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一阶段引力模型中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无水港物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收集了39个无水港及其所在城市的基础数据,包括区域国民经济总值、区域人均国民经济总值、城市货运总量、通关便利性等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所有指标对应的基础数据。然后,又收集了196个内陆城市的进出口贸易额数据,并用常征(2013)提出的对进出口贸易额对应的进出口货物集装箱箱量的估算方式,本书提出了根据进出口贸易总额的进出口货物总量(万吨)的估计方法。根据各城市进出口贸易额的进出口集装箱箱量的估算模型如下:
,∀i∈{i/i=1,2,3,…,m}:内陆城市Hi的进出口货物集装箱箱量(TEU)。m 是内陆城市总数。
VIEHi:内陆城市Hi的进出口贸易总额。
Ψ1:进出口适箱货金额比重(%)。
Ψ2:进出口适箱生成系数(TEU/万美元)。(www.xing528.com)
ε:不平衡系数,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集装箱运输需求的增长趋势。
设λ 是平均每一集装箱的货物重量估算系数,例如λ=17.5,表示每一集装箱的平均重量按照17.5吨进行估算。则根据各城市进出口贸易额得进出口货运总量的估算模型如下:
其中,各参数的取值情况如下:Ψ1=80%,Ψ2=0.35,ε=1.5。 取集装箱重量估算系数λ=17.5。
根据我国无水港运行的现实情况可知,内陆腹地货物供需点到无水港之间的货物运输通常是公路运输,而无水港到沿海港口、延边口岸的物流运输通常是铁路运输,尤其是本案例,针对的是内陆无水港到沿海港口和延边口岸的联系,从地理实际看,大部分属于远距离无水港的范畴,小部分属于中距离无水港的范畴,因此从内陆无水港到沿海港口和延边口岸通常是通过铁路运输方式。根据中国公路里程表和中国铁路里程表,我们收集了39个无水港与196 个内陆城市之间的公路距离,以及39个无水港与沿海港口及延边口岸之间的铁路运输距离。根据中国的《港口统计年鉴》,收集了18个沿海港口和延边口岸的对外贸易货物吞吐量数据。以上数据的收集与梳理为第二阶段物流引力模型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