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已成为轨道交通设计者不可忽视的追求目标。从车站建筑、站台空间、列车,到沿途的广告媒体、信息导向的视觉呈现等,无不足以体现一座城市的审美品位和文化内涵。一个平庸、呆板甚至丑陋的交通环境,会给乘客带来心理和情感上的消极感受,也不利于良好城市形象的创建和传播,进而一定程度上阻滞城市发展;反之,一个带有艺术性、充满美感的交通环境,不仅给乘客带来舒适的视觉体验和愉悦的心理感受,一定程度上消除旅途的疲惫与缓和都市生活的压力,也能体现出城市的个性和人文气质,极大发挥轨道交通空间作为城市印象“第一窗口”的对外作用。
为此,设计者应从造型设计、环境设计及公共艺术等方面进行创作实践,致力于呈现一个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视觉环境,向居民和游客递上一张美好的城市名片。
1.视觉心理
人的视觉感知过程不是被动、全部地接受外部刺激,而是有选择性地接受,也就是说注意力具有选择和过滤信息的机制。在分析复杂景象时,人类视觉系统会利用选择性注意机制,根据图像的局部特征,选取景象的特定区域,并通过快速的眼动扫描,将该区域移动到具有高分辨率的视网膜中央凹区,实现对该区域的注意,以便对其进行更精细的观察和分析。人的注意力会对准目标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格式塔心理学派断言:人们在观看时,眼脑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此外,他们坚持认为,在一个格式塔(即一个单一视场或单一的参照系)内,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这种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这些整体单位的不同与相似,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位置。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含了太多的互不相关的单位,眼脑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整体形象将继续呈现为无序状态或混乱,从而无法被正确认知。简单地说,就是看不懂或无法接受。格式塔理论明确地提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
格式塔理论和研究述及了这样一个观念,即人们的审美观对整体与和谐具有一种基本的要求。简单地说,视觉形象首先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的,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即人们先“看见”一个构图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一构图整体的各个部分。
2.车外视觉环境对车内乘客心理产生的影响
轨道交通环境与人们平时生活环境空间有着巨大的差异,环境条件的突变会导致人们心理上产生无意识的连锁反应。车外空间,如地下,封闭、黑暗、无尽、孤立,人进入的瞬间会产生不安、压抑、慌张等一系列消极心理反应。例如,地下空间会让人联想到死亡、埋葬、坍塌等,由于地下空间界面都处于封闭状态,无法通过周边环境确定自身位置并且无法通过光照强度判定时间概念,同时地下空间中缺乏平时人们所熟悉的自然景观、街道、建筑、光线等事物,加上地下空间中如果缺乏良好的通风设计和防潮措施,会导致空间中空气不流畅和潮湿,降低室内空间环境品质。综上因素都会让人对陌生的空间环境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反感、恐惧等不良的心理感受。
3.人的视觉心理对于列车自环境和列车运行环境的要求(www.xing528.com)
1)安全感
轨道交通发展的历史悠久,车站起初只作为交通工具的服务空间而存在,没有认识到人是空间中的主体,以及空间自身的其他经济价值。而位于封闭空间的车站,无法利用光线强弱的变化和感知室外天气的变化,因此,人们初次进入时,一般会因缺乏对环境的信任和依赖而产生不安全感。
2)色彩丰富感
车站空间形态的单一和与外部环境交流的缺乏,包括长时间听到重复、单调的轰隆隆声音,出行的人们更加渴望刺激,驱散烦躁感。
3)方向感
车站空间一般缺乏具有方位参照的物体,使人们在空间中的方位感知能力减弱,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慌乱。这是由于导向识别系统的不完善或设置不合理导致,但最主要还是由于空间设计没有起到很好的界定、引导和暗示作用。
4)艺术文化感
我国大多车站空间环境缺乏艺术感,显得单调乏味。人们更倾向于进入有艺术氛围的车站空间中,尤其在地下车站时。为解除心理上的压抑感,希望自然光线的引入。如果空间中仍然是统一色调、单一的空间形式,更提不起精神。因此,从乘客的角度出发,人们更加适应具有艺术感、文化感的车站室内公共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