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华大学第一分校的创建及合并进展

清华大学第一分校的创建及合并进展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1982年清华大学第一分校创办于1978年年底,是当年北京市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之一。清华一分校边办学边建设,逐步完善了办学机构。北京市委、市政府进行调查和论证,提出集中力量办好几所大学分校的思路。1982年9月,清华一分校和清华大学第二分校召开了第一次联合办公会议,市委教育部副部长谭元堃到会,传达市委关于两分校合并的精神。

清华大学第一分校的创建及合并进展

1978—1982年

清华大学第一分校(以下简称“清华一分校”)创办于1978年年底,是当年北京市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之一。按照1978年制定的《扩大招生方案》,清华一分校主管单位为东城区,由仪表局和电力局协办,设置电子技术和电力工程专业,计划招生1000人,校址选于当时位于东城区黄化门街5号的91中学。按有关文件精神,清华一分校的教学工作由清华大学负责,分校将主要依靠本校的教学资源办学。

清华大学前身是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后历经搬迁、合校等调整,1977年、1978年为学校恢复整顿阶段。1978年,清华大学在全国录取本专科学生1267人,其中本科生1050人。

1978年11月,经市委同意,建立了清华一分校临时领导小组,孙涛任领导小组第一负责人,钟铮、邝守仁、李军、郝广友、杨玉荣、刘国瑞为领导小组成员。临时领导小组负责分校党政工作,下设校办公室、政治处、教务处、总务处、学生工作组。在东城区委的大力支持下,腾出了91中学的校舍作为清华一分校的校舍。当时的91中学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24平方米,院内有四层教学楼一栋共4300平方米,有平房40多间共1124平方米。

经过短期筹建,1979年2月,分校正式开课,首届开设了25个班,其中电力专业招收5个班。分校未设系,直接由清华大学相应系办专业并配备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执行清华大学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

清华一分校实行学生走读制,节省了学生宿舍需要占用的面积;采用学生包伙制,节省了建食堂需要占用的面积。两项措施大大节省了场地,有效缓解了办学面积捉襟见肘的困难。为了解决当时招生人数多而师资力量紧缺的问题,分校建立了电教室,让学生坐在各自教室里收看电视直播或教学录像,学生还有机会收看到名师的授课。尽管办学场地紧张,分校还是拿出70平方米建了图书馆,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清华一分校边办学边建设,逐步完善了办学机构。1979年4月开始筹建工会,7月决定成立学生工作组。1980年11月,经市委批准,清华一分校建立临时党委,孙涛任临时党委副书记,何作涛任副校长,委员有孙涛、何作涛、杨玉荣、邝守仁。12月,分校临时党委第一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教务处、总务处、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1981年6月,分校成立数学物理、外语教研组、电子实验室。1982年4月,分校成立毕业生分配办公室。

同时,分校还努力逐步改善教学条件。1981年,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贷款筹建物理实验室,先后购置仪器设备300多台(套)(价值20余万元)。调配专职教师3名、实验员3名。1982年正式成立物理实验室,面积240平方米,可以每年开出18组实验,给本专科8—12个班上课。逐步扩大图书馆面积至380平方米,1982年馆藏图书达到5万册。

▲广播操比赛(www.xing528.com)

▲做早操

清华一分校在1978年年底招收第一届学生后三年未招生,1982年招收了第二届学生,为电子技术专业的2个班。

1979—1981年间,受师资、校舍、设备等条件限制,多所大学分校招生出现了大起大落。北京市委、市政府进行调查和论证,提出集中力量办好几所大学分校的思路。1982年9月,清华一分校和清华大学第二分校(以下简称“清华二分校”)召开了第一次联合办公会议,市委教育部副部长谭元堃到会,传达市委关于两分校合并的精神。随后的两个月内,两分校又召开了4次联合办公会议,分别研究合并后的机构设置问题、接受联合国贷款在沙子口建北京职业大学问题及职业大学的一系列问题。1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发文调整大学分校,提出将清华一、二分校合并为清华大学分校,培养工科机、电方面的通用技术人才,规模为1200人。1983年1月起,大学分校的调整工作开始落实。

资料主要来源:

①《北京联合大学志(1978~2000)》

②北京联合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

(整理:王岩 审核:姜素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