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交通科技成果:水运科技、航运枢纽、河流梯级开发

广西交通科技成果:水运科技、航运枢纽、河流梯级开发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项技术成果获1995年广西交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研究2002年结题,2007年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建设航运枢纽实现河流渠化广西交通部门贯彻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针,对河流实行梯级开发,在全国开创“航电结合,以电促航,梯级开发,滚动发展”的内河航运建设新模式。

广西交通科技成果:水运科技、航运枢纽、河流梯级开发

沿海港口建设科技

防城港3万吨级钢筋砼薄壁大直径圆筒结构码头的建设技术 1992年建成的防城港3万吨级大型深水码头是广西“八五”重点工程项目,也是广西当时最大的港口深水码头,由广西交通设计院设计,防城港8泊位工程指挥部共同完成。此项目采用大直径钢筋砼圆筒结构安装在抛石基础上,圆筒直径16米、壁厚0.3米,分4节预制水下叠放安装,筒内充填海沙振实,筒外安放减压棱体和倒滤层,攻克了薄壁圆筒预制、水垫浮运、重件吊装、圆筒多节水下安装、筒内回沙振实等5个技术难题,当时在国内属首次。这种结构造价低、施工进度快、受力条件好、适应范围广。此项技术成果获1995年广西交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大直径薄壁圆筒结构的力学机理研究及工程应用 项目由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1985年立项。大直径薄壁圆筒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港口及近海工程水工结构形式,近几年来在中国港口工程中已成为较为广泛的应用研究。该研究项目对大直径薄壁圆筒结构受力机理、破坏形态和计算模式展开了研究,对不同类型的大直径薄壁圆筒结构提出了力学机理和理论分析方法,特别是对插入式结构系统的力学机理和破坏形态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和计算模式;开发了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的计算方法和专用软件,提出了有关的设计规程建议。本课题在力学机理理论研究、数值计算方法和特殊模试验等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开拓性、前瞻性、现代性;课题研究技术路线正确,成果可靠,对进一步在工程中推广应用该种结构有重要意义。

2004年,大直径薄壁圆筒施工

该研究2004年8月结题,2005年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沿海港口装卸设备 港口装卸设备技术达到了现代化水平,修建各类货物专用码头、泊位、客运码头、仓储、堆场、铁路、公路,配有门座起重机、单斗机、吊车、推土机、铲车、吊桥、自动化输送机等现代化装卸技术设备300多台(套)。特别是防城港,有一流的装卸技术设备,速度快、质量好,船舶在港停泊时间、集装箱班轮时效、货损差率等项技术指标均创国内先进水平。2005年,防城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006万吨,是广西和中国西部第一大港,并跻身于全国19个枢纽港和沿海9个主要港口之一。该港2000年11月通过了国际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广西第一个获得国际ISO质量体系认证的港口。

内河港口建设科技

内河港口码头建设技术 港口码头主要采用桩承台、高桩式、直立式、实体斜坡式、墩桩桥吊式、栈桥高桩墩式、整体重力式、条石步级式等技术。这些码头的基础一般采用沉井和挖孔桩等修建技术,其质量达到牢固、耐冲刷,安全可靠。

1988年7月—1992年9月建设的梧州河西综合码头采用双级平台高桩直立式新技术,为国内首创,该项目1994年5月获广西交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内河港口技术现状和港口装卸工艺及设备选型研究 1995年8月—1998年2月,自治区航务管理局和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根据自治区交通厅下达的科研任务,开展“广西内河港口技术现状和港口装卸工艺及设备选型的研究”。该课题针对广西内河航运的特点及港口的实际,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港口装卸工艺及设备的技术发展趋向进行论证、比较和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该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广西内河建设的规划、建设、改造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1999年6月,此科研成果获广西航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西交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利用河滩建设码头影响泄洪能力研究 1997年,广西航务局设计室、清华大学水电工程设计研究所以阳朔拟新建鲤鱼洲航运码头为依托,对其建设方案进行了泄洪能力分析研究。通过以实测地形、水文资料为基础,采用有限单元并建立了漓江阳朔河段平面二维数据模型,结合20年一遇洪水流量、水位实测资料率等,定了该段质糙率,分析了计算结果对曼宁糙率的敏感度和河道一维糙率沿度变化。该课题计算研究了2个内汊过流码头方案和2个外汊过流码头方案以及天然河道情况。提供了3种洪水频率的河道流势、流速、水位等资料,对阳朔新码头建设方案论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航道整治技术与河流渠化技术

航道整治方法。采用开辟新槽(副槽)的方法来改善船舶航行的条件,利用整治建设物调整流向流速;整治弯窄航槽,加深加宽航道;采用溪口导流或沟内拦石方法,彻底整治溪口急滩等方法均获得成功。

应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在整治航道中,采用抛片石筑丁字坝、顺坝、格坝等。这些方法成本低、维护方便。广西对西江、左江、右江、红水河等河流航道进行整治时,共抛片石筑坝125处。

提高航道技术等级。采用机械或人工挖卵石、扒卵石、炸礁石等方法对滩险进行整治。至2005年底,全自治区共整治滩险459处,渠化河道811.6公里,加深、加宽了航道,使航道曲度半径由原来的60~90米增加到200~300米,航道技术等级逐步提高。

石质急流滩航道整治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研究由广西港航管理局承担,2001年立项。主要研究石质急流滩的水力特性、船舶上滩的动力特性和泡漩水的形成原理,首次提出石质滩险的分析方法、观测资料,为航道整治提供理论基础。成果被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应用于红水河的十五滩、蓬莱滩的工程设计,还在川江和乌江的上清滩、宝子滩、龚滩、羊角滩群、黄角碥滩等典型急流航道整治设计中应用。该项研究2002年结题,2007年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建设航运枢纽实现河流渠化 广西交通部门贯彻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针,对河流实行梯级开发,在全国开创“航电结合,以电促航,梯级开发,滚动发展”的内河航运建设新模式。“七五”至“九五”期间,先后实施西江航运建设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投资22.99亿元,建成桂平和贵港2座航运枢纽,对全线航道进行了全面整治和技术升级改造,拦河筑大坝,建船闸和建水力发电厂,并相应配套灌溉、防洪、排涝等设施,既能实现河流航道渠化,提高船舶通航能力,又能发电、灌溉,形成滚动发展。2座电站年发电量8.164亿千瓦时,经济效益显著。特别是贵港航运枢纽发电厂,实行“菲迪克条款”,与国际接轨,通过国际招标,引进瑞士和芬兰发电机组全套先进设备和技术,生产全过程采用计算机监控,全自动化操作,安全可靠,效率高。2个航运枢纽靠发电长期获利,积累资金建设内河航道,实现良性循环。

西江建设航运枢纽河流航道渠化416公里,使其航道水位提高8~11米,南宁至广州854公里的航道常年可通航1000吨级船队。桂平航运枢纽1993年被交通部评为“全国交通改革开放十大水运工程”。

减压排水技术 桂平航运枢纽左岸坝段施工中,基坑发生溶岩漏水,通过采用小围堰抬高漏水口水位,减低水压差,降低漏水的水势,确保了基坑水能抽干,取得了建坝的成功。

双液帷幕灌浆堵漏技术 桂平和贵港2座坝址均存在溶洞、溶沟、溶隙、基岩吸水率超过允许值,给施工带来困难。广西西江航运建设管理局和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共同研究,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灌浆法,堵塞岩溶裂缝,使吸水率降低到允许值下,确保基坑建设质量,节约工程投资140万元。1993年,此项技术成果获广西交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4年,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西江水运主通道通航枢纽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2001年,广西西江航运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依托在建的广西右江那吉航运枢纽建设工程,通过试验研究解决了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研究内容为:航运枢纽关键技术研究、通航建筑物船闸界水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施工通航关键技术研究、枢纽下游长河段航道整治关键技术研究、右江发展航型和运输组织研究。(www.xing528.com)

该课题在研究内容广、研究周期短、参与研究单位和人员多的情况下,互相密切配合,加强协调与沟通。在大量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和航道测量观测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主要关键技术问题获得了解决,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04年10月,该课题经自治区交通厅组织专家鉴定,认为研究结论可靠,可应用于航运枢纽工程建设。该研究成果被设计单位用于工程设计中,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1.5亿元。

贵港航运枢纽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西江航运建设第二期工程——贵港航运枢纽是中国首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内河航运建设项目之一,是以通航为主,兼顾发电、防洪、灌溉及公路交通等综合利用的航运枢纽工程。采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船闸电子自动控制、自动监视系统。船闸由微机管理监视和可编的程控制器(PLC)联网自动控制和监视系统组成,提高了船闸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现代先进水平。

此工程由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广西西江航运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于1995年1月开工建设,1999年建成投产。2005年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2006年获交通部水运工程优秀设计二等奖。

船闸建设技术

桂平和贵港航运枢纽船闸采用国内先进的设计技术,闸室尺寸分别为245米×23米和190米× 23米,拦河大坝溢流为15孔和18孔,闸门采用液压自动启闭系统,输(泄)水系统采用两侧长廊道分散输水,充(泄)水时,闸室内河面平稳。船闸采用计算机自动化监控技术系统、PLC可编程控、数据高速通道、电视监控、自动对讲报话和LED大屏幕显示自动调度等现代化和自动化技术。

造船技术

1000吨多用途自航驳船的研制技术 1988年8月—1992年9月,梧州造船厂研制成功1000吨多用途江海直达运输节能型船舶。该船吃水浅、货舱容积大、油耗少,既可装散货,又可装集装箱,可航行于中国沿海Ⅲ类航区,江海直达航线,是更新换代的经济型理想的船舶。1991年,该造船技术获广西交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199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30车/300客位海峡渡船的研制技术 1992年7月—1993年9月,梧州造船厂研制成功30车/300客位海峡渡船,该船能载运30辆5吨标准载重车和391名旅客,载重车道内可承运40英尺集装箱平板车,航行于中国沿海Ⅲ类航区,稳性满足Ⅱ类航区。主要技术参数为:总长64.75米,宽型15米,吃水2.6米,主机功率2×600千瓦,航速12节,续航200小时,排水量1435吨。该船采用双尾节能船型,大跨度无支柱的上层建筑及甲板室。1993年9月,经广西经委组织专家鉴定,认为各项性能符合国家船检局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1994年,获广西交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交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000立方米开体泥驳的研制 1992年—1993年11月,梧州造船厂研制成功1000立方米开体泥驳。该泥驳为钢质单甲板、维骨架式、圆头方尾斜舭折角线非机动开体泥驳。船体分为左右对称半体,中央系泥舱,泥舱两端内甲板铰链将两半体连接,并通过下面2个油缸活塞伸缩开闭泥船。1993年11月,该船经广西经委组织专家鉴定,认为船体构造较简单,且管理、使用、维修均方便,卸泥时干净,装卸效率高,投资成本低,该产品为广西首批建造出口产品。1995年,该造船技术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55英尺舱口驳的研制 1993年4月—1994年8月,梧州造船厂根据广西经委下达的研制任务,成功建造155英尺舱口驳。该驳船为钢质单甲板、双壳,艄艉为单底,货船区域为双层底形式的舱口驳,适用于装载干杂货物构成集装箱,能航行于广州及港澳一带海域,产品符合香港海事处审批的图纸要求及中国船级社的技术规范。为广西区内设计建造的同类最大的出口船舶,属广西交通创汇产品。1995年,该产品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20客位高速铝合金双体客船的研制技术 1993年7月—1995年12月,梧州造船厂根据国家科委和国家经委下达的国家新产品的科研任务,研制120客位高速铝合金双体客船,并获得成功。1995年12月,经广西科委组织专家鉴定,认为该船是当时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最大的铝合金焊接豪华型高速双体客船。该船总长30米,型宽9.5米,型深3米,吃水1.4米,是按中国船级船和挪威船级社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的,采用对称片体,艉机型、单甲板、双机双舵、倾斜艄柱、方艉、螺旋桨推进,设有空调,主机采用德国MTU高速柴油机,具有豪华、美观、舒适、稳定性好、噪音小、振动小等特点。可航行于梧州—贵港或沿海Ⅲ类航区,被列为国家经委的国家级新产品。

广西1000吨位以下船舶船型标准化系列设计研究 2003年,广西航务管理局和交通厅综合处按照自治区交通厅的计划安排,开展“广西1000吨以下船型标准化系列设计研究”并取得成功。该课题重点对当时广西乡镇运输船舶的标准尺度进行设计研究及技术经济论证,促使广西船舶向标准化、系列化发展,优化内河船舶动力结构,改变内河运输现有的落后运输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保障水上运输安全,提高内河运输的竞争力。该课题运用正交计算法筛选出较佳的主尺度组合方案,确定可在广西主要内域(B级航区和C级航区)普遍推广及部分特殊水域特有的船型,并对确定的船型设计了标准化船型图纸,结合实际选择通用性好的船体线型。

2004年6月,该课题经自治区交通厅组织鉴定,并确定设计12~100客位系列的14种船型图纸及桂林航线浅水区4种船型图纸,船型优良、节能环保、外形美观、布局合理、经济性能好。至2005年底,完成新造渡船30多艘。

900立方米开底泥驳强度及卸泥系统研究 2004年,根据自治区交通厅下达的科研任务,南宁航道管理处和南宁船舶检验处合作开展课题为“900立方米开底泥驳强度及卸泥系统”的研究。该课题依托900立方米开底泥驳的建造工程,改变现有航道工程运泥船的一般使用斜壁式对开卸泥结构,采用直壁式全开底卸泥结构模式,运用结构力学原理、机械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对泥门强度、泥舱直壁强度、泥门铰接形式、泥门操作系统、减阻滑轮组、操作系统电路等进行研究及优化设计,提出最佳的设计及施工方案。经论证,直壁式全开底卸泥船舶具有使用周期长、卸泥速度快、维修率低等特点。课题研究为船舶建造提供技术支持,可保证船舶建造质量。该课题经自治区交通厅2005年4月组织鉴定,认为达到研究要求。

该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船舶建造工程,可节约投资35%。该型船舶在沿海港口建设施工效率高,填补了广西的空白,经济效益显著,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水运管理技术

桂林漓江旅游船防抗雷雨大风气象保障对策研究 1992年3月—1997年6月,桂林港务监督处、桂林气象局将气象部门做出的早期、中期、长期3种形式雷雨大风天气预报通过航运部门的通信网迅速传递给漓江船舶拥有单位和船主或在航、在港的船舶,指导其采取防抗雷雨大风的各种对策和措施,收到明显效果。从1993年实施此预报后,确保了桂林漓江旅游船舶的安全航行。1997年,此研究成果获广西交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钦州港进出航道GPS导航监控系统的研制技术 1996年6月—1997年5月,广西水运基建管理局、广西交通规划设计院将GPS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数据通信技术综合应用于进港航道导航上,获得成功,该系统将国外先进的GPS、微机、绘图仪、打印机、数据链等硬件结合起来,加之自行开发的接口和软件组成一套先进的进出港航道导航监理系统。该系统能全天候工作,显示直观,调度员在港内岸台计算机上观察到船舶进出港情况,并能记录保留数据。此科研成果精度高、成本低,在国内属首创。具有先进技术的GPS卫星导航系统为船舶进出港提供了安全的技术服务。1997年8月5日,经广西交通厅组织专家鉴定,认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