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发动机磨合试验目的分析

汽车发动机磨合试验目的分析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动机磨合的意义主要有:形成与零件正常工作条件相适应的配合性质1)扩大配合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每一种工作条件均有其相应的表面粗糙度,零件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与工作条件的要求差距甚大。在磨合中才能形成适应工作条件的表面粗糙度。第一时期磨合则于出厂前在台架上完成,称为“发动机磨合”。因此,对于新车和大修过后的车辆发动机进行磨合试验是十分有必要的。

汽车发动机磨合试验目的分析

磨合是指汽车总成或机构组装后,为改善零件摩擦表面几何形状和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运转过程。新车磨合期,是指新车出厂后,初次行驶一段距离以使发动机各个部件磨合顺畅的时期。新车的磨合里程一般为1000~3000km。而对汽车的磨合来说主要是发动机总成的磨合。总成磨合是修理工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是有关总成从修理装配状态转入工作状态的过渡,磨合质量对总成修理质量和大修间隔里程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发动机大修后必须经过磨合才能投入使用。

发动机磨合的意义主要有:

(1)形成与零件正常工作条件相适应的配合性质

1)扩大配合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新零件和经过修理的零件,由于表面微观粗糙和各种误差,装配后配合副的实际接触面积仅为设计面积的1/1000~1/100,配合表面上单位实际接触面积的载荷就会超过设计值的百倍乃至千倍。微观接触面在高应力、高摩擦热作用下就容易产生塑性变形和粘着磨损,引起咬合和粘结等破坏性故障。因此,使新零件在特定的磨合规范下运动,粗糙表面的微观凸点镶嵌并产生微观机械切削现象,使实际接触面积不断扩大,在短期内形成适应正常工作条件的配合表面。

2)形成适应工作条件的表面粗糙度。每一种工作条件均有其相应的表面粗糙度,零件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与工作条件的要求差距甚大。在磨合中才能形成适应工作条件的表面粗糙度。(www.xing528.com)

3)改善配合性质。由于磨合磨损形成了适应工作条件的实际接触面积和表面粗糙度以及配合间隙,不但显著地提高了零件综合抗磨损性能,也减少了其摩擦阻力与摩擦热量,故磨损率降低,提高了大修发动机的可靠性与耐久性。

(2)改善配合副的润滑效能 磨合使配合间隙增大到适应正常工作条件的配合间隙,改善了润滑油的泵送性能,增大了配合副润滑油流量,不但改善了配合副的润滑效能,也有利于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和配合表面的清洁。

(3)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与耐久性 金属在低于或近于疲劳极限下,磨合一定的时间,“实现次负荷锻炼”,可以明显地提高金属零件的抗磨损能力和抗疲劳破坏能力,从而提高机械的可靠性与耐久性。发动机全部磨合过程由微观几何形状磨合期、宏观几何形状磨合期、适应最大载荷表面准备期三个时期组成。微观几何形状磨合期内(第一时期),微观粗糙表面因微观机械加工作用逐渐展平,表面金属被强化,显微硬度成倍地提高,产生剧烈的磨损,增大配合间隙,形成适应摩擦状态下的工作表面质量。宏观几何形状磨合期内(第二时期),零件表面形位误差部分得以消除,磨损量逐渐减小,机械损失减弱。适应最大载荷表面准备期内(第三时期),零件磨损率和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逐渐稳定,故障率降低,可靠性提高。后两个磨合时期发动机装有限速片,在限速限载条件下的运行过程中完成,称为“汽车磨合”。第一时期磨合则于出厂前在台架上完成,称为“发动机磨合”。

因此,对于新车和大修过后的车辆发动机进行磨合试验是十分有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