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楼兰古城是楼兰王国的王都,位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东北部干涸的罗布泊西北岸上,是我国古代早期丝绸之路上的要冲。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学者进行研究不得不借助外国人的资料。笔者有幸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先后两次领队深入罗布泊腹地对楼兰古城及其附近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弥补了我国研究楼兰的空白。
在楼兰遗址区我们取得铜币140枚。其中两汉铜币139枚,完整者135枚,贵霜王朝铜币1枚。这些铜币在由笔者执笔发表在《文物》1988年第7期上的《楼兰古城址调查与试掘简报》一文中,曾作过简略报道。不过由于报道简略,因此不便研究利用〔1〕,为此本文中笔者比照河南洛阳烧沟汉墓和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钱币以及我国传统研究钱币的成果分类排比,归为七类17型进行比较详细的介绍。
《洛阳烧沟汉墓》对所发掘的225座汉墓(出钱币者162座)出土的半两钱1 629枚,分为三型,五铢钱11 265枚,分为四型,结合有系统的墓葬形制的器物研究,首次提出了科学的分型和分期〔2〕。是后,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五铢2316枚,刘胜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又进一步丰富了烧沟汉墓的分型分期〔3〕。这是我们研究楼兰发现钱币分类分型的重要参考根据。
我们在楼兰遗址区发现的钱币有:
一、榆荚半两 1枚。楼兰古城中采集,红铜色,方孔圆环,正背两面均无内外郭,篆文“半两”二字尚能分辨,钱径0.8、穿宽0.3、肉厚0.08厘米,重0.3克。从钱文、钱形与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的半两钱比较,属第三型中的第6种。洛阳烧沟发掘报告认为:“半两第三型则为文帝半两”。因此推定此钱应为汉初的榆荚半两钱。
二、西汉五铢 5枚。均红铜色。比照满城汉墓出土钱币可以分为二型:Ⅰ型相当于满城汉墓的第二型,Ⅱ型相当于满城汉墓的第三型。
Ⅰ型 2枚。钱面有外郭,背面有内外郭。五字交叉两笔缓曲,上下两横较长;铢字的金字头作带翼的箭镞形,朱字头方折,下笔亦方折;篆文工整。其中标本一枚,出土于楼兰城郊东北部佛塔,钱正面穿上有一横郭,钱径2.4、穿宽1、外郭厚0.15厘米,重3克。
Ⅱ型 3枚。钱面有外郭,钱背有内外郭,五字交叉两笔弯曲较Ⅰ型为甚,铢字的金字头作三角形,朱字头方折,下笔微圆折,其中标本出土于楼兰城郊东北佛塔的一枚,钱径2.5、穿宽1、外郭厚0.1厘米,重2.15克。楼兰城中采集的一枚,锈蚀比较严重,在五字背面的肉上又铸有一“五”字,钱径2.1、穿宽1、外郭厚0.1厘米,重2.25克。
三、小五铢 1枚。红铜色,楼兰城中采集,钱体精小,钱面外郭较显,钱背有内郭,五字交叉两笔弯曲,和上下两笔相接处略向内靠,铢字铸造模糊,当属宣帝时期制造,钱径1.2、穿宽0.5、外郭厚0.1厘米,重0.5克。
四、西汉剪轮五铢 2枚。红铜色,比照洛阳烧沟汉墓出土钱币第二型中的磨郭五铢,应属西汉剪轮五铢。钱面外郭磨去,内郭不见,钱背内外郭皆无。五字交叉两笔甚弯曲,铢字如西汉五铢Ⅱ型。标本1枚,楼兰城郊东北佛塔出土,钱径2.35、穿宽1、肉厚0.08厘米,重2克。
五、新莽钱币 新莽的钱币名目和品种繁多,特征也很显著。这次获得7枚,分为三种:大泉五十、小泉直一和货泉。
1.大泉五十
2枚。钱面和钱背均有内外郭,郭较宽厚,正方形,穿上下有篆文“大泉”二字,右左有“五十”二字。红铜色,钱体虽有铜锈,但仍显出铸工是精良的。标本1枚,楼兰城中采集,钱径2.5、穿宽1、外郭厚0.1厘米,重2.5克。
2.小泉直一
2枚。钱体较小,但做工精良,钱面和钱背均有外郭,穿的上下右左有篆文“小泉直一”,钱文不太清晰,红铜色。标本1枚,楼兰城郊东北佛塔出土,钱径1.3、穿宽0.4、外郭厚0.1厘米,重0.6克。
3.货泉
3枚。按其铸造又分三式:
(1)式 1枚。楼兰城郊东北佛塔出土,钱面和钱背无外郭,而内郭显著宽厚,穿的右左铸篆文“货泉”二字,字形肥胖,钱径2、穿宽0.8、肉厚0.1厘米,重2.2克。
(2)式 1枚。楼兰城郊东北佛塔出土,钱面钱背有内外郭,穿的右左有篆文“货泉”二字,字的笔画较细,穿的右上角缺一小块,钱径1.9、穿宽0.8、外郭厚0.12厘米,重1.25克。
(3)式 1枚。楼兰城郊东北佛塔出土,钱面和钱背无外郭而有内郭,内郭较宽广,穿的右左有篆文“货泉”二字,但因磨去外郭和肉的一部分,两字的三分之一也被磨去,钱径1.6、穿宽0.8、肉厚0.1厘米,重1.25克。
六、东汉五铢 10枚。均红铜色,比照洛阳烧沟汉墓出土钱币属该墓第三型和第四型,应是东汉时期的五铢钱币。又可分为三型:
Ⅰ型 3枚。与烧沟汉墓第三型特点相近,钱的两面有内外郭;穿呈正方形,长宽各为1厘米,穿的右左有篆文“五铢”二字,笔画粗细合适,字显得较宽大,金字头如一三角形,四点较粗长,朱字头圆折,下笔也圆折。出自楼兰城郊东北佛塔的标本1枚,朱字的头略高于金字,钱径2.5、穿宽1、外郭厚0.1厘米,重2.5克。楼兰城中采集的一枚,钱外郭不均,右边较宽,左边较窄,五字较纤细,朱字的头与金字的头平齐,钱的长宽厚重与前一枚同。
Ⅱ型 6枚。特点与烧沟汉墓第四型同。钱两面均有内外郭,“五铢”二字笔画粗宽,显得粗胖,铢字的朱头与金字头平齐,金字头呈三角形,四点较粗长,朱字头和下笔均圆折。楼兰城中采集标本1枚,钱肉平齐,钱径2.5、穿宽1、郭厚0.1厘米,重3.2克。
Ⅲ型 1枚。楼兰城郊东北佛塔出土,与Ⅱ型特点基本相同,钱面外郭不均,右边较宽而左边较窄,钱背五字后面肉上有一圆点记号,钱径2.4、穿宽1、郭厚0.1厘米,重2.3克。
七、东汉剪轮五铢 共109枚。这些五铢从其剪轮情况可以分为六型,由剪外郭开始直至剪得几乎只剩一个内郭方框。在六型钱币中除最末一型不见五铢字形外,其余五型或显全部,或显多半,或显一半,或显一小半,从其字形特点看均具有洛阳烧沟汉墓第三型第四型五铢二字特点,因此把这些五铢依其剪轮大小和剩多少分排为五型。第六型是在第五型剪轮无法剩字的情况下铸造的,尽管无字,但依其类推,它们应是五铢钱最滥铸的情况下产生的,有的甚至小到只有一个鹅眼般大小。楼兰由东汉至前凉,其间经历曹魏、西晋,这时期,见于史载的有东汉末董卓坏五铢,铸小钱〔4〕。曹魏文帝于黄初二年(221)废止五铢〔5〕,在明帝初年(227)又恢复了五铢钱的流通〔6〕,以后曹魏延用五铢旧钱而没有改变。西晋河西由前凉割据,都一直未铸新钱,主要使用汉、魏五铢旧钱,在这些旧钱中剪轮五铢当然居其最大多数。我们把楼兰出土的剪轮五铢按其特点分类排比,可以看出东汉以后钱币滥铸的大致脉络。洛阳烧沟汉墓报告认为:磨郭(即剪轮)和綖环(楼兰此次调查未见)钱,过去的钱币学家根据《宋书》及《魏书》的记载,认为是南北朝时期的货币,其实“磨郭钱的出现是在墓1037(建宁三年)之前,到建宁三年以后的数量增多起来”〔7〕。可见这种钱在东汉末期已经行用。楼兰发现的剪轮五铢当为曹魏、西晋沿用的东汉旧钱。
Ⅰ型 7枚。五字交叉两笔圆曲,铢字的金字头如三角形,朱字头圆折,朱字下笔也圆折,磨郭,钱径2.2—2.3、穿宽1—1.1、肉厚0.08厘米,重1.25克。楼兰城中采集1枚,钱径2.3、穿宽1厘米。楼兰城郊东北佛塔出土1枚,钱径2.3、穿宽1.1厘米。城郊东北佛塔出土又1枚,磨郭不规整,不太圆,钱径2.2、穿宽1厘米。
Ⅱ型 21枚。五铢二字磨去一小半,字形与Ⅰ型相同。铸造较粗糙,有的字形不显著。正面内郭不显,背面有的有内郭,有2枚外郭尚显一部分。钱径1.7—2.1、穿宽0.9—1、肉厚0.06—0.1厘米,重1—1.5克,楼兰城中采集1枚,钱径2.1、穿宽1、肉厚0.06厘米,重1.25克。楼兰城郊东北佛塔出土1枚,靠五字右边稍有一部分外郭,钱径1.9、穿宽0.9、肉厚0.1厘米,重1.5克。楼兰城中采集又1枚,钱径1.9、穿宽1、肉厚0.06厘米,重1.25克。城郊东北佛塔又1枚,钱径1.85、穿宽1、肉厚0.08厘米,重1克。城郊东北佛塔再1枚,背面有内郭,钱径1.8、穿宽1、肉厚0.08厘米,重1克。城郊东北佛塔另1枚,背面有内郭,钱径1.7、穿宽0.9、肉厚0.08厘米,重1.25克。(www.xing528.com)
Ⅲ型 16枚。五铢二字磨去一半,字形同Ⅰ型、有的字迹较模糊,正面均无内郭,有的背面有内郭,钱径1.55—1.7、穿宽0.9、一般肉厚在0.08—0.1厘米,有的肉薄如纸,重0.75—1.2克。楼兰城中采集1枚,背面有内郭,钱径1.7、穿宽0.9、肉厚0.1厘米,重1.2克。楼兰城郊东北佛塔出土1枚,钱径1.6、穿宽0.9、肉厚0.08厘米,重1克。楼兰城中采集1枚,剪凿不太圆,钱径1.6、穿宽0.9、肉厚0.08厘米,重0.75克。楼兰城郊西北出土1枚,钱径1.55、穿宽0.9厘米,肉薄如纸,重0.75克。
Ⅳ型 9枚。显现五字或铢字的一小部分。钱肉已磨去大部分,钱面有的有内郭,钱背均无郭,钱径1.4—1.5、穿宽0.8—1、肉厚0.08—0.1厘米,重0.6—1克。楼兰城中采集1枚,内郭显著,钱径1.5、穿宽0.9、肉厚0.08厘米,重1克。楼兰城中采集又1枚,钱径1.5、穿宽1、肉厚0.08厘米,重0.6克。楼兰城郊东北佛塔出土1枚,内郭显著,五铢二字几乎不见,钱径1.4、穿宽0.3、肉厚0.1厘米,重0.75克。
Ⅴ型 16枚。穿宽一般在0.8厘米,五字与铢字虽剪轮较多,但仍有一小部分。有的钱面显内郭,钱背均无郭。楼兰城中采集1枚,有内郭,钱径1.4、穿宽0.8、肉厚0.08厘米,重0.8克。楼兰城中采集又1枚,有内郭,钱径1.3、穿宽0.8、肉厚0.08厘米,重0.75克。
Ⅵ型 40枚。钱穿相对缩小,钱面也相对减小,均无文字,内郭与肉不分,大者钱径1.2、穿宽0.7厘米、重0.4克,小者钱径0.7、穿宽0.5厘米,重0.1克。按其缩小程度又可分为四式:
(1)式 15枚。楼兰城中采集1枚,钱径1.2、穿宽0.08厘米,重0.4克。
(2)式 13枚。楼兰城中采集1枚,穿较小而肉显得较宽,钱径1、穿宽0.55、肉厚0.1厘米,重0.3克。
(3)式 8枚。楼兰城中采集1枚,穿宽同(2)式,钱径比(2)式稍小,为0.9厘米,肉比(2)式要薄,为0.05厘米,重0.2克。
(4)式 4枚。楼兰城中采集1枚,小成鹅眼,钱径0.7、穿宽0.5厘米,厚约0.08厘米,重0.1克。
1906年斯坦因在楼兰遗址考察期间,也收集到了一些钱币,根据他在《西域》(Serindia)一书卷三LA(即楼兰城址)发现的钱币一览表统计共有199枚,其中五铢64枚,鹅眼钱52枚,货泉6枚,小泉直一1枚。他认为:从剪轮五铢到鹅眼钱,这种半辅助性钱币是不断减少的,这一过程开始的时间远比一些中国钱币学家称之为“鹅眼”钱的使用时代在南朝宋废帝期间(465)要早,至少可以上溯到东汉的最后一个皇帝献帝在位期间的189—220年〔8〕。1914年他再次来到LA遗址,又收集到钱币56枚,其中五铢和剪轮五铢32枚,鹅眼钱21枚,货泉3枚。他对这些剪轮五铢和鹅眼钱再次重申了他在1906年的观点。他说:“这一情况证实了我在《西域》—书中提出的论点,这些被经过大大减少的钱币作为半辅助性的流通货币,要比某些中国古钱币学家认为的要早。”〔9〕斯坦因的见解是值得重视的。
在楼兰古城我们还发现了贵霜时期的铜币1枚,出土于楼兰城中三间房西南民居附近,圆形无孔,直径2.7、厚0.3厘米,重16.3克。钱面背锈蚀比较严重,据日本富山大学教授小谷仲男先生研究,钱正面是一站立着的贵霜国王阎膏珍的像,背面铸有印度教中的湿婆神依着一头面朝右的驼背公牛像〔10〕。阎膏珍执政时期大约在公元2世纪的初期。钱币正面图案锈蚀比较严重,模糊不清。
此外,我们在楼兰考古调查期间,还在城东北郊发现墓地两处,一处出土五铢铜币2枚,一枚与满城汉墓一型相类,一枚与满城汉墓五铢二型相似。另一处出土了五铢钱币4枚,其中二枚与满城汉墓出土五铢钱比较,类似于一型。另二枚略似于二型〔11〕。以上墓葬中的6枚五铢,应属西汉武帝中后期五铢〔12〕。
(原载《新疆钱币通讯》1994年第41期,后《中国钱币》1995年第1期转载)
【注释】
〔1〕1991年8月由新疆钱币学会编撰的《新疆钱币》图册中收录了由我们收集的楼兰两汉钱币17枚,对这些钱币未作任何研究。
〔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洛阳烧沟汉墓》第十章“钱币”第215—229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满城汉墓发掘报告》“钱币”第207—212、331—333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6〕《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7〕《洛阳烧沟汉墓》第225—226页。
〔8〕斯坦因:《西域》(Serindia)卷一第385页,牛津英文版,1921年。
〔9〕斯坦因:《亚洲腹地》(Innermost Asia)卷一第217页,牛津英文版,1928年。
〔10〕小谷仲男:《关于在中国西域发现的贵霜硬币的一些想法》,1990年8月19日—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乌鲁木齐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提要22号。
〔11〕《满城汉墓发掘报告》第208—210页。
〔12〕《楼兰城郊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