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防城港市企沙镇华侨渔业新村、北海市华侨渔业公社(今北海侨港镇)。20世纪70年代末,防城港市企沙华侨渔业新村接收安置越南难侨(难民)1666人。北海侨港镇接收安置越南难侨(难民)8000多人。这些难侨(难民)回国前在越南多从事渔业生产。他们回国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联合国难民署出资建立渔业新村(公社),使其安居乐业。
企沙华侨渔业新村
始建于1979年,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南面,占地面积150亩。是联合国难民署为安置越南难侨(难民)援建的以村为单位的渔业行政村。共接收安置越南难侨(难民)1666人。建村之初,联合国难民署赠送大渔船6艘、小渔船2艘,有侨民自行建造的2吨位风帆船150艘。有华侨小学1所,学生100人。之后获得联合国难民署援建的项目共4个,总金额135万美元。其中包括1000立方木材建造的200匹马力渔船2艘,共117万美元;一幢渔业服务楼,包括1000立方米冷库、仓库及安装设备共9万美元;用于抗灾修复的1200米堤坝4万美元;建造虾船2艘及船上设备5万美元。
1980年7月19日,联合国难民署驻京代表莫歇到企沙华侨渔业村了解难民安置情况。11月14日,联合国难民署东亚处处长亚历山大·卡赛拉,驻京代表莫歇和迪格斯到企沙华侨渔业村考察。1986年11月20日,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贺尔到企沙华侨渔业新村了解灾情。
1988年6月22日—29日,日本每日广播公司电视记者小林达雄一行4人到企沙华侨渔业新村采访。
2005年,马来西亚华侨柯来发先生捐资20万元人民币,港口区政府配套10万元建企沙镇华侨小学“荣宝昌”教学楼,建筑总面积600平方米,3层8间教室。全村原有的难民安置房32幢246套约15000平方米,因年久失修,其中12000平方米已成危房。村委会通过招商引资与外地建筑公司合作,区、镇政府利用本村闲置土地建房,低成本售出给村民,全村改房项目总投资5000多万元,计划分二期工程建造400套住房,已经完成一期工程,178套住房已交付使用。村民住房难问题逐步解决。全村27个村民小组890户3960人。其中归(难)侨1600多人,侨眷2294人。岸上居住326户1520人,船上居住534户2280人,村民大部分从事渔业生产。人均收入4323元。
北海侨港镇(www.xing528.com)
北海华侨渔业公社,1979年6月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乡镇一级建制。位于北海市区南部7公里,北海银滩中段,东起银滩中路,西接银滩西区,北至金海岸大道,南临北部湾,总面积1.03平方公里。1984年11月,渔业公社撤销,改设新港镇。1987年3月,改称侨港镇。辖侨北、侨南2个居民委员会和亚平村村公所。该镇以渔业生产为主,除深海拖网作业外,还有拖虾、流刺等作业。1990年,全镇渔工贸总产值7855万元,其中水产品产量20349吨,产值4185万元。全镇财政收入174万元。人均收入1487元。在校幼儿和中小学生共2405人。1991年,共有9390人,其中渔业6891人。当年水产品产量2.03万吨,销售收入4185万元。
归(难)侨安置 1978年,越南当局排华,该镇接收安置归国难侨(难民)8000多人。除从事渔业的难民留在北海安置外,对非渔业人员则动员到自治区内各农(林)场安置。去钦廉林场802人,防城县企沙镇775人。留在该镇安置难侨(难民)7703人。1978年6月—1979年12月,经北海中转,运送到广东等各地安置的难侨(难民)共23批36349人,用汽车、轮船运送60多船(车)次,在整个中转工作中,供应粮食3500斤、猪肉6096公斤、蛋670公斤、鸡鸭140.5公斤、鲜鱼616.5公斤、鱼干3670公斤、食糖397.5公斤、蔬菜5459.5公斤,保证了难侨(难民)在途中的膳食需求。
设施建设 20世纪70年代末起,为了帮助难侨(难民)发展生产建设家园,中国政府拨款2908万元人民币,联合国难民署资助785万美元,建渔港、船厂、渔业生产公司以及供水、供电、道路街道生产生活配套设施。1980年4月,在市区南部7公里,濒临北部湾的南边岭破土动工兴建住宅、办公楼、学校、医院、渔港、码头、市场、邮电、储蓄所等一整套生产、生活设施。1987—1988年,建幼儿园(含托儿所)占地面积200平方米,教室和附属设施建筑面积947平方米。华侨小学2间,占地面积58523平方米。教学楼7栋34个教室,建筑面积4857平方米。教师宿舍2栋,建筑面积997平方米。华侨中学占地面积35156平方米。教学楼3栋16个教室,建筑面积2514平方米。教师宿舍2栋,建筑面积722平方米。医院占地面积7326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建3~5层配套楼房共52栋1030个套间,建筑面积93739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6.93平方米。私人新建2层至4层楼房95栋,建筑面积12260平方米。侨港文化中心1座,包括影剧场(座位1300个)、放映室、图书室、篮球场、公园。造船厂面积14652平方米,每年可造4艘60~70吨的渔船。冷冻厂日产冰块15吨,急冻容量20吨,冷冻容量200吨。鱼露厂占地面积7992平方米,年生产能力200吨。1991年,该镇有渔船672艘,兴办有华侨渔业公司、华侨水产公司、华侨综合加工厂等社队企业5个。1999年该镇被评为自治区先进体育乡镇。
生产经营 华侨渔业公社成立后,一边建房,一边组织渔业生产。实践一社两制码头模式,大小渔船出海打鱼,以小船为生产单位,进行生产和分配。
2005年,侨港镇已发展成为北海市南部海岸带的经济、文化中心。全镇以渔业为主,按深、浅海作业组建有兴华、建华、富华、盛华、裕华5个渔业公司,从事渔业生产劳动有2455人。有造船厂、冷冻厂、水产综合加工厂、鱼露厂等渔业生产配套工厂,职工200多人。全镇生产总值5亿多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4500多元。镇上文化娱乐、供电、供水、道路、交通等市政设施建设齐全。镇区内纵横主干道5条,市场2座,文化中心1座。有华侨幼儿园、华侨小学、华侨中学、华侨医院各1所,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其中幼儿园、学校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是年该镇被评为创建全国文明镇先进镇。
1999年,北海侨港镇举行建镇二十周年庆祝大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