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1985年
北京航空学院分院(以下简称“北航分院”)前身是创办于1978年年底的北航一分院和北航二分院,由两分院合并成立。合并缘于1982年1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调整北京地区大学分校,提出将两分院合并为北航分院,培养轻工技术人才,规模为800人。合并之初,分院暂使用原址办学。
合并后,分院党的关系改属北京市委领导,行政归市高教局领导。合并之后的北航分院以夏阳为党委书记、张锡圣为院长。北航一分院直接改称为一分部,北航二分院改称为二分部。1983年2月,基础部迁至宣武区西砖胡同55号(原为师院二分院校址)办学。1984年2月,北航分院由原来的办学地点迁至宣武区盆儿胡同55号和西砖胡同55号。原北航一分院的校址退交一轻局办职工大学,原北航二分院的办学校址退交二轻局办中专。1984年3月,将西砖胡同55号退交给宣武区教育局办宣武区师范学校,同时学院租借宣武区131中学部分教室用于解决办学教室不足问题。
1982年11月,经北京市委批准,北航分院建立了党委,书记由夏阳担任,副书记为焦定禄,委员有张锡圣、张继堂、韩银铸,顾问为王俊奎。1983年12月,北航分院进行第二次调整,北京市委决定成立北航分院临时领导小组,对全院党政工作实施统一领导。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北航分院原党委副书记焦定禄、院长张锡圣、副院长张继堂、二医一分院党委书记张昌黎、师院二分院党委书记高平。其中焦定禄任代理书记,张继堂任代理院长。
调整后的北航分院主要培养轻工技术人才,校址定在盆儿胡同55号,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开展建设。
北航分院成立后,设立了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财务科、组织部、宣传部、校办厂以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会、共青团等。根据发展的需要和分院的现状,专业调整为高分子材料、机械制造与设计、工业电气自动化3个专业。1984年,增设制冷设备与低温技术专业,学制二年半,后来改为三年。同年3月,成立基础部,下设数学教研室、物理教研室、物理实验室、化学教研室、化学实验室、外语教研室。新成立的基础部除承担基础课教学外,还负责一、二年级学生的管理工作。分院建立了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为张继堂,副主任为陈永发、王道丰,负责领导全院的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工作。
学生管理方面,北航分院成立后,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由院党委书记焦定禄主管,具体工作由院团委负责。西砖胡同的办学点由基础部负责管理,八里庄办学点由辅导员办公室负责。1984年,撤销辅导员办公室,辅导员划归宣传部,学生工作由宣传部负责,院团委配合。1985年2月,由白炳琦主管学生工作,一、二年级由基础部负责,三、四年级由各系负责。
为了便于更好地管理学生,学院于1983年1月,制定了《学生学籍管理办法》;6月,制定了《关于考试考查制度的补充规定》《北航分院有关教学纪律的规定》;1984年6月,制定了《有关我院学籍管理细则的补充规定》。
学院的图书馆1984年由北航一分院、二医一分院、师院二分院的图书室合并,为院直属科级单位,有馆长1名,工作人员9名,分设采编、阅览、流通3个组。因学校用房紧张,经常搬迁,图书几经大捆,几乎无法开展图书阅览业务。(www.xing528.com)
学院的招生工作由教务处和人事处负责,就业分配工作初由院分配工作小组领导,具体工作由分配办公室和政治指导员办公室负责。1985年后就业工作主要由人事处负责。
1984年,受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委托,分院举办电大自学视听班,开设工业电气自动化和机械设计与制造2个专业,学制三年,1987年毕业学生111人。
人事管理上,1982年,北航一分院和北航二分院合并为北航分院之后,职工总数近300人,人事工作归市高教局领导,因当时两地办学,机构未作合并。1983年12月,正式成立北航分院人事处。1984年再次调整时,原市一、二轻局所属均返回一、二轻局,同时学院接收了原师院二分院和二医一分院的部分职工。1984年年底,北航分院职工总数为135人。1984年4月,分院制定了《北航分院职工守则》。同年,根据国家劳动人事部和劳动局的有关规定精神,分院开始改革用工制度,改为劳动合同制,实行定期考核。
资产方面,1984年分院实体合并时,原二医一分院和原师院二分院的物资全部移交北航分院。原北航一分院的教学设备移交北航分院,其余留给一轻局职工大学,原北航二分院的物资全部留给了二轻局中专。合并后的物资分别由教务处和总务处负责。
1985年,北京市组建北京联合大学,北航分院作为12所组建大学分校之一,加入并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轻工工程学院。
资料主要来源:
《北京联合大学志(1978~2000)》
(整理:张宇 审核:姜素兰、王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