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美学:理念的自身显现

西方美学:理念的自身显现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早将“存在”研究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柏拉图如果没有“理念”的范畴设定,我们简直无法想象其美学思想能得以表达,并可影响深远。然而,在我们看来,“理念”与美的关系问题是存在论美学的重要问题。柏拉图的美在理念说、黑格尔的美在理念的感性显现说,都可谓是对这一问题的经典解答。

西方美学:理念的自身显现

毋庸讳言,无论就西方哲学还是西方美学而言,“理念”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最早将“存在”研究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柏拉图如果没有“理念”的范畴设定,我们简直无法想象其美学思想能得以表达,并可影响深远。此后的黑格尔如果没有“理念”这一“绝对”概念,我们恐怕也很难理解其思想为何能终结古典形态的西方美学。进入现代以来,叔本华尼采柏格森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甚至德里达福柯、罗蒂,他们的思想之所以能成一家之言,应该说都是因为他们与“理念”这一范畴发生了或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兹举德里达为例。可以说,德里达“延异”概念的提出无外乎是对柏拉图将“存在”概念“理念”化这一做法进行“解构”,同时把“存在”的内涵语言化、政治化、不在场化,并从而将柏拉图的“理念”转换成“延异”“解构”等。然而,其“延异”“解构”如果持续下去的话,就必然出现“延异的矛盾”和“解构的悖论”。诚如有学人在研究德里达思想时说:“如果它成为某种理论舞台的主角,替代了主角的地位,那么,解构就必须对自己进行解构,才符合解构绝对性的思想内涵。”[1]

的确,现代以来的学术太注重所谓的“创新”。这本无可非议,但如果不能在事实上增加知识与思想,不能完善以往学术,窃以为就是学术史意识淡薄,或说这种“创新”就是“无根”的“学术泡沫”,就是学术的“变态”,就是在学术领域作不规范状。长此以往,必定陷入所谓“创新”的学术死胡同,从而也不能在学术史上得以积淀。为此,有必要“建构”,有必要进行学术史的勘定,有必要在“创新”或说学术反思之后对一些经典学术成果进行“学术反哺”“现代阐释”和“当下发展”。[2](www.xing528.com)

就美学而言,一种存在论美学的建构正是目前美学研究的主题。当下美学的“语言学转向”“文化论转向”“生活论转向”等学术关键词都可谓是对“美学何为”“美学如何可能”等存在论问题进行的尝试性解答。然而,在我们看来,“理念”与美的关系问题是存在论美学的重要问题。柏拉图的美在理念说、黑格尔的美在理念的感性显现说,都可谓是对这一问题的经典解答。然而,在后形而上学语境下,在知识确定性的终结时代,这两种解答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有必要以现象学存在论的新视阈来对“理念”与审美的问题进行“接着说”,并结合中国思想,进行一定的中西比较分析。这样,或许就可以增加学术积累,让“新创”的美学思想走进学术史、形成研究范式,而得以“薪火相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