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水港的环境效益及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境物流网络研究结果

无水港的环境效益及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境物流网络研究结果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港口物流网络中的碳排放问题已经被社会和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和研究。因此将普通的公路运输转移至高效的铁路或者少量地转移至内河运输等方式,在保证运输时效的同时,不仅节约了运输成本,更大大降低了碳排放量。罗索从生态效益出发,建立数学模型求解在有无水港的情况下运输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现在无水港存在的情况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了25%,车辆在码头的等待时间也得到了缩减。

无水港的环境效益及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境物流网络研究结果

港口物流网络中的碳排放问题已经被社会和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和研究(Lu et al.,2016;Wang &Nguyen,2017)。而无水港旨在通过系统协调将运输转移到铁路上,降低运输系统的污染排放,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高运输服务质量等(Roso et al.,2009),另外,陆地集装箱运输由公路向铁路的转移减少了公路交通道路占用,降低了终端城市和郊区的交通拥挤(Crainic et al.,2015),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构建绿色环保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具有重要作用(Samir,2015)。根据马士基航运公司2013年数据和中国交通运输部网站数据调研可知(见表2-2),集装箱公路运输的平均速度为70km/h,单位运输成本为2$/km,碳排放量为0.472kg/ton-km,铁路集装箱运输平均速度为70km/h,单位运输成本为0.5$/km,碳排放量为0.205kg/ton-km,内河集装箱运输平均速度为30km/h,单位运输成本为0.17$/km,碳排放量为0.084kg/ton-km(Lam &Gu,2016)。因此将普通的公路运输转移至高效的铁路或者少量地转移至内河运输等方式,在保证运输时效的同时,不仅节约了运输成本,更大大降低了碳排放量。罗索(2007)从生态效益出发,建立数学模型求解在有无水港的情况下运输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现在无水港存在的情况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了25%,车辆在码头的等待时间也得到了缩减。Hentuu 和Hilmola(2011)和Lättilä等(2013)等同时考虑生态和经济效益,用芬兰无水港为实例,应用引力模型、数学规划和调研分析方法,研究了无水港对运输成本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对芬兰无水港的建设进行评价,通过调研比较分析了芬兰10个内陆城市在发展无水港之后,采用铁路运输为主的运输方式与之前传统公路运输方式下的碳排放量,证明了进入内陆港后的运输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依据与港口距离的不同,碳排放量可减少13%~28%。

表2-2 海运、铁路、公路、内河集装箱运输基本数据(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