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21日,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震惊全省的“闽西事变”,闽西特委机关因提早一天得到了“皖南事变”的消息,当即采取应变措施,转移上山,所以未受到损失。但有十几处革命基点村遭到敌人严重摧残,接头户百余人被捕。
3月初,国民党保安第九团分两路包围岩西北县委机关驻地新老寨。县委书记游荣长率领部队一边抵抗,一边寻机突围。为了保存实力,岩西北县委除留少数人与基点村保持联系外,其余人员和武装力量转移到贴长一带,开辟连城新泉至长汀附近的新区。
10月底,岩西北的工作暂由吴作球负责。游荣长带领钟德标、戴炳辉、连大汉、陈炳江等武装人员共11人到长汀开辟新游击区,由于此时距离岩西北原县委机关较远,当时,大家自称小分队为“远征突击队”。闽西特委给游荣长布置了两个主要任务:一是打下地方工作基础,创造工作条件;二是利用其他名义筹集一笔经费,支援龙岩部队的活动。
小分队回到长汀境内后,先是在游荣长家乡河田游坊、钟德标家乡刘屋坑隐蔽并开展活动。后来,通过亲属范云龙、李炳辉、丘胜辉等人的关系,物色了一些革命群众。很快在河田刘屋坑、石桥头、余地、马坑、北坑、芦竹坝,涂坊区的下坝、黄家营、大开坑等乡村建立了秘密关系。1942年春,游击小分队抓到一个资本家,筹到了一笔价值500担玉扣纸的款子。1942年5月,特委通知游荣长带领武装小分队从长汀返回岩西北,仍在贴长、斜背等地活动。
游荣长幼年时居住的房间
5月下旬,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在广东获悉江西省委已遭到敌人破坏,南委组织部长郭潜等人先后叛变。方始作出紧急应变措施,决定南委负责人方方等人易地转移,并派人向各地传达。
1942年6月15日,岩西北县委机关在斜背富溪头被国民党保安第十一团及壮丁队500多人包围,游荣长率领部队突出重围,转移到新田的富溪山一带。敌人尾随而至,游荣长等9人顽强抵抗后突围。岩西北县委机关迁至小池小梅山进行整训。(www.xing528.com)
8月,中共闽西特委贯彻南委指示:“保留特委、县委,区委以下组织解散,区设联络员,支部设观察员,白区组织停止活动。”之后,县、区干部二三人一组,分散到新区开展线和点的工作。特委指定岩西北县委由吴作球为特派员,进驻小池的牛眠石。同时,特委派梁集祥到长汀,通过游荣长的关系,由交通员丘胜辉带路,在长汀城关找到游荣长的胞姐游秀哩。梁集祥和游秀哩以表姐弟相称,合伙做卖米的生意,在游秀哩家中隐蔽下来。后来,梁集祥在长汀城遇到一个在厦门大学的梅县同乡,经他介绍进入长汀县立高中教书,有了更好的立足之地。
10月8日,中共闽粤赣边委书记朱曼平到闽西贯彻南委关于“长期埋伏、隐蔽精干、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16字方针。不久,特派员吴作球向游荣长传达特委指示,要游荣长和钟德标回到长汀去埋伏隐藏。特委还决定成立长汀县工作委员会,由游荣长任书记,钟德标为组织部长,梁集祥为宣传部长。根据上级指示的“三勤”(勤职、勤学、勤交朋友),利用一切可能做好长期埋伏,但不准发展党员,规定半年一次与特委联系。
游荣长、钟德标接受任务回到长汀后,仍以钟德标的家乡刘屋坑为基点,为防止暴露目标,仍在刘屋坑附近的山上搭山寮居住。通过一些贫苦农民和苏区时期没有投降变节的同志去联系群众,开展工作。1943年,特委派陈卜人来长汀巡视工作,通知梁集祥到河田开了一个会。游荣长等人向陈卜人汇报了工作情况。经过会议研究,由游荣长负责长汀的农村工作,钟德标以外出做工为名收集情报、筹集经费。梁集祥负责长汀城区和学生的工作,其组织关系直接由特委领导。
会后,游荣长带陈卜人到基点村余地、马坑、石桥头、北坑等地巡视。经过巡视,陈卜人敏锐地感觉到游荣长等人在山上长期埋伏有很大的困难,而且消息暴露,已经开始引起敌人的注意。为此,陈卜人要求游荣长等人疏散离开当地,出去向宁化、清流、连城一带寻找立足之地。之后,陈卜人和丘胜辉回特委去了,游荣长仍旧回到山上居住,利用晚间出来与群众秘密联系,果然被敌人发现。
敌人不断派出便衣队到游坊和刘屋坑侦察,形势十分严峻。游荣长从山上秘密转移到南山区廖坊乡的廖维家中,为其耕田做工。5月间,不巧被一个河田的群众看到,游荣长怕出意外,又从廖屋秘密回到刘屋坑。此时,正好钟德标从宁化做工回来,两人一起研究后,决定还是回到宁化、清流一带另找地方隐蔽更为安全。
1944年冬天,陈卜人第二次到长汀巡视工作。他写了一封信,叫陈玉西通过在长汀县城的游荣长侄儿,送给在明溪夏阳的游荣长,要游荣长、钟德标回来长汀。此时,闽西党组织已经开始了武装斗争。党组织把分散在白区各地秘密工作的共产党员,大都抽回来参加武装部队。游荣长因事派钟德标回到刘屋坑向陈卜人汇报。陈卜人觉得他们隐蔽的地点太远了一些,指示他们继续坚持,以后还要发展武装斗争。之后,钟德标回到夏阳向游荣长汇报了陈卜人的意见指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