.5厘米,宽4厘米,作头顶束髻、鹰勾鼻、微张嘴的侧面头像,阴线刻成的眼睛巨大醒目,脸颊部位透雕一圆孔。②70年代中期采集于山东滕县岗上村,属大汶口文化中期的玉雕作品,人面高3 厘米,宽3.6厘米,正面磨光而微鼓,用阴线刻出五官和脸部轮廓,双目有神,背面有带穿孔的凸脊。

以上4件石刻与玉雕人面,均作瞠目张嘴的形状,并且均有供系绳佩挂之穿孔,推测其用途是原始社会巫术活动中禳灾辟邪的护身符。

骨雕人像 1982年4月出土于陕西西乡何家湾遗址,属距今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北首岭类型遗物。头像以动物肢骨作材料,用石质雕刻器刻成,呈圆雕形式,高2.5厘米,头顶直径1.6厘米,颈下的躯体已残缺。双眉和嘴巴刻成凹槽,双目呈半球状鼓起,嘴唇微凸,鼻梁呈三角形。此头像正视与侧视效果均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