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域历史与考古研究:杂释木简残损与考辨

西域历史与考古研究:杂释木简残损与考辨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一部分字句残损、文义难于理解,或字迹非常模糊、无法辨识的木简,归为杂释一类,计17件。在a面或b面的“义阳”二字之上,另有半个字,不识。图四木简1、2、8.器物类3、4、10、12.买卖类5、6、7、9、11、13、14.杂释类80LBT:049,长5.8、宽1、厚0.2厘米。80LBT:019a面字迹只残存三分之一,难以释读,b面字迹模糊不清。

一部分字句残损、文义难于理解,或字迹非常模糊、无法辨识的木简,归为杂释一类,计17件。

80LBT:041与80LBT:027。两面书写。

a面:〔〕义阳勅

b面:〔〕义阳字长脩(图五,1)

此两简经文化部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胡平生同志缀合,茬口完全一致。简T:041长16.8、宽0.3—1.5、厚0.4厘米;简T:027长8.2、宽0.7、厚0.4厘米。a面为行书,b面为楷书。在a面或b面的“义阳”二字之上,另有半个字,不识。

图四 木简

1、2、8.器物类(T:058、T1:1、T:059)3、4、10、12.买卖类(T:037、T:025、T:034、T:026)5、6、7、9、11、13、14.杂释类(T:002、T:005、T:052、T:049、T:046、T:054、T:057)

80LBT:049,长5.8、宽1、厚0.2厘米。

录召躭等〔…〕(图四,9)

80LBT:002,长7、宽1.1、厚0.2厘米,上下两端均被火烧残。

〔〕索当须〔〕(图四,5)

80LBT:005,长5.7、宽1.8、厚0.2—0.3厘米。

王(?)〔…〕(图四,6)

此简余上两横一竖,第三横稍显,均粗笔,顶头书写,以下残损。

80LBT:046,长6、宽1.5、厚0.3厘米。

〔〕〔〕〔〕〔…〕(图四,11)(www.xing528.com)

此简上下两端残损,在“”字上方两侧削有楔形缺口各一个,在缺口上用麻绳缠绕三转,“”字下有两个字,字迹不清。

80 LBT:052,长12.8、宽0.8—1、厚0.2厘米。两面书写。

a面:〔…〕虎木(?)言木(?)言

b面:〔〕杨海(图四,7a、7b)

80LBT:053,长7.3、宽0.4—0.7、厚0.6厘米。

〔〕宜假(?)右卒(图五,2)

80LBT:054,长4.5、宽1.4、厚0.2厘米。

〔〕不在〔〕(图四,13)

80LBT:057,长3.3、宽1.1、厚0.05厘米。

〔〕〔〕(图四,14)

此简是从原简上削下的薄片,只剩一个字的半边。

80LBT:029,长5.4、宽0.9、厚0.2厘米。

〔…〕〔〕〔〕当〔〕〔〕遇(图五,3)

80LBT:013(长15、宽1.2、厚0.3—0.5厘米)、80LBT:014(长7.8、宽1、厚0.2厘米)、80LBT:024(长4.7、宽1.3、厚0.1—0.2厘米)、80LBT:036(长5.1、宽1.3、厚0.2厘米)、80LBT:5(长17.7、宽1.1、厚0.3厘米)均字迹不清,无法辨认。

80LBT:019a面字迹只残存三分之一,难以释读,b面字迹模糊不清。长16.7、宽0.7—1,厚0.5厘米(图五,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