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的创办及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的创办及发展历程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创办于1978年年底,是当年北京市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之一。在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领导小组和员工们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斗,人大一分校初具招生条件。1980年11月,北京市委批准人大一分校建立临时党委,孙乃东任党委书记。

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的创办及发展历程

1978—1985年

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以下简称“人大一分校”)创办于1978年年底,是当年北京市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之一。按照1978年制定的《扩大招生方案》,人大一分校主管单位为崇文区,设置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法学、国民经济计划、统计学财务会计商业经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中国文学、新闻、社会科学情报资料13个专业,计划招生920人,校址选于当时位于广渠门夕照寺的117中学内。按有关文件精神,人大一分校依靠中国人民大学的支持创办和办学。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70年被北京市革委会通知停办,1978年秋季恢复和新建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法律、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中国历史、档案、计划统计、财政、工业经济、贸易经济、农业经济、经济信息管理15个系,招生930人。

中国人民大学积极响应北京市委关于北京市办分校的号召,为创办人大一分校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时任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的胡林畇专门分管人大一分校的工作,有关系、室等部门均把分校的创建纳入自己的工作日程。

按照扩大招生会议精神,人大一分校领导小组成立,组长孙乃东(原在部队从事政治工作)主持全面工作,副组长李德良(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主任)主管教学,小组成员白永军(原部队支左宣武区革委会副主任)主管政工,小组成员范信中(原117中学党支部书记)主管后勤。人大一分校有一般管理人员13人,是原117中学留下的行政干部和工人。

原117中学占地13.3亩(合8866余平方米),有一栋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教学楼,面积约2300平方米,内有小教室13间、200平方米大教室1间。有两排平房,其中一排是8间办公室,另一排是100多平方米的生活用房。有一个不能供暖的锅炉房,还有一个20多平方米的食堂,里间是厨房,外间为吃饭场地,缺少做饭的设备和设施。桌椅办公桌椅,按市里规定,能用的随着原117中学师生被带走了,剩下的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办公桌是三条腿支着破桌面,教学楼门窗残缺不全,墙皮脱落,破迹斑斑,地面坑洼不平,楼梯扶手断裂。就是在“这个根本不能办大学”的条件下,分校筹备组开始筹建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

时间紧迫,条件艰苦,人大一分校筹建领导小组遵照市委背靠老校、面向北京的方针,立足13.3亩地,开始筹办分校。为迎接新生、开课,首先从维修房屋开始建校工作,墙壁磨平粉刷,修换门窗、刷油漆、铺地面,购买课桌椅、黑板等教学用具,在北京市高等教育局(以下简称“市高教局”)的支持下,各项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同时,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安排教学事宜,专业设置基本是中国人民大学有什么,分校就有什么,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等一切照搬,任课教师全部由中国人民大学承担并安排到位,人大副校长胡林畇主管分校事宜,教务处长徐靖、周简述负责常务工作,各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负责落实。

在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领导小组和员工们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斗,人大一分校初具招生条件。1979年2月,首届782名学生入学。

▲人大一分校校门

▲校园生活(1978年—1982年)

建校初期,分校成立了电教室,由市高教局调拨和分校购置,配置电视机64台、录音机8台、扩音机2台及1套辅助设备。由于教学人员缺乏,大部分课程均由教师通过电视直播授课。

建校初期的工作和生活较为艰苦,来分校任课的教师住西郊人民大学院内的有校车接送,住在人大“铁一号”校区和校外的人都是挤公共汽车,但从来没有迟到过。建校之初,分校只有在编教师11人,其他任课教师有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水平教师,有的是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还有的是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教学一丝不苟,且不得分文(分校创办初期没有报酬),受到学生一致好评。郊区县的30多名学生住在大教室改的宿舍里,虽然有点挤,但学生们都很高兴。吃饭时,来分校任课的教师和分校教职工一样,打一份饭在教室、在屋檐下,同学生边吃边谈,其乐融融。通过教学和生活,师生间建立起融洽的关系,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学生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非常刻苦,互助友爱、朝气蓬勃。他们以校为家,是学习者又是学校的管理者。他们从不嫌弃学校的办学条件,而且处处为学校着想,有些事情学校未想到或是没做到的,他们主动去做。比如,学校的课桌椅是给中小学生用的,成年人坐起来很是难受,学生们都默默地忍受着;学校附近的12路公共汽车站早晚发车时间不适应学生上下课需要,学生与有关单位协商,问题得以解决。

人大一分校边建设边教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自己进行土木工程改建。为了解决学生吃不上热饭、热菜的问题,分校改造食堂,在原食堂的后面接出50多米,炉灶全面改造,扩大操作间,购置新的炊事用具,建成一个可供几百人吃饭的厨房,虽然还要打饭回教室或者是在屋檐下吃,但是师生们能吃上热饭、热菜了。食堂改造之后,人大一分校又对锅炉房进行了全面改造,在原地建新房,购买新的锅炉,解决了取暖问题,同时在锅炉房的旁边建水房,购买新的烧水锅炉,解决了学生喝水不方便的问题。

1979年6月,建校即开始筹建的图书馆正式开馆,馆舍面积1942平方米,其中书库688平方米、阅览室1044平方米、其他业务用房210平方米,阅览座位640个。1979年年底,北京市城市规划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局”)批准建设南教学楼、西教学楼、综合用房角楼,建筑面积14 000平方米,分阶段施工。

1980年11月,北京市委批准人大一分校建立临时党委,孙乃东任党委书记。(www.xing528.com)

1981年,分校获得市政府拨款,拆除南侧原有平房,修建了8700平方米的南教学楼,一层是图书馆和实验室,二层是阅览室、电教室和资料室,地下室放图书馆藏书,三层及以上是大中小教室。

为提高教学质量,分校积极引进教师。至1982年,教学人员发展到89人。随着教学人员的引进,分校不断扩大面授教学,逐步取消了电视授课。

1982年12月,北京市发文调整大学分校,提出将北京外贸学院分院并入人大一分校,培养外经、外贸和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规模为1600人。1983年7月,北京外贸学院分院实质性并入人大一分校。人大一分校校名不变,办学地址不变。原北京外贸学院分院部分校舍转给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分校使用。

1983年9月,市政府决定成立北京市职业大学(专科),下设经济管理学院和机电学院,规模为各800人。人大一分校承办经济管理学院,加挂“北京市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牌子,与经济管理学院为两块牌子一个办学实体。同时,分校接受世界银行短期大学项目贷款,用于经济管理学院发展。

1983年,第一届(1978届)和第二届(1979届)学生先后毕业,标志着人大一分校的创办基本完成,进入发展建设新的历史阶段。分校在总结四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为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确立了以经济管理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向,对专业设置几经调整,形成以经济管理为主,涉外专业为特色的系科设置。在调整专业的同时,分校扩展了办学形式与层次,除本科外,开办了两年制和三年制专科,两年制在职干部专修科,一年制进修班,三年制函授班、夜大班,接受两年与四年制委托代培,试行校厂挂钩,在厂办班(燕山石化公司),校企合作办学与中国信托投资公司合办金融租赁专业,等等。

1984年,分校自筹资金建成4400平方米的西教学楼,一层是车库、教工食堂;二到五层是资料室、教师阅览室、教研室的办公室、外语教学小教室;六层是阶梯式大教室(实为小礼堂),设有舞台,可容纳600多人,学校可在此召开教职工大会、举办学生文艺演出。

▲1984年建成的西教学楼

1984年10月26日,分校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党委会和第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经市委教育工作部批准,党委委员有余进、祝文霞、白永君、高远、张二秋、徐兰、刘文、何亦文、任永祥、李渠、刘顺祥、安士亮、庞宣,余进任党委书记,祝文霞任党委副书记;纪委委员有白永君、张德山、李国真、朱春娅、郝皓明、张砚使、张书琴,白永君任纪委书记,张德山任纪委副书记。10月底,分校正式实行校长负责制,领导干部实行聘任制、选举制。正式党委成立后,领导班子和行政机构不断健全。

1985年,北京市组建北京联合大学,人大一分校作为12所组建大学分校之一,加入并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78—1984年,人大一分校累计招收7届本专科学生2700余人,为社会输送3届125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

资料主要来源:

①《北京联合大学志(1978~2000)》

②《李德良回忆录》

(整理:王岩 审核:姜素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