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温环境下汽车的使用技巧

低温环境下汽车的使用技巧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在低温条件下,柴油的粘度过大,会造成柴油雾化不良,使其燃烧过程变坏。低温条件下气缸壁磨损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润滑条件差及电化学腐蚀严重。这样,可改善汽车低温行驶的润滑条件,减少摩擦阻力,减轻零件的磨损,降低汽车的油耗。

在寒冬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在0℃以下,北方地区的最低气温一般在-15℃以下,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甚至在-40℃以下。这种低温条件对汽车的使用有什么影响?使用时应如何应对?这是车主或驾驶人应熟悉的问题。

1.低温时汽车起动为何困难

当气温低于-15℃时,发动机冷起动比较困难;而当气温低于-30℃时,没有冷起动装置的汽车,不经预热则无法起动。汽车低温起动困难的主要原因如下。

(1)发动机曲轴转动阻力矩增大 气温变化时,摩擦力矩在低温时因发动机机油的粘度增大、机油流动性变差、润滑条件恶化而大大增加,会导致发动机起动转速下降,使汽油机燃油汽化不良,使柴油机压缩终了的压力和温度较低,从而造成发动机起动困难。

(2)燃油雾化性变差 对于汽油机,气温降低时,汽油的粘度和相对密度增大,使得汽油的流动性变差,表面张力变大,蒸发、雾化不良。同时,低温时由于机件吸热作用大,因而汽油难以吸热蒸发,大部分汽油以液态进入气缸,据试验知,汽油机在气温为-12~0℃时起动,只有4%~12%的汽油蒸发而形成可燃混合气。以上说明:汽油机低温起动时,因燃油雾化性变差,其实际混合气过稀,故导致发动机难以起动。

对于柴油机,柴油的粘度会随气温的降低而增加。在低温条件下,柴油的粘度过大,会造成柴油雾化不良,使其燃烧过程变坏。当温度进一步降低时,柴油中的石蜡沉淀析出,使柴油的流动性逐渐丧失。同时,低温还使缸内压缩终了的温度降低。这些都可导致发动机难以起动。

(3)蓄电池工作能力下降 在低温条件下,蓄电池的电解液粘度较大,向极板的渗透能力下降,内阻增加;同时,低温起动时曲轴转动阻力矩较大,起动电流很大,使得蓄电池的端电压明显减小,导致蓄电池的输出功率下降。低温起动时,本需要起动功率大,然而蓄电池的输出功率反而下降(图4-20)。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蓄电池满足不了起动时必需的功率要求,使起动机无力拖动发动机或不能达到最低的起动转速。另外,低温起动时需要更强的点火能量,然而蓄电池端电压的降低也会使火花塞的跳火能量减小,不能满足起动要求,导致发动机低温起动困难。

2.低温时汽车总成磨损为何严重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使用时,各主要总成的磨损均较大,尤其是发动机和汽车传动系的磨损更为明显。

(1)发动机磨损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使用时,发动机的气缸磨损较为严重。试验表明,在发动机使用周期中,50%的气缸磨损发生在起动过程,而冬季起动磨损占总起动磨损的60%~70%,在气温-18℃时起动发动机的气缸磨损量相当于汽车正常行驶210km的磨损量。图4-21反映了每千米(km)发动机气缸磨损量与气缸壁温度的变化关系,其温度越低,气缸磨损越严重。低温条件下气缸壁磨损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润滑条件差及电化学腐蚀严重。

978-7-111-45680-3-Chapter04-21.jpg

图4-20 蓄电池起动能力与气温的关系

1—必需的起动功率(蓄电池功率的百分数) 2—蓄电池供给的最大功率

978-7-111-45680-3-Chapter04-22.jpg

图4-21 发动机气缸磨损强度与气缸壁温度的关系

(2)传动系总成磨损 在低温条件下,传动系润滑油粘度较大,使传动系总成在起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运动阻力相应增大,会导致传动系零件磨损加剧。同时,在低温条件下,油温升速很慢,齿轮和轴承得不到充分润滑,也会使零件磨损增大。试验表明,传动系润滑油温度为-5℃时的磨损量是温度为35℃时磨损量的10~12倍。

3.低温时汽车燃油消耗为何增大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行驶,燃油消耗量会增大。试验表明:气温在5℃以下时,将对汽车运行燃油的消耗产生较大的影响,气温每降低10℃,燃油耗量将增大3%~5%。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使用时,燃油消耗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发动机起动困难,暖车时间长,耗油量大;发动机工作温度低,散热快,能量损失大;发动机工作温度低,燃油汽化不良,燃烧不完全,热效率低;润滑油粘度大,摩擦损失大,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低,功率损失大。(www.xing528.com)

4.低温时行车安全性为何变差

气温很低的冬季,多为冰雪路面,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显著下降,行驶条件变坏。汽车制动时,制动距离较长,且极易发生侧滑;汽车加速或上坡时,驱动轮易滑转;汽车转向时,易失去转向能力,方向难以控制;轮胎易变硬而丧失弹性,受冲击载荷作用时易破裂。这些都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5.低温及风雪中汽车如何平安过冬

(1)进行必要的维护 入冬前,为使汽车适应低温的运行条件,应换用冬季润滑剂和其他工作液。发动机机油和车辆齿轮油应选用冬用粘度级或多粘度级润滑油;润滑脂应选用耐低温的润滑脂。这样,可改善汽车低温行驶的润滑条件,减少摩擦阻力,减轻零件的磨损,降低汽车的油耗。液压传动制动系应换用低温性好的合成型制动液,确保汽车低温行驶时具有良好的制动性。

发动机冷却系统应选用适当的防冻液,这样可以防止缸体低温冻裂。常用的防冻液有乙二醇-水型、乙醇-水型和甘油-水型三种。目前,大多数汽车选用乙二醇-水型冷却液,这种冷却液在使用中,如无渗漏,若水蒸发,则只需补充适量的水即可,其使用寿命长。不同类型的防冻液不能混用,所选防冻液的冰点应比当地的最低温度低10℃左右。

对蓄电池保温,一般是将蓄电池装入双层保温箱。保温箱夹层中装有毛毡或聚苯乙烯等保温材料。低温条件下,蓄电池保温可提高其蓄电容量和工作能力,通常电解液温度每提高1℃,蓄电池容量约能提高1%。另外,蓄电池保温效果越好,则电解液冻结以致冻坏蓄电池的危险性就越小,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就越长。

(2)选择适当的停车位置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将车辆停放在室内或地下停车场。若只能停在户外,也应选择朝阳、避风、平坦、干燥的地点停放。停车时车头最好背对风向,这样可以减少风雪对汽车散热器和发动机的危害。此外冬季风大,为避免高空坠物砸伤爱车,最好将车停在开阔的空地上。

(3)正确应对结霜结冰 在冬季里汽车风窗玻璃结霜结冰的情况极为常见,这主要是车内外温差大造成的,所以晚上回家停车前,将车窗打开几分钟,这样可以将车内的温度适当降低,以避免早晨开车时风窗玻璃结霜。

在下雪结冰的日子里,开启和关闭刮水器前后,应注意擦去刮片上的残雪和冰、水,同时要擦净风窗玻璃,防止刮水器片和风窗玻璃冻在一起,必要时夜间停车将刮水器片支起来,以确保不会被冻住。如果您车的刮水器片不幸被冻住了,可以先起动发动机,打开车中的暖风,用汽车玻璃专用冰雪铲,自冰缝间慢慢铲除冰块,若没有冰雪铲,可用酒精类的溶剂适量倒在刮水器片上,几分钟冰就会融化。

注意:一旦天窗结冰,切不可强行开启天窗,这样容易使天窗电动机及橡胶密封圈损坏。要等到车内温度上升至天窗玻璃与密封胶框解冻后方可开启。

(4)合理地进行低温起动 在低温状态下,很多车辆起动不顺利。正确的应对方法是:车辆一次起动的时间最好控制在5s以内,即拧钥匙或是按起动开关不要持续时间过长。如果起动3次均未成功,应当停几分钟后再继续起动,这样不至于损坏蓄电池。遇到特别寒冷的天气,可把蓄电池卸下放在室内保暖,清晨起动时再装上。这样虽然有些麻烦,却可保证车辆顺利起动。

(5)提高驾驶技术

1)起步要柔和缓慢。冬季开车,驾驶手动档车辆时,起步一定要柔和缓慢,做到“慢抬离合轻踩加速踏板”,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发动机在未达到正常运转温度时负载尽量小,另一方面也是让轮胎在没热起来还处于较硬的状态下有一个渐热的过程,对发动机、轮胎及行车安全都有好处。对于驾驶自动档车辆,轻踩加速踏板起步也是较好的。若起步时驱动轮滑转,不能起步,则需提高汽车对路面的附着力,可在路面上垫草、木板或树枝,或加装防滑链条。

2)低速预热车辆。由于寒冷冬季气温低,润滑油会因粘度增加而不易流动,冷车起步后应慢慢驾驶以预热各系统,使各总成润滑油温度正常,减少摩擦损失功率,其间不可猛踏加速踏板,更不要让发动机的转速过高,待汽车逐渐走热后方可进入正常行车速度。这样既安全,又省油,亦能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3)选择合适的档位。冬季驾车要勤换档,档位过低或过高都易使车辆失控,在冰雪路面上行驶尤为如此。在湿滑路面上起步以及在中低速行驶时,最好选择高一档的档位以避免驱动力过大造成打滑。

4)保持适当的冷却液温度。在低温条件的行车过程中,要控制好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保证发动机在正常的热状态下工作,提高汽车行驶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5)掌握必要的驾驶技巧。在有冰雪或湿滑的路面行车,要尽量保持匀速行驶,切忌猛加速、急制动,以免汽车行驶侧滑而失去方向稳定性。轻柔加速,提前缓慢减速是冬季行车安全的原则。在冰雪路面上行车尽可能保持直线,不要频繁换道。在乡间道路行车时,最好沿着车辙行驶,尽量选择在路中间行车。冬季行车转弯时要特别注意避开弯道内的积雪和结冰,无法避开时一定要提早减档减速缓慢通过。车速降下来后,应采取转大弯、走缓弯的办法,不可急转方向,更不可在急弯中制动或挂空档。

注意:冰雪道路上行车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如安装防滑链,但通过难行路段后应迅速拆除;在低温条件下行车,要经常利用空调的除霜功能对风窗玻璃除雾,利用后电阻丝对后车窗玻璃除雾,以保证驾驶安全;在低温条件下临时停车,不要将发动机熄火,以避免低温频繁起动,减少发动机的起动磨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