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1983年
北京外贸学院分院(以下简称“外贸分院”)创办于1978年年底,是当年北京市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之一。按照1978年制定的《扩大招生方案》,外贸分院主管单位为东城区,设置英语、日语、法语专业,计划招生300人,校址选于当时位于东城区安定门外黄寺的外馆中学,实行部分远郊学生住读。按有关文件精神,分院依靠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以下简称“外贸学院”)的支持创办和办学。
外贸学院是1954年7月在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基础上成立的,同时并入了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的对外贸易专业。“文革”期间学院停办,1973年复校。1978年,学院进行了教学机构调整,将原一系分为一系和四系,原二系与四系合并为二系,三系不动,在四系设置海关管理专业,其中,一系设对外贸易英语专业,二系设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日语、朝鲜语、越南语、阿拉伯语专业和干部进修班,三系暂不招生,负责科研工作、课程教学和外贸培训班,四系设海关英语专业,当年又设置海关管理专业。1978年,学院招收本科生168人。
根据北京市大学分校扩大招生会议精神,外贸学院决定办分院,扩大招生300人,其中英语学生165人、日语学生80人、法语学生55人。经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后,从12月开始,外贸学院会同市高教局(主管局)、市外贸局(协作局)积极进行建校筹备工作。外贸分院的党委直属市委领导,党的工作由市委教育工作部归口管理,教学工作由本校负责领导。1979年2月,外贸分院成立,市高教局委派周型镬任分院院长,外贸学院任命李德滋为副院长,并在短时间内为分院配备了42名教师和工作人员。
1979年2月12日,外贸分院在原外馆中学旧址正式开课,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分校共用校舍。分院的办学层次为大学本科,设置了英语、日语、法语专业,教学方面由外贸学院安排,各专业教学均采用本校的教学计划、方案、大纲和教材。
在1978年外贸学院的教学方案中,对课程、教材建设等均有详细规定,主要有:本科各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指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三大类,必修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部分专门化知识,其中,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课程各专业均有,体育课安排两年半,基础知识课的主要内容有中外史地(重点讲授近代史与经济地理)、所学外语国家(地区)的政经概况及结合对外贸易进出口业务的数、理、化基本知识及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等。外语各专业开设基础外语(分设精读、口语、听力、泛读等不同课型)、语法修辞与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外贸易函电与谈判、文学选读、科技作品选读、资本主义国家报刊选读、对外贸易理论与政策、对外贸易进出口业务、国际金融10门课程。在基础学习阶段(第一、二学年)一般只安排必修课。从第三学年开始,必修课逐步减少,选修课比重逐步加大。学生对于汉语课以及本专业的必修课,入学后通过自学与考核,成绩优秀者可以免修。
外贸分院初创时,受北京市和市外贸局双重领导,以市外贸局为主。为了把大学分校办好、理顺领导体制、规范大学分校的运行管理,北京市于1979年6月7日和1980年6月16日先后下发了《关于北京市大学分校领导体制的暂行规定》(京发〔1979〕203号)和《印发〈关于北京市大学分校领导体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京发〔1980〕111号)。按照文件规定,外贸分院党的工作和行政工作由市外贸局主管,主管部门职责是:拟订所属分校的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负责所属分校的人事、财务、物资和基本建设工作;协同大学本校组织所属分校的教学工作,安排学生实习和毕业实践;为所属分校调配必要的师资和干部,提供必要的校舍、设备等办学条件。外贸分院的教学工作由本院负责,包括:协同主管部门拟订所属分校的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指导所属分校制订教学计划和审定教材;为所属分校调配必要的教学领导干部,派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教师,帮助建设起分校的教师队伍;为所属分校提供一部分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帮助所属分校检查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1982年12月,北京市发文调整大学分校,提出将外贸分院并入人大一分校,培养外经、外贸和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www.xing528.com)
1983年7月,外贸分院与人大一分校实质性合并,分院在校学生全部转入人大一分校学习,大部分教职工也并入了人大一分校,分院在外馆斜街使用的部分校舍转给了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分校。1978—1983年,外贸分院共招收了5届学生。其中,1978级和1979级招收本科生337人,毕业333人。教职工从最初的63人发展为86人。
资料主要来源:
①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②北京联合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
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志1954—1994》
④《北京高等教育文献资料选编1977—1992》
(整理:王岩 审核:姜素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