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指尖造物:软陶多肉植物手工教程,教给你成果!

指尖造物:软陶多肉植物手工教程,教给你成果!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对于晓兰,这是她教授学员们制作软陶多肉的一节课时。其中,吸引了最多目光的,应该就是晓兰了吧。但是,也因为我与晓兰的彼此尊重与欣赏,促成了我们长久以来黏性却轻松的合作。晓兰的课程,总能在毫无预知的情况下,默默地被秒杀,满员的课堂,充满了集中的精力与耐力。线下课揭开了晓兰长久以来神秘的面纱,也敲开了这位安静的姑娘一扇与常人沟通的大门。

指尖造物:软陶多肉植物手工教程,教给你成果!

从最开始接触多肉到现在,我从一个多肉植物养殖爱好者变成了多肉植物手工爱好者。大概是五六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觉得多肉的质感可以用软陶来体现,便开始了第一次的尝试,制作我的第一盆软陶迷你多肉,自此一发不可收。

本书从混色、切片、捏制到组装、烤制,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软陶多肉植物的制作方法,也挑选了较为典型的品种进行制作。书里的AR 视频技术可以把整个捏制手法表现得更生动和立体,把制作技巧不打折扣地传递出去,这对我来说是特别幸运的事情。

多肉植物迷人的地方在于它随环境改变的成长状态,我的初衷也是想留住它最美的时刻。不经意间抬头,一抹清淡。希望大家能在尝试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找到不一样的乐趣。

人间唯有一种认真被值得。

十二小时,可以做很多事。

也许是呼呼沉睡,也许是沉迷游艺,又也许是乏味工作……可对于晓兰,这是她教授学员们制作软陶多肉的一节课时。

和很多人一样,我对于晓兰的认知与膜拜都来自线上自媒体,她好比一剂神话存在于很多热爱手作的人的记忆里。人们看着她十几年来,诸多一样的时光,一张桌前一盏灯,散落的陶泥和码得整齐的捏好的叶片,嘀嗒闷响的烤箱和尚有温热的防烫手套……这些画面最终都会落在一个结局上,那就是一枚枚逼真不已的“鲜活”多肉。在真正地认识她这个人之前,我曾无限地好奇,这些多肉到底是如何成型的,反复地尝试与失败,让我愈加佩服这个活在虚拟世界里的影子,直到有一天,我主动地与她联系,才真正地揭开了诸事谜底

2012 年,我从美院毕业,带着满腔自信与执念,创办了现在的墨念女塾,一间根基于北京的只为女性而开的手作工坊,这里每个周末都迎接着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学者,纵使她们都有着与我定义的品牌理念一致的“以手抵心,让灵魂独处”的心境、追逐……但我更加知道,她们的到来,更多的是为了向诸位神级手作老师们讨教。其中,吸引了最多目光的,应该就是晓兰了吧。(www.xing528.com)

晓兰的软陶课程伴随着墨念的成长,已经开办了5 年,从成为墨念的第三名老师开始,她就几乎坚持着每月至少一课的教学。我深知这和我死磨硬泡,厚脸皮的战术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也因为我与晓兰的彼此尊重与欣赏,促成了我们长久以来黏性却轻松的合作。

办学初期,我壮着胆子联络晓兰,却在故作自信的打趣中得知,我俩竟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同样来自东北的两个姑娘,似乎在那一刻打开了彼此的话茬……很多人跟我说,晓兰是个不好接触的人,可我回说,刚好,我也不太好接触……我们都有着对于某种事物的执着,这般执着可以坚持无数年月,似乎不曾有过尽头……我对于画画的执念,晓兰对于手作的执念,都让我们在一定时期得到了应有的答案。而现在,我的执念统统放进了墨念的经营,而晓兰,依旧放在了手作……我想,在他人眼中“不太好接触”的晓兰,就是因着这份认真与坚持,让人敬畏,心生距离,因为这世间还有多少人可以坚持一份自己的喜爱,并以此为业为生,太难太难。

晓兰的课程,总能在毫无预知的情况下,默默地被秒杀,满员的课堂,充满了集中的精力与耐力。墨念的课总是场持久战,尤其是晓兰的多肉,每一块陶泥的配色,每一片叶子的塑形,每一朵多肉的组合,都凝聚了太多的知识点……我总是在做品牌采访时,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经营许多年,最让你感动的事是什么?我总是在第一时间,想到这个答案,那就是:晓兰第一次的多肉课堂,12 人齐刷刷地做了12 小时的多肉。大周末的清晨,从北京抑或是外地匆匆赶来的学员们,挤坐在那时CBD 的工作室内,门一关,任窗外繁华喧嚣,姑娘们放下手机,埋头苦做,哪怕是一个叶片,也要反复切,反复琢磨厚度,那零点几几的差距,也会和晓兰老师的作品有所不同,而这些细微的判断,都来自晓兰的眼睛。“老师,这样可以了嘛?”“嗯,可以,重新做吧!”……这是墨念长久以来的段子,可以,却在一秒钟内被晓兰捏成一坨新泥,重头开始……我们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北京,可能已经找不到一节业余的消遣课堂,会有这般严谨与认真了!在大多数人眼中,随便做一下就好,玩玩算了,这种心态,在墨念,在晓兰心里,都是不可以的。要么不要学,要么就跟我一样地认真对待,这样的教师,才会被尊重。

五年来,太多的12 小时回荡在我的脑海里,也印刻在许许多多前来学习的姑娘心里……线下课揭开了晓兰长久以来神秘的面纱,也敲开了这位安静的姑娘一扇与常人沟通的大门。我喜欢坐在工作室的楼梯上,默默地看着晓兰从一开始的不言不语,到现在的侃侃而谈,喜欢看她与学员们日渐熟络的小表情、小言语,那些多出来的笑容,都是我这个合作伙伴与朋友给予她的一丁点的报答。因为我知道,在这许许多多的岁月里,晓兰有过无数次前往医院的记录,多年的手作所积累下的职业病,腰酸背痛的难以忍耐,都是她过于认真的态度所留下的遗憾。但在这人间,虽有这疼痛的遗憾,亦有她独有的价值。

如今,晓兰又要出版第三本书籍了,可能大家已经在很多书中见过她的作品。可这次却更让人心动,因为这本书集合了这几年她所有的新作,这些新的技法,都是她这几年潜心研究出来的精华,而现在她统统述之书中,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大家,便是想让同样热爱多肉,热爱手作的你,有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

愿你和我一样,被这本书中犹如明灯一样的指引,最终得到手作中的答案,愿一份认真,在你我的世间被认可。

写于2018 年12 月·墨念女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