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5个娃、上着班考上哈佛,全靠她的神级 “时间管理术”】吉田穗波,2004年从名古屋大学研究所博士毕业后,即在东京银座的妇幼综合诊所任妇产科医师,工作十分忙碌。大女儿1岁时因肺炎引发气喘,让吉田穗波在疲于应付的同时,也萌生了 “若想改变现状,只能积极提升自己的程度”的想法。
她决定到哈佛念书时,大女儿两岁,老二只有两个月,上班时间是朝九晚五,每天上下班要花3个小时在路上,通常下了班、接了小孩,回到家已经7点。
但从准备考试到考取哈佛,吉田穗波只花了半年时间,期间还怀上了第三胎。
2008年,吉田穗波带着3岁、1岁和一个半月大的3个女儿,和先生一同前往波士顿 (吉田穗波的丈夫因为妻子要留学,也辞掉工作,在波士顿觅得学校留学)。2年后吉田穗波取得哈佛学位,留学期间,她怀上了第四胎。
2012年,吉田穗波如愿成为日本国立保健医疗科学院生涯健康研究部的主任研究官,致力于研究母子照护议题。就在她的著作 《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出版之际,她的第五个孩子出生了。
吉田穗波、她的丈夫及他们的5个孩子
吉田穗波能实现梦想,除了家人的支持,主要是靠 “时间管理得当”。书中,她跟既带孩子又工作还有梦想的职业女性妈妈们分享了自己的时间管理经验,其中的精髓整理成10条,分享给大家。
1.越没时间越想做事,化焦躁为进步的决心
吉田穗波自己有三个姊弟,对有兄弟姐妹的温馨深有体会,她也很喜欢孩子,想做个 “儿女成群”的妈妈,所以婚后计划至少生三个。
身为妇产科医师,吉田穗波很清楚生育有年龄限制,为了尽量不影响工作,她把生育间隔缩得很近,每一胎差两岁左右。
有了孩子以后,吉田穗波更忙了,但越是没时间,越让她想做点什么。
其实,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急着出门,却特别想整理桌子;加班工作,却特别想学外文……等等。人,越是时间不自由,越有想干大事的冲劲。
某一天,吉田穗波的心里突然浮现了一个想法:“我何曾有过这么强烈的冲劲,想要做点什么?”
她觉得这股斗志放着不用太可惜了,于是决定化逆境为助力,把这股能量发挥出来,去实现理想。
工作中,吉田穗波面对病人时,总会犹豫A疗程和B疗程哪个更适合。尽管她很清楚根据经验A更合适,但必须拿出统计资料,才能用科学根据说服病人,而在日本女性医疗领域的研究基础仍然匮乏,这让吉田穗波下定决心留学哈佛。
吉田穗波说,如果一天24小时全归她自由支配,她应该没法在短时间内念那么多书,如果没有孩子需要照顾,她应该会有闲情逸致喝杯咖啡,也不会充满斗志、热血沸腾了。
2.别想or,要想and,人生太短,不够一件件顺序做
“工作”、“留学”、“儿女成群”是吉田穗波的三大人生追求。
但每个职业妈妈都知道:平衡事业和家庭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很多人会选择留学结束再生孩子,或者孩子大点再去留学。
但吉田穗波的选择是——同时做,比如,准备留学和生第三胎时间完全重合,她没考虑先做哪个,而是两件一起搞定。
因为,人生只有一次。一件一件按顺序来,不够实现那么多理想。
吉田穗波说,当她听见有人因选A还是选B烦恼时,会毫不犹豫地建议,“先别考虑or,想想看有没有and的方法吧!”
在吉田穗波看来,抱有这样的想法,才能每一秒都不浪费,而且,整个过程会比较积极开心。“因为,专心投入 ‘想做的事’,‘不得不做的事’带来的痛苦就会更小。”
比如,吉田穗波在工作、带娃、怀孕的同时准备留学,身在一线治疗病人能让她时刻记得留学的目的,保持高昂的斗志;下午六点半要接孩子能让她专注工作,提高效率;有孕在身让她更加注意饮食,身体健康让她有体力工作、学习;家里到处贴满英文单词,能耳濡目染身教孩子努力读书;工作、带娃、备考,数种状态互相切换,能帮她摆脱压力……
当然,现实总有不如意的时候,吉田穗波也说,精疲力尽回到家,孩子哭闹着要抱抱,会让她感觉特别累。但她仍认为,多管齐下利大于弊。
3.放弃完美主义,要有乱成一团的心理准备
多件事齐头并进,乱成一团是必然的。
在吉田穗波看来,公私分明,区隔时间、空间,心情确实会比较轻松,但事情就很难同时进行了。所以,她会在晾衣服时想着怎样回电子邮件,会利用诊所午休填孩子托儿所需的文件……
吉田穗波强调,想多元利用时间的妈妈们要把完美主义放到一边,把 “非要完成、完美”改成 “做一点是一点”,就会有新突破。
有一次,吉田穗波很想参加一场晚上7点到9点的读书会,但她必须在晚上8点前回到家陪孩子。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放弃。但吉田穗波却去了,她只参加了40分钟的读书会,但 “有40分钟的收获,比完全没去强太多了”。
不做,收获是0,做一点就有一点的收获。
吉田穗波说,工作、家务、带娃,每个人都会给自己打分,标准也不尽相同,但妈妈们可以进行区分,除了必须达到的目标,其他可以试着稍微降低标准,不必事事满分。
4.“大石头理论”,24小时:长度变不了,密度可提高
一天只有24小时,工作、带娃、做家务、准备留学,还要睡眠充足,保证身体健康,真心不够用。怎么办呢?
吉田穗波的办法是——提升24小时的使用密度。
吉田穗波认为,挤出时间做什么,比挤出时间本身更重要。同样是一分钟,怎么用得更有价值、更精确?结果完全不同。
她很喜欢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也会对事项按重要及紧急程度进行区分,并对 《与时间有约:全方位资源管理》一书中的 “大石头理论”深有体会。
“大石头理论”认为,想把更多大石头、小石头、细沙放进桶里,应该先放大石头,再放小石头,最后放细沙。
也就是说,时间管理上,应该用整段时间优先处理 “大石头”,再用零碎时间安排“小石头和细沙”。(www.xing528.com)
5.早睡早起,留出不被打扰的时间
有了孩子以后,妈妈能自己掌控的时间会变得特别少。因为,不管做什么,都有可能被孩子干扰。
为此,吉田穗波对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她每天和孩子一同入睡,清晨3点起床,到孩子6点起床之间的三个小时,就是完完全全不被打扰的时间,可以集中精力做想做的事。
6.学会借助他人,用钱买时间
早睡早起,乍看之下匀出了大段时间,但如果不改变应办事项的总量,就只是把晚上该做的事挪到早上罢了。
在大女儿生病住院之前,每天,从进家门到睡觉,吉田穗波要准备晚餐、吃晚餐、收拾餐桌、把晾干的衣服收起来、折衣服、收纳衣服、洗澡、洗衣、准备隔天托儿所要用的东西、检查联络簿、回电子邮件、填写文件交给托儿所和公家机关……做不完的例行公事。虽然忙碌,但只要孩子健康,也还能勉强兼顾。
但大女儿住院以后,平时顺畅的生活模式就崩溃了:吉田穗波经常请假,虽然竭尽全力,但那段时间得到的工作评定仍然很低,所以非常焦虑;丈夫也在医疗系统,责任不小,不能请假;爸妈住得远,又还没退休,只有假日能来帮忙;公婆住的城镇,开车要两个小时才能到,而且也不能经常麻烦两老帮忙。
妈妈就劝吉田穗波请人帮忙,一开始,吉田穗波还有些犹豫:请保姆去医院陪女儿像话吗?女儿会不会难过?而且也没富裕到可以请保姆的地步……不过最后,她还是承认光靠自己无力应付,决心请人。
请来的保姆淳子女士40来岁,非常资深,带小孩很有一套,大女儿跟她熟悉后,还会笑着送妈妈上班。后来,大女儿回家休养,淳子女士就介绍了一位明美太太帮忙洗衣服做晚餐照看孩子。
明美太太有高中到小学的3个孩子,是个家务能力一流的 “超级主妇”,做饭超好吃。大女儿恢复健康后,她每周还来两天。
这样一来,吉田穗波要做的事总量就少了,就有更多时间工作、学习。这让她体会到妈妈应该做 “不能被替代的事”,剩下的事就外包吧,只有这样才能生出时间来。
此外,吉田穗波也会买贵一点的车票。比如,在普通车上要站二十分钟,耗费时间精力,不如花钱坐贵一点的新干线,舒服坐着,就能用通勤的时间读书。
7.别被常识偷走时间,规矩是自己定的
做家务是日本主妇的重要工作。很多人都认为每顿三菜一汤才算做饭,家里纤尘不染才算干净,孩子一定要亲手带大才会长得好,等等。
吉田穗波也曾认为,不亲手做饭、做家务、带娃就不配当妈。但请了保姆之后,她发现这是 “别人的常识”,作为家庭主妇,她可以、也应该 “自订规矩”。
比如,她认为,帮孩子选择吃什么,比自己做、买来吃还是请人做更重要。吉田穗波坚持认为,小孩子要尽量摄取蔬菜、豆类、鱼类。每周一、周四的晚餐她会请人来做,并提出上述要求,周二、周五吃前一天的剩菜,周三简单吃点或外出就餐。在她看来,这就够了, “我和孩子都能吃到饭和菜,而且也能节省我的时间,真的是一举两得。”
“的确有人会坚持 ‘饭菜一定要爸妈亲手做’的规矩,即使没时间也要拼命做饭,结果吃饭时间延迟,难得做出一桌菜却要催孩子狼吞虎咽。与其这样,何不吃别人做的饭呢?这样,空下来的时间可以不疾不徐地和孩子一起享受美味佳肴,一家人开开心心地交流。这样的时光更加充实,也更有意义。”
平时,吉田穗波的丈夫负责洗碗、洗衣服、洗浴室、倒垃圾、填托儿所的联络簿等工作。而且他早餐会自己热味噌汤喝,会自己拿西装、衬衫去洗衣店洗烫,再自己领回来,基本上自己的事都自己处理。
尽管如此,吉田穗波还是承担了绝大部分家务。一开始,她会闷闷不乐,觉得不公平,应该 “五五分”。后来,吉田穗波想通了,教育老公多干家务也得花时间、精力,而且一旦平分家务不均,就得吵架,只能徒增烦恼。
所以,请人帮忙,把 “五五分”变成丈夫负责其三,自己负责其三,外包其四,双方扯平,皆大欢喜。吉田穗波没了对不公平的忿忿感,心情轻松愉悦了很多,做事才更有效率。
8.善用零碎时间,生活更有效率
吉田穗波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是双薪家庭,所以,吉田穗波出生后43天就被送进托儿所了。校方规定,每天家长都必须把自家孩子用的尿布对折再对折,放进柜子里,吉田穗波的父亲就会边看论文边折尿布,一点也不浪费时间。
吉田穗波从小耳濡目染,也会利用零碎时间处理事物,再用完整时段实现人生梦想,每天凌晨3点到6点、每天通勤的3小时是她的念书时间,而且,她的时间计划表是细分到15分钟的。
走路、等车、上洗手间、晾衣服、收拾餐具……所有这些不方便拿纸笔的时刻,吉田穗波都没有浪费,会用来练习听力,或者思考回信、报告,这样下笔更快,可以省去一边想一边打字的时间。
9.别让焦虑浇灭斗志,控制情绪就是节约时间
很多人浪费时间,是因为把时间都用来焦虑了,相反,很多人达成目标,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念和稳定的情绪。
吉田穗波认为,人生随时随地都会碰到意外,斗志就像个气球,一旦因为疲惫、失落泄了气,又得花时间鼓起它,如此反复,会浪费大量时间。
为此,吉田穗波会列出 “在意事项清单”,因为她发现小压抑会夺走超乎想像的大能量,每逢必须专心的时候,真正碍事的通常不是大烦恼,而是些小细节。
所以,为了专注投入,吉田穗波会运用专注前的时间,处理完令自己在意的小事,防止事倍功半。
10.勇敢踏出第一步,然后见机行事
吉田穗波认为,每个人的肩膀上总有许多 “理想”和 “责任”。如果总以责任为先,理想就很难实现,因为,责任是永无止境的。如果等责任尽了才去追求理想,那等到天荒地老也动不了手了。所以,实现梦想的关键就是,理想和责任一起扛,同时做想做的事和该做的事。
“无论第一步有多小,都要踏出去,然后,坚持下来。”
但吉田穗波所谓的 “坚持”,并不是日复一日,而是 “中途停顿很正常”,即使没完成进度也要继续前进。
准备考哈佛的时候,吉田穗波每周末都去图书馆学习,三岁的大女儿跟丈夫在绘本专区玩,她背着1岁的二女儿,在阅览室做题库。
但二女儿不可能让她乖乖背一上午,不是手舞足蹈,就是咿咿呀呀。因为担心吵到旁人,吉田穗波只好拿着单字卡,在图书馆走来走去,分散女儿的注意力。
好不容易二女儿安静了,马上换大女儿跑来说肚子饿,她就要出去买饭团或面包,带孩子到公园吃完。
所以,吉田穗波的 “周末图书馆学习之旅”总是断断续续的,但她没有放弃,总安慰自己 “有进步就好”,周末本来就应该陪孩子,能读个两三页很该庆幸了。而且,她认为,有时候就是因为时间短,反而能快速进入专注状态,让学习更有效率。
懂得自我管理的人往往能完成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那到底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