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分校:创办背景、发展历程及规模

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分校:创办背景、发展历程及规模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分校创办于1978年年底,是当年北京市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之一。很快,师大一分校党政合一的领导小组成立,负责筹建分校全面工作。同时,北京师范大学配合各系陆续招聘教师,为分校建立教师队伍。1982年年底,北京市发文调整大学分校,提出将北京师范大学第一、二分校合并为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培养中等教育师资,规模为1000人。

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分校:创办背景、发展历程及规模

1978—1982年

京师大学第一分校(以下简称“师大一分校”)创办于1978年年底,是当年北京市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之一。按照1978年制定的《扩大招生方案》,师大一分校主管单位为朝阳区,协作单位为朝阳区教育局,设置中文、政治理论、历史3个专业,计划招生680人,校址选于当时位于朝阳门外东大桥的东大桥小学,实行部分远郊学生住读。按有关文件精神,分校依靠北京师范大学的支持创办和办学。

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独立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1923年升格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辅仁大学主体并入,1959年被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66年因“文革”停招,1973年起连续四年招收工农兵学员,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1978年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收了本科生1034人。

1978年11月底,北京市革委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协商,组建北京师范大学第一、二分校,分别为北京市普通教育培养文科和理科师资,属于普通高等师范教育,隶属市高教局。很快,师大一分校党政合一的领导小组成立,负责筹建分校全面工作。陈之光(后赵先)任组长,汪馥郁(负责教学工作,由北京师范大学委派)、李莉(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由市委委派)、章文(主管总务、后勤工作,由朝阳区教育局委派)为成员。分校正式进入筹备阶段。教学机构的负责人由北京师范大学派出,教务处负责人为许根宛、尹耀庭。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科书等均照搬北京师范大学的模式。分校任课教师全部由北京师范大学委派。教职工有来自原东大桥小学的部分干部和职工,也有从教育系统、机关、工厂调来的,还有的是面向社会招聘的。

1979年2月初,首届学生入学,共招收本科生668人,其中中文专业269人、历史专业170人、政治教育专业229人。学生培养采用“三同”方案——与北京师范大学同系同级学生,同一教师、同一教材、同一试卷。同时,北京师范大学配合各系陆续招聘教师,为分校建立教师队伍。

▲师大一分校校门

在千头万绪之中,分校一个月内组成班子,招进学生,两个月内在小学的校址上办成一所正规的高质量的大学。这是中外教育史上所少见的,靠的就是政治觉悟。教职工来自五湖四海,教学与管理中业务不同,归属也不同,没有和衷共济的精神、没有求同存异的宗旨是很难协调一致的。当时的办学条件非常艰苦,分校仅有一幢200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楼、几间平房和临时搭建的简易木板房。没有操场、没有宿舍,为保证教学,分校将教室、电化教室、教学设备都安置在楼里,办公室、图书馆、食堂等一律都在简易木板房里。教师没有教研室和办公室,只在系办公室里放几张桌椅,供老师们临时歇脚。木板房通风效果很好,但四面漏风,冬寒夏热难挨难挡。春秋季刮风时,办公桌上就会有厚厚一层沙尘;夏天漏雨,用脸盆临时接水;冬天靠生煤球炉子取暖,室内寒气袭人,非常容易感冒。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将不多的财政拨款用到了更急需的地方。有限的拨款大家理解,待遇的低廉仅够糊口,对身体的透支几乎到了极限,所有这些困难,都被一个共同的、崇高的目标克服、战胜,即为这些曾经失学的学子广开一条求学之路,为国家经济建设解决燃眉之急。因此,办学条件虽差,但是从学校领导到普通师生的精神面貌都很好,大家以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和延安抗大为榜样,条件越差,越能激发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更加奋发有为。那时,大家拧成一股绳,不分职责分内分外,只要是有利于学校建设,就主动挑起重担努力去做。比如给学校采购图书,学校图书馆藏书甚少,满足不了师生借阅的需要,中文系的几位教师便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为学校图书馆采购价格低廉的旧书,并淘到不少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由于师资少而学生多,北京市为师大一分校拨款,建立了一整套包括摄录像在内的闭路电视系统,每个教室配备有2台电视机,共有50多台。只要本校一位教师到一个教室去上课,其他几个班通过闭路电视就可以同时听课。闭路电视每天开出4套教学节目,每套节目设6节课,一天共24课时,大多为现场直播,这样的条件在当时全国高校中是屈指可数的,成为许多兄弟院校参观取经的样板。当时拍摄下的一些知名人士授课录像,如今已成为宝贵的资料片,如侯宝林先生谈相声启功先生讲书法,方成先生说漫画,以及许嘉璐、邱汉生、王愿坚、李燕杰等先生的授课、讲演。学生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自觉学习,加倍努力,上课精神分外集中,看闭路电视时很少有打盹的现象。

▲分校领导在开会

▲学生们在上课(www.xing528.com)

分校实行教师“走教”,每天早上8点用小面包车,从位于北京西北方向的北京师范大学本校穿越整个市区,把任课教师接到位于北京东南方向的分校来上课,来回路上要花费近一个半小时。虽然需要不辞辛苦两边跑,教师们负担很重,但教师们对自己的要求丝毫不放松,讲课水平高,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比如中文系的老师对作文和考卷中的一个病句、一个错别字、一个标点都不放过。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了学生。学生全部走读,由于不可能都是就近入学,远道的要骑车、转车一两个小时,往返需要长达三四个小时。即使如此,他们依然充分利用时间,骑在自行车上背单词,坐在公共汽车上看教材。这在当时公交车上成了一道风景线。家里没有读书环境的,就连轴转,留在学校上自习,一直到晚上九点才回家。白天自修,缺少自习教室,他们就到市区的图书馆、阅览室去,幽静的公园、绿地随处都可以看到分校学生自习的身影。

由于没有教室,1979年师大一分校招收人数大幅下降,仅中文和历史两个专业招收了本科生159人;1980年和1981年暂停招生;1982年9月,师大一分校恢复招生,中文系、历史系、政教系共招收本科生124人。1983年2月,首届学生(1982届)毕业,同年7月第二届学生(1983届)毕业。

1982年年底,北京市发文调整大学分校,提出将北京师范大学第一、二分校合并为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培养中等教育师资,规模为1000人。1983年9月,两分校实质性合并,合并后的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办学地点在原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分校所在的外馆斜街5号。

资料主要来源:

①《北京联合大学志(1978~2000)》

②《心中的记忆——纪念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分校)建校30周年》

③《与改革开放同行——建院30周年回顾》

(整理:王岩、武英杰 审核:姜素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