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校史故事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校史故事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4年至今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成立于1994年,前身是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及文法学院的中文、法律、政治等系,经市政府办公厅厅秘字14号文件批复同意,合并成立。1994年,经市委教育工委批准,中共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党委由汪馥郁、胡春山、桂裕铮、葛明德、刘季稔、骆武刚6人组成。全院13个系科合并为6个系,设文理科15个专业。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校史故事

1994年至今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成立于1994年,前身是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及文法学院的中文、法律政治等系,经市政府办公厅厅秘字(1994)14号文件批复同意,合并成立。学院三地办学,土城北路校址是院部、行政机关和各教学部门所在地,双清路校址为学院实验室所在地,丰盛胡同校址与继续教育学院共同使用,为人文管理科学系办学点。

1994年,经市委教育工委批准,中共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党委由汪馥郁、胡春山、桂裕铮、葛明德、刘季稔、骆武刚6人组成。汪馥郁任党委书记,胡春山、桂裕铮任党委副书记,胡春山兼任纪委书记,院长葛明德,副院长刘季稔、骆武刚。5月,南北两院统一办公,各职能部门同时进行调整合并,因办公条件有限,大部分职能部门暂时还分南北两院运行。12月,根据教工委京教工(94)36号文件精神和两院合并后的工作需要,成立了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院内设处级机构30个,包括教学机构15个、行政机构15个。其中,党的机构设有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离退休办公室,行政机构设有院长办公室、综合办公室(南院)、人事处、教务处成人教育处、科技开发部、学生处、总务处、保卫科、财务科。原文法学院的大部分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划归继续教育学院,学院只保留了档案、法律2个实验室。学院的大部分实验室设在双清路校址。

两院的合并给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资源重组和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学院充分利用了两院在多年办学和深化教育改革中积累的经验,发挥多学科综合性的优势,坚定了发展应用文科、应用理科的决心和信心,加大教育投入。按照学校的总体规划,学院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争取条件,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发挥整体综合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规模效益。

1994年,学院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办出学院特色”为中心任务,认真总结原文法、文理学院办学经验,组织各系编写了《各系专业方向、学科结构、科学研究等方面情况的汇编》,在全院开展了教育教学改革大讨论,确立了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发挥多学科优势、进一步促进学科之间交叉互补,将相关专业和相关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优势和特色,学院于1994年5月—1997年7月,逐步调整教学单位,组建了3大学科群,先后成立生物化学学部(包括化学系、生物系)、信息科学学部(包括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信息技术物理系、信息管理系)、管理科学学部(包括管理系、档案与秘书学系),保留了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法律系、城市与区域科学系,经批准成立了外国语言文化系。当年,学院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专业实验室开始与首都医科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1996年,学院在生物功能食品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被卫生部认定为国家级。

1997年,为了更加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广泛深入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学院进行系级行政调整,取消学科群建制,将生物化学学部组建成生物化学系,信息科学学部组建成信息科学系,国际金融专业与城市区域科学系组建成经济学与城市科学系,管理科学学部、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组建成人文与管理科学系,将档案与秘书学系并入,保留法律系和外国语言文化系。全院13个系科合并为6个系,设文理科15个专业。学院从1997年开始筹备,试办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班。

1998年1月,学院结束原南北两院财务分灶的体制,按统一的财务体制运行,由院长直接负责财务工作。这一年,学院从两院合并后的调整时期进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改革发展阶段,适时提出“为我院快速发展创造更坚实的基础,必须把教学质量看作我们的生命线,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增强竞争力。必须抛弃旧的质量观念,建立与当代科技发展趋势相适应以及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的质量观念。我们要培养能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而且还富有个性特点的高级人才”的指导思想。学院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综合实力,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办学效益、管理水平。11月,按市教委京教计(1998)034号文件精神,学院今后对内对外不再使用“北京大学分校”的名称,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1999年1月,学院制定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严格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成为学院由调整阶段转向深化教育改革,狠抓教学质量的重要指导性文件。1999年,学院积极参与学院路13所院校“教学共同体”的建设,让学生走出校门到重点大学去选课,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感受良好的学术氛围,并对外开出中外名家名著选读、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物古迹旅游3门互选课程。这一年,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外企管理)专业正式招生;学院路校区1990—2000年间最大的一项建设工程——实验楼建设开始,10月13日开工典礼举行,总建筑面积9857.96平方米,2001年5月竣工。学院于年底进行了机关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将原有的16个行政部门合并为11个,于2000年上半年进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成立了4个服务中心、1个办公室。

▲第二教学楼主体结构封顶仪式现场(www.xing528.com)

进入21世纪,学院坚持“发展应用性学科专业、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方向,突出“应用文科、应用理科”的办学特色,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原则,以本科教学工作“质量工程”为抓手,形成一整套规范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坚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从招生、培养到就业各环节有机衔接的学生培养系统工程,与国外多所大学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使学生可通过参加教育合作项目取得国内外双重学历或学位。学院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于2012—2013年先后在学院路校区建了学生宿舍楼和第二教学楼。2013年,学院在丰盛胡同的办学部分迁出,学院由三址办学变为两址办学,以学院路校区为主,双清路校区为辅。

至2018年年底,学院占地面积3.7万余平方米(学院路校区2.9万余平方米,双清路校区80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7.9万平方米(学院路校区7.5万余平方米,双清路校区4000余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11人,其中本科生2380人、研究生131人;有教职工258人,其中专任教师169人。学院开设法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含影视传播方向)、历史学(文遗保护与利用)、文物与博物馆学、人文地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档案学(信息开发)10个本科专业,设有中国史、考古学地理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图书情报4个专业硕士点。学院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个。学院依托文理交融的学科科研实力,发挥地处中关村科学城核心区的地缘优势,集成融合、锐意创新,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中发挥作用,立足海淀、服务首都、接轨世界,深度融入北京,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努力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学院路校区大门悬挂的三块校牌(2018年摄)

资料主要来源:

①《北京联合大学志(1978~2000)》

②《北京联合大学志(2001—2010)·学院篇》

③《北京联合大学年鉴(2014)》

④北京联合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

(整理:王岩 审核:姜素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