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阆中后,李淳风在天宫院一边潜心写作《推背图》,一边寻访自己的墓地。当他找到自己归依之地后,就悄悄埋下了三个小金盅作为标记。
一天,李淳风在白鹤滩测天象时突然感到头晕目眩,体力不支,心中一个激灵,就一步步拖着疲软的身子朝旁边一个茅棚挪去,最后昏倒在茅棚前。
李淳风墓地 刘晓钟/摄
茅棚里住着一家人。这家人呢,只有母子俩。老太太常年卧病在床,儿子打鱼为生,是个孝子。打鱼郎把李淳风背到床上安顿好后,端汤喂水,热情周到。当夜,昏睡的李淳风醒来,用尽力气掏出一块绿绸和全部银两,吩咐渔夫说:“今晚我将死去,我死后你拿这些银两买副棺材,装殓后将绿绸牢牢钉在棺材上,投入河中。”
半夜里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电闪雷鸣中,李淳风大叫了一声:“五里台!”就撒手西去。
暴雨一直下到天亮,河水一个劲上涨。在这风雨交加的日子,打鱼郎搬出原本给母亲准备的柏木棺材,将李淳风入殓,盖棺,按照临终托付钉牢了绿绸,然后把棺材抬到河边,很快一股大浪就把棺材卷入河中。
神奇的事发生了:大浪打过来打过去,推涌着漩涡里的棺材,但那棺材始终浮在水面,不一会儿便顺流远去。
第二天,雨后初晴,天朗气清。在白鹤滩下游,西河塘的岸边,前呼后拥地来了一大帮子人。原来是阆中刘知县带着兵丁衙役,从天宫院出发渡西河前往南部万年场。
天是放晴了,可洪水还从上游滔滔而下。望着翻滚的波浪,刘知县只得驻足。正在观望间,一个衙役突然指着上游,高声喊起来:“哎!看,那水上面漂浮的是啥东西?”
众人随着手势看过去:“那不是棺材嘛?看,就是棺材哟!”
刘知县靠前一看,说:“奇怪!这棺材怎么会在风浪里顺流而下呢?”话还没说完,棺材直端端地漂到知县站立的岸边,打着漩,接着像点头致谢一样,颠簸了几下停下来。刘知县头皮发麻,接连退了好几步。等稳住神,急忙让人探看究竟。几个兵丁战战兢兢向前靠拢,从棺盖揭下一块绿绸交给刘知县。刘知县接过来,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吾乃李淳风,灵柩被水冲。
遇到刘知县,葬于五里宫。
渡河虽误时,赏钱三金盅。
两盅即下葬,一盅藏袖中。
刘知县让地保叫来一些农夫,一起抬着棺材,爬上了五里台。具体什么位置,刘知县也不清楚。这时突然“嘣”的一声,绳索齐崭崭断掉了。刘知县立即下令在棺材落地的地方挖坑。农夫一锄头下去,一声脆响锄头挖到三个金盅。趁人不备,农夫俯身把其中一只金盅藏在袖筒内,然后,惊讶地喊:“哎呀,大家看,这是啥子嘛?”
有人小心翼翼地用锄头钩了几下,蹲下身子,把东西捧在手中,众人一阵惊呼,说是两只黄灿灿的金盅。
刘知县急忙叫人原地下棺。
一切料理完毕,刘知县把两只金盅拿在手里,想起绿绸上最后一句话,说:“才下过暴雨,就抬棺挖坑,浑身上下又脏又臭,大家都到河里洗个澡,然后发赏钱,人人有份。”
众人一听,二话没说纷纷脱衣下河。突然就听到一声响,那个农夫袖口掉下一只金盅。刘知县看着惊讶的众人说:“哼,真是个不知死活的刁民,竟敢贪恋神仙的遗物,念你葬仙有功,快给我滚!”那个农夫吓得浑身筛糠,跑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