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盛极一时的唐帝国在907年覆亡,中国进入了持续半个世纪的分崩离析的时代——五代十国(907~959)。在这个时期,五个短祚的王朝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同时,十个独立国家分立于中国南部(其中一个在华北),契丹(907~1125)王朝则控制着中国东北和蒙古一带。
我们找到了10世纪埃尔加火山喷发前后(932~948)大量有关中国气候冷暖变化的历史文献记录,并对得到的历史文献记录进行了细致的考证(见表3-3、表3-4)。记录地点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尤其是洛阳、开封一带[指洛阳(34.7°N,112.4°E),开封(34.8°N,114.4°E)附近地区,约(34.5~35.5°N,112~115°E)]最多。
表3-3 932~948年中国冬季气候冷暖记录
续表
*指该年冬季,如928/929年冬,相当于928年12月至929年2月。记录地点若无说明则指洛阳、开封一带。
表3-4 932~948年春夏秋季异常冷暖记录
在洛阳、开封一带,932~943年冬季气候冷暖记录几乎是连续的,但这些记录很多是关于冬季少雪(祈雪)或连续降雪的,这类记录是否可以代表冬季的冷暖状况呢?首先我们对洛阳、开封一带冬季气候的一致性进行了检验。以下是对洛阳、开封一带四个记录时间最长且连续而又分布均匀的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进行的分析。我们发现它们互相的相关系数都很显著(P<0.001),相关性很好(见表3-5)。(www.xing528.com)
表3-5 洛阳、开封一带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气候的相关性*
续表
*斜线右上部分资料是冬季总降雪日数的相关性,斜线左下部分是冬季平均气温的相关性,斜体括号中的数字是样本数(N)。
然后,我们分析了洛阳、开封一带冬季平均气温与冬季总降雪日数间的相关性,我们所能得到的观测时间最长的气象数据来自博爱站[1957年(指1956年12月至1957年2月)至1975年,计19年]。经计算,相关系数r=-0.73(P<0.001,N=19)。表明可以用冬季的降雪记录来讨论冬季冷暖问题。
从洛阳、开封一带的降雪记录来看,938年以前的932/933~937/938年连续六个冬天降雪都很少,可能是持续偏暖的。938/939年冬,我们没有发现记录,很可能是这个冬天气候正常,所以没有引起当时人的注意。此外,934年夏天还是一个酷暑。这些迹象表明,埃尔加火山喷发开始后直至938年,中国反而出现了区域性的气候变暖,变暖的峰值出现在934年前后,欧洲和中东等地在934~935年出现显著降温可能并未波及中国。
在中国,10世纪埃尔加火山喷发后的降温可能是从939年夏季降雪开始,939~942年气候突然变得异常寒冷。939/940年冬“大雪害民,五旬未止……”(见表3-3)。940/941年冬,南京、扬州一带运河封冻,莱州湾出现异常严重的封冻,这个寒冬也为日本历史文献所记录(见表3-2)。941/942年冬又是一个为史书所记载的严冬。这与上文讨论的欧洲和中东历史文献记录、日本文献记录、欧亚高纬度地区和澳洲塔斯马尼亚岛树轮记录均比较一致,表明了埃尔加火山喷发后的第二幕降温,即939~942年的降温可能在全球范围有广泛表现。
从表3-3、表3-4来看,942/943年冬洛阳、开封一带少雪,可能又是一个暖冬,943~944年中国没有气候异常的记录,这个突如其来的冷时期似乎在942年又匆匆结束了。945年以后,冷异常的记录又多起来,笔者猜测这与埃尔加火山喷发可能关系不大,而可能与另一次火山喷发有关,下文将进一步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