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保存完好的四座古城中,阆中以传统的山水文化见长。古城的地理环境、城市选址及建筑布局,契合传统的城建理论,山、水、城融为一体,典型地体现了古代城市建筑风格,显示出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当今保存最完好、完全按照唐代堪舆城建理论建造的一座城市。
唐代的城建理论以居住环境为考察对象,包括城市的选址、布局规划和设计的一种传统理论,它以人为中心,天地人三者协调,即把自然环境与人协调起来,指导人们利用宇宙空间,获得大自然恩宠,趋吉避凶,达到繁荣昌盛。我们所拥有的阆中古城和历史建筑无不存在古代城建理论的遗貌。
阆中古城 陈勇/摄
雪舞古城 梁德/摄
阆中之美,在山在水。
阆中处在大巴山脉和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汇聚之处。城周青山四合。城东北的盘龙山、玉台山、灵山,巍峨绵亘,雄奇险峻,气敌嵩华;西南面的锦屏山、金耳山、黄华山、塔山、大像山,山势平缓,起伏延展,薄雾中,远的蓝,近的绿,如水墨丹青中抹抹远山;从北面青峰翠谷中奔腾而出的嘉陵江,像一位情长意绵的少妇,一到阆中便放缓了脚步,经西而南,由南而东,为塔山阻挡而北行,经灵山挡阻而南流,偎城抱郭,兜着圈儿,久久不愿离开,在盘龙山下形成一个U形的环。阆中城迎山接水,就建造在这个山环水绕的半岛上,这正是堪舆学家心中的形胜之地。
传统城建理论讲究空间构成的聚合。为了加强聚合,阆中古城采用了多重聚合的办法。
城外,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北以盘龙为屏障,东西有大像、西山形成左右环抱,城南有锦屏山把守(案山),剩下水流缺口,有塔山把守;嘉陵江从西北来,从东边出,形成“金城环抱”之势。这是第一道聚合圈。之外,盘龙山之北与来脉于大巴山的方山山系和龙山山系相连,形成城区北部高大雄伟的天然屏障,阻挡北部寒气,迎纳南部的阳光暖流,锦屏山之南山峦重重,东西亦有高山护卫,这便形成一道聚合圈。(www.xing528.com)
城内,众多四合院是一个个聚合空间:多进的庭院,加强了聚合层次;街巷又把各个四合院聚合起来,形成二道聚合圈;四周的城墙,再把街巷聚合起来,形成环环相套的聚合空间。这些多重空间聚合,取得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阆中古城城建山水格局不仅注意生态环境质量,也同样注重景观质量。
张家小院 王玉贵/摄
首先,城北的盘龙山及其依托的方山、龙山山系与城南的锦屏山及其所在仙桂山系,加上左右护卫的山体,构成重峦叠嶂的多层次立体风景轮廓线,增加了风景的空间深度感和距离感。
同时,锦屏山呈笔架式起伏,嘉陵江呈玉带式弯曲,富有柔媚的曲折动态美,缓和了上述对称构图的严肃,使风景画面更加流畅、生动、活泼。
其次,以盘龙山(镇山)—城区—锦屏山(案山)—仙桂山系(朝山前面最远的山)等为纵轴,以东西两侧的山体为两翼,以嘉陵江为横轴,形成左右对称的风景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