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阆州阆中人陈省华的三个儿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两状元一进士,两相一将,不仅是北宋的重臣,还是著名的水利专家。他们在任职期间曾率领人民同水灾干旱做过艰巨的斗争,对开发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过重大的贡献。父子四人被誉为状元宰相之家、“水利世家”。
陈省华(939年—1006年),字善则,先后在五代后蜀和北宋朝廷担任各种官职。
陈尧叟(961年—1017年),字唐夫,是陈省华的长子。端拱二年(989年)考取进士第一名,后官至宰相。著有《汾阳奉祠记》三卷、《陈文忠公文集》三十卷、《请盟录》三集二十卷。
陈氏三兄弟 赵阆平/摄
陈尧佐(963年—1044年),字希元,号知余子,是陈省华的二儿子。中进士后,担任过北宋政府中央和地方的多种官职,最后任集贤殿大学士。工诗,又善古隶八分,笔力端劲,点画肥重,号为“堆墨书”。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
陈尧咨,字嘉谟,是陈省华的小儿子。在考取进士第一名后,历任多种官职,后文改武职,为节度使。
陈氏父子振兴水利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里我们着重讲讲三兄弟的事迹。
陈尧叟在广西领导人民植树凿井抗旱。陈尧叟在广西任转运使的那年夏天,正逢久旱无雨,很多溪河断流,稻田干裂,禾苗枯槁,连人们必需的饮水也很难找到。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陈尧叟遍访民间,向老人问计,踏遍崇山峻岭,对当地地形和水脉进行仔细考察。他号召人民找水、凿井、植树。在他的领导组织下,当地在较短时间内开凿出了很多水井,种植了很多树。不但解决了人民的饮水问题,还使农田得到灌溉,挽救了快枯死的禾苗。同时,陈尧叟还采取措施,在各地行人往来较多的大路上,每隔二三十里“置亭台,具饮食”,供行人吃喝,以避免行人渴死路途。
陈尧咨使长安军民饮甘泉。陈尧咨任长安地方长官时,因长安土地多碱,“无甘泉”,当地军民为长期使用咸苦的饮水而苦恼。陈尧咨决心加以解决。经过调查和筹划,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长安的饮水困难,他亲自率领长安军民“疏龙首渠注入城中”,从此,长安城有了可口的“甘泉”和清洁的用水,长安军民终于结束了长期饮用苦碱水的痛苦历史。现在西安碑林里还可见到宋真宗敕书《赐陈尧咨奖开龙首渠敕》的碑文。(www.xing528.com)
在陈氏父子中,对于水利贡献最大、成绩卓著的还数陈尧佐。
将相堂 赵阆平/摄
三陈读书岩壁上的石刻文字 赵阆平/摄
陈尧佐任两浙转运副使时,创造“下薪实土法”,使钱塘江堤终于稳固。杭州钱塘江堤屡筑屡溃,是北宋政府长期未解决的问题。每当潮水来临或刮大风的时候,钱塘江水势汹涌,巨潮冲击两岸,给两岸人民造成很大的威胁。以往的官吏只知道用筑城墙的办法来筑钱塘江堤。哪知这种堤是挡不住潮水冲击的,以致每隔一两年就必须重新筑一次。陈尧佐到任后多次到钱塘江察看水势和研究江堤,决定向朝廷提议采用“下薪实土”的新方法。也就是用木桩打入深土杂以树枝,然后加土筑实。当时的宰相丁谓却不以为然。但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制服钱塘江潮对江堤的冲击,只得把陈尧佐提出的“下薪实土”法暂且试用,不料此法效果极好。
真宗天禧年间(1017年—1021年),黄河在滑州决口。北宋政府派陈尧佐担任滑州地方长官,负责堵塞黄河决口。尧佐到任后,反复总结前人堵决的经验和教训,创造了先进的“木笼堵决法”。木笼内装泥土、树枝、石块等物,投入决口断阻洪水,然后用泥土筑平成堤。木笼堵决很有成效,滑州水患因此得到解决。不仅如此,它还给后来治黄者提供了经验。堵决之后,陈尧佐又立即整修加固河堤。滑州人民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把他率领人民整治加固的河堤命名为“陈公堤”。
以后,陈尧佐又被派到山西并州做官。并州附近有条汾河,每逢大雨河水暴涨,就会淹没人畜住房和农田。陈尧佐发动并州人民沿着汾水两岸修堤筑坝,并在堤上栽种柳树,这条危害两岸农田和人民生命财产的“灾”河,终于变成一条能灌溉农田,抵御干旱,造福人民的河流。
陈氏父子对古代水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在治水过程中创造的一些科学先进的方法,今天仍在使用。他们被誉为“水利世家”是当之无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