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闽粤赣边区行:艰苦条件下的革命历程

闽粤赣边区行:艰苦条件下的革命历程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争年代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接到命令后,我和另外一个大埔籍的同志马上出发,前往边区党委所在地报到。为了尽快赶到目的地,一路上,我们白天走,晚上还要坚持走半夜,才停下休息。那天晚上,我们在韩江偷渡,因为大麻驻扎了国民党部队,经常有敌人在巡逻,我们只能选择晚上偷渡。在地下交通站交通员的带领下,我们到达韩江边上。过渡要船,交通员在河岸边发出信号,一个老人撑着一条船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闽粤赣边区行:艰苦条件下的革命历程

“战争年代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接到命令后,我和另外一个大埔籍的同志马上出发,前往边区党委所在地报到。为了尽快赶到目的地,一路上,我们白天走,晚上还要坚持走半夜,才停下休息。那天晚上,我们在韩江偷渡,因为大麻驻扎了国民党部队,经常有敌人在巡逻,我们只能选择晚上偷渡。在地下交通站交通员的带领下,我们到达韩江边上。过渡要船,交通员在河岸边发出信号,一个老人撑着一条船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交通员有经验,为防止巡逻的敌人发现,先朝河里近处扔了一块石头,试探动静。过了一会见没有反应,又朝更远处扔了一块石头。确定安全了,大家才上船下河。这条小船载着2个交通员,还有我们2个军政干校的学员,顺利渡过了韩江。上岸后,交通员非常精明,马上用树枝把我们的脚印扫除了,防止敌人跟踪,我们对富有斗争经验的交通员非常佩服。天亮后,我们在山上暂时隐蔽休息。交通员很快从附近的接头户那里弄到了吃的,我们吃好饭后,等待天黑后继续出发。”

“傍晚五点多钟的时候,我们正要出发,遇到一位挑尿桶种菜的老乡。老乡告诉我们说前面有部队,戴的是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帽徽,刚刚还有一个班来收公租谷。我们马上停止行进,交通员把枪支收藏起来预防万一。马上又出去侦察敌情。返回后,确定敌人也不敢在夜间小分队行动,我们才大胆出发。我们一路经过乌岭到达桃源,上了半山。这里的碉子石是闽粤赣边区的第一个交通站。再走了一段,山上有一座小庙,闽粤赣边区党委就驻扎在这里,当时,边区还没有公开对外称‘闽粤赣’,化名‘福东’。”(www.xing528.com)

“交通员把我们交给边区党委秘书长洪椰子党委书记魏金水也出来迎接我们。当时领导人都称外号,洪椰子称‘阿洪哥’,魏金水称‘阿陈哥’,组织部长王维称‘阿王哥’。称呼首长都不喊他们的真名。刘永生一般都在外面带部队流动,经常会来边区党委和魏金水研究部署工作。边区党委有一部电台,专门和华南分局联系,及时得到上级指示。就是在这样一个简陋艰苦的环境中,闽粤赣边区党委始终在组织领导边区军民开展武装斗争,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