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献源远流长,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的厚重积淀为历史时期火山喷发气候效应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其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美好的前景。
中国历史气候研究可以从《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1973年)这一公认的奠基之作算起(葛全胜,2002年)。中央气象局在20世纪70年代组织整理中国地方志旱涝资料,形成在历史气候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1981年)。
2004年,中国气象局研究员张德二等,对过去三十多年发现和整理的历史气候资料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整编,编成《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张德二,2004年a)。这一成果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肯定,对历史气候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家诚,2005年)。
这部总集的问世,使得大量基本历史气候资料的查阅可以按图索骥,大大节省了学者用于查阅历史气候资料的时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将来历史气候学的研究可以直接引用这部总集的资料,任何一部史料集都不可能囊括某项研究的全部史料,不能替代对原始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和考证。我们相信,今后的历史气候研究必须谋求历史文献资料的新发现和研究思路的创新。
利用历史文献资料研究过去两千年气候变化,建立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序列是长期以来最受中国历史气候学者关注的研究方向。其奠基之作分别是竺可桢(1973年)建立的5000年冷暖变化序列与《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建立的120个站点的旱涝序列。(www.xing528.com)
此外,一些具有较大影响的历史气候成果也大多是降水或温度序列,例如:王绍武与王日昇重建的过去500~600年华北和华东等地区的温度序列(王绍武,1990年;王绍武、王日昇,1990年;王日昇、王绍武,1990年);张德二与刘传志(1986年)建立的过去一千年中国东部6区域干湿序列;清代的气象档案资料——晴雨录和雨雪分寸是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的极其宝贵的资料来源(张瑾瑢,1982年)。以此为基础,可以较好地建立18世纪以来降水、温度变化的序列(张德二、刘传志,1986年;周清波等,1994年;郝志新,2003年;郑景云等,2003年,2005年)。2003年,葛全胜等充分吸收已有成果,建立了过去二千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序列,在学术界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Ge等,2003年)。
其他气候要素的序列,如张德二(1982年)建立了过去1700年雨土年频数序列;黄嘉佑与王绍武建立了过去五百年西太副高变化序列(Huang & Wang,1985年);张德二与王宝贯(1990年)建立了18世纪长江下游梅雨活动的序列。
长期以来,建立气候变化序列都是历史气候研究的主流,除此之外的历史气候研究就冷门多了。比较有影响的有:龚高法等(1983年)论述的历史气候研究方法;对竺可桢(1973年)《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再考证与商榷(牟重行,1996年;满志敏,1998年);对一些特征时期(如所谓“隋唐温暖期”与“中世纪温暖期”等)气候冷暖问题的新看法(于希贤,1996年;满志敏,1998年;张德二、张永林,1998年;蓝勇,1998年;Zhang,1994年);对历史时期气候事件的研究(侯甬坚、祝一志,2000年;张德二,2000年,2004年b);历史气候新资料的发现与研究,比较著名的有前文述及的晴雨录和雨雪分寸资料,近年来的新发现大都是天气日记(蔡万进,2002年;朱晓禧,2004年;方修琦等,2005年;Fei等,2005年)等。我们认识到,在历史气候学领域,建立历史时期温度和降水序列已经是一个高度成熟的研究方向,必须另辟蹊径,开拓创新。我们相信,将火山学和历史气候学研究结合起来,符合历史气候学学科协调发展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