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一部校史的故事

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一部校史的故事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次调整后,原国际交流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划转到国际交流学院。2005年5月,国际交流学院正式成立。2017年前后,国际交流学院机构迁至此处办公。2011年,北京联合大学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孔子学院合作承办的英国威尔士第一所孔子课堂3月1日在霍兰德沃里学校成立,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和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为孔子课堂揭牌并参加庆祝活动。

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一部校史的故事

2005—2020年

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前身是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培训中心,成立于2005年,办学地点位于学校小营校区(现称北四环校区)北院,朝阳区安外小营育慧里7号。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科技和资讯飞速发展,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汉语逐渐受到青睐,为留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学校原有的国际交流培训中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在形式、内容、规模和层次上亟需一个飞跃。

2005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决定调整国际交流培训中心。4月,学校发文《关于我校“国际交流培训中心”更名为“国际交流学院”及相关事宜的决定》(京联党〔2005〕20号),决定将国际交流培训中心与国际交流合作处分离,将“国际交流培训中心”更名为“国际交流学院”。新成立的国际交流学院为校属二级非法人学院,负责校本部外国留学生教学及管理工作、“3+1”项目实施及国际交流合作处委托的其他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实施。学院设对外汉语教研室和综合办公室。此次调整后,原国际交流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划转到国际交流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在校财务处单独立户,独立核算。学院的经济收入由校经管办核定,按照规定比例上缴学校。财务支出程序及要求等事宜暂按原国际交流培训中心运行办法执行。学院领导班子由4人组成,其中院长1人、党支部书记1人(兼副院长),另设副院长2人(其中1名副院长由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兼任,主要负责外事政策方面的工作)。

2005年5月,国际交流学院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学院有教职工11人,其中专任教师3人。学院领导班子由3人组成,院长为程建芳(兼党支部书记),副院长为庞明、吴中平(其中庞明副院长为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同时兼任副院长,主要负责外事政策方面的工作),设有综合办公室,负责日常各种行政事务。学院党支部直属校党委,负责党的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设有对外汉语教研室,负责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和检查,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订;负责安排课程,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落实、教学进度的有序进行。

成立之初,学院只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随后增设了汉语言(经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并制定了相应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由于学院现有专职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学院通过大量外聘兼职教师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平均每学期有外聘教师30余人。为保证教学质量,在外聘教师上岗之前,学院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先查看简历进行筛选,然后安排试讲,试讲通过才能授课;每学期都要开展学生评分和专家检查等,检查教学情况,并实行末位淘汰制,淘汰不合格的教师。

学院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思路,在师资培养、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培养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学生为本,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强化汉语教学工作中的研究,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汉语课程改革实验,努力使汉语课堂从低效到有效再向高效迈进,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学院坚持留学生培养的全面发展原则,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培养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增强留学生的中华文化适应性;坚持学校服务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增强留学生对北京历史、文化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培养一批对华友善、熟谙北京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素质的来京留学生;作为正常教学内容的补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观光和中外学生交流活动,举办留学生演讲比赛。同时,美国的圣诞节以及泰国的泼水节和水灯节、印度尼西亚的新年韩国的成年节、日本的女儿节,也成为全学院中外师生共同的节日,国际交流学院仿佛成了一个小小联合国。老师们言传身教,感染了各国的学子们,在运动会上,他们自发地喊出了“北京北京我的家,联大联大我爱你”的动人口号。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为学校连接世界桥梁和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在雅加达曼谷首尔、乌兰巴托、河内伦敦,很多人都对北京联合大学耳熟能详。留学生们把在学院学习的这段经历当作一段美好回忆,志愿在将来充当中国与自己国家之间的文化使者

此外,学院还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利用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开拓跨境教育,选定国外一些名校合作开展跨境教育项目。跨境办学项目模式包括非学历教育(即学生短期互换,由校国际交流合作处负责)和学历教育,例如:“3+1”项目,即在学院学习3年,在国外兄弟学校学习1年,成绩合格者,同时获得学校和国外学校两所高校的学士学位;“3+1+1”项目,即在“3+1”的基础上,继续攻读硕士学位;“4+1”项目,即本科阶段在学校就读,第五年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

2006年,经市发改委、市教委批准,学校利用北京市第一批大学生公寓补贴的契机,购置了位于朝阳区安外小营育慧里2号院19号楼一栋,并改造为学生公寓。19号楼地上18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1.5万余平方米,后用作留学生公寓。2017年前后,国际交流学院机构迁至此处办公。

2007年学院汉语言专业增设师范方向,2008年汉语言专业增设旅游方向,并增设国际商务专业。(www.xing528.com)

基于学校蓬勃发展的留学生工作,在我国驻英使馆教育处、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学校与英国威尔士大学兰彼得学院合作,建立了兰彼得孔子学院。学校因此成为第一个建立孔子学院的北京市级高校,这也是英国威尔士地区的第一所孔子学院,是学校深化中外合作与交流的一座里程碑。2011年,北京联合大学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孔子学院合作承办的英国威尔士第一所孔子课堂3月1日在霍兰德沃里学校成立,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和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为孔子课堂揭牌并参加庆祝活动。

▲2011年查尔斯王储和刘晓明大使为霍兰德福瑞公学孔子课堂揭牌

2013年,学校实行新一轮全员聘任,部分单位内设机构有所调整。学院管理部门设有综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教科办,对外汉语教学有语言生、本科生、研究生等多种层次。2017年,学校开展又一轮全员聘任,学院管理部门设有综合办公室、教务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公寓管理办公室和韩语中心。至2018年年底,学院有专职教师18人、外聘教师30余人。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有语言生、本科生、研究生等多种层次,有在读语言生363人、本科生137人、研究生63人。

2020年6月,为进一步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推进来华留学生入系学习,中外学生趋同管理,经校五届党委第76次常委会研究决定,学校撤销国际交流学院。原国际交流学院的国际学历生的招生、学籍管理、涉外相关工作,协调国际学历生所在学院的教学管理,以及国际学历生的汉语语言培训等工作划转校国际交流合作处新设立的留学生管理中心负责;国际学历生的教学培养、学生日常管理由相关学院负责;国际学历生的教学计划实施分别由校教务处、校研究生处负责统筹指导并给予支持协调;国际学历生的住宿管理、19号楼的物业管理划转校后勤保障中心负责。调整后的相关交接工作、尚未结束的各类培训班的后续工作由校国际交流合作处承接。原学院管理人员由校党委组织部、校人事处负责安排,原学院教师部分留任校国际交流合作处新设立的语言教学中心教师岗,部分按专业调至校内其他单位。

资料主要来源:

①《北京联合大学志(2001—2010)·学校篇》

②《心中的记忆——纪念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分校)建校30周年》

③北京联合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

(整理:王岩 审核:姜素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