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簇状、钩状和辐辏状的Ci从西南天空上推(系统性云图9),云体逐渐增厚(系统性云图10),有时呈双层交叉的Ci(系统性云图11),而后在偏南天空出现厚而密集的重叠状的Ci dens(系统性云图12),有时Ci dens演变成Cs nebu(系统性云图13),维持时间2天左右。有时在同方向还会出现厚而臃肿的大块Ac云体(系统性云图14)。尔后,在偏南天空出现Ci dens辐辏或出现东西向排列的长条状Ci dens,云向均为西南。Ci阶段一般可维持3~4天。
后转入Ac阶段。Ac系统地从偏南天空上推(系统性云图15),常伴有Ac cast和东南辐辏(有时会多次反复),并不断增厚变为双层Ac(系统性云图16),下方一层Ac常常出现东西向的长波重叠云条,而后模糊变为As(系统性云图17)或Ns,云向偏西,连阴雨开始。
当偏南方出现厚的Ci dens云条(呈东西向排列)或Cs nebu结束后,一般在48小时内连阴雨开始。当偏南天空Ac系统辐辏,一般在24小时内连阴雨开始。当偏南天空有长波云条形成,一般在12小时内连阴雨开始。
偏北连阴雨云系和偏南连阴雨云系模式云系变化的基本区别如下。
偏北连阴雨云系:①有Ci偏北辐辏;②Ac从SW-rad转为偏E-rad;③偏北Sc上推;④偏南Sc rad。偏南连阴雨云系没有这类特征。
偏南连阴雨云系:①厚的Ci和臃肿的Ac从偏南方出现;②Ac系统地从偏南上推;③Ac长波状SE-rad。偏北连阴雨云系没有这类特征。
天气形势背景:上述云的出现,反映在高空天气形势图(700 hPa)上,欧亚和东亚环流平直,无明显的大槽大脊活动,有时常伴有小的波动形成东移,使小股不强的冷空气偏东南下。此外,江淮地区常有东南风和西南风的暖锋切变存在,南支气流较活跃。地面图(见偏南连阴雨地面天气图模式)上,冷空气主力偏东,本地处在静止锋北侧的低压槽内,往往由于海上高压稳定,阻挡了低槽和大片雨区东移。
要素变化特点:风向顺转,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且稳定,有时东南风长达5天以上,风力由3~5 m/s逐渐增到6~8 m/s;但气压曲线变化无规律。
偏南连阴雨地面天气图模式
系统性云图9:带小钩状的Ci fil逐渐向长钩状演变,并从西南天空向东北天空呈系统发展。
系统性云图10:带钩状的Ci fil云体逐渐开始增厚。
系统性云图11:整层的Ci fil由于存在西南风和东北风的暖锋切变,使Ci下方又形成一层Ci fil云体。因此,两层Ci fil呈交叉状,但维持时间不长,常向Cs fil过渡。
系统性云图12:较厚的Ci dens云条从偏南天空向天顶辐辏,云底模糊。
系统性云图13:出现Cs nebu布满全天(常伴有22°和46°的晕环),云层不断加厚,向Ci dens过渡。
系统性云图14:较厚的辐辏Ci dens向Ac和Cc过渡,在偏西天边开始出现成层的Ac云体。(www.xing528.com)
系统性云图15:整层的Ac从西南方向系统上推。
系统性云图16:由Ac演变而成的As,在其下方散片的Ac常伴有东南方向的辐辏。
系统性云图17:在As和Ac整层云体的云间隙中有雨旙形成。预示着连阴雨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