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前凉奉行的年号-西域历史与考古研究成果

前凉奉行的年号-西域历史与考古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拙作《探讨》《卖驼契》诸文,对前凉年号均作过讨论,并且指出:目前我国通行的中国历史纪年表,对前凉的年号编排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当时的敦煌与高昌一样均属前凉张氏管辖,敦煌出土咸安五年文物证实,高昌亦必奉行咸安年号。

前凉奉行的年号-西域历史与考古研究成果

拙作《探讨》《卖驼契》诸文,对前凉年号均作过讨论,并且指出:目前我国通行的中国历史纪年表,对前凉的年号编排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查其问题的来源,都是出自宋人王应麟所集的《玉海》一书,而《玉海》又是据宋龚颖《运历图》所载。而《运历图》早在宋代以前就已经散佚。自20世纪以来在新疆楼兰吐鲁番出土的考古资料,也一再证实了《运历图》《玉海》所编前凉永安、永元、太元、永乐、太始等年号确实是不可据信的。根据笔者研究:前凉自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失政以后,张氏据河西仍然奉行的建兴年号直至四十九年。据《晋书·张玄靓传》和《资治通鉴·晋纪》记载:升平五年(361)张玄靓以天锡为使持节、冠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辅政,十二月始改建兴四十九年奉升平年号。建兴四十九年当东晋穆帝升平五年,其年数仍依升平元年起算。那么前凉奉行升平年号有多少年?从1915年斯坦因在阿斯塔那古墓区掘获有“升平八年”木质墓表一方,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在阿斯塔那古墓区TAM39墓发掘出土有“升平十一年王念卖驼契”(详《卖驼契》考释)和《升平十四年残文书〔6〕得知,至少奉行到十四年(370)。

吴文说:“前凉自张寔至玄靓先后延续使用西晋建兴年号自五年至四十九年(317—361),因此哈喇和卓3号墓发现有建兴卅六年柩铭。”从上引拙作《探讨》等文看,吴文的见解与笔者甚同。吴文又说:“自玄靓至天锡,又续奉东晋升平年号自五年至二十年(361—376),故吐鲁番文书有升平十一年、十四年契券。这说明前凉始终领有高昌。”吴文所说“前凉始终领有高昌”固属史实,但绝不能以“自玄靓至天锡又续奉东晋升平年号自五年至二十年”为佐证。对此,笔者在《证补》一文中已作了讨论,但言犹未尽,这里再作些补充。

前引《升平十四年残文书》只能肯定前凉奉行升平年号到十四年(370),而十四年之后还奉行了多少年?升平之后是否还奉行过其他年号?都是值得探讨的。

前些时候读陈垣先生撰《中国佛教史籍概论》〔7〕,书中陈先生对唐释智升撰《开元释教录》特为推崇,他说:前凉张氏“从晋年号……优婆塞支施仑”“以咸安三年癸酉”,在凉州译经和《流沙坠简》“书建兴十八年”为证“知张氏迄骏之世,未尝建元”。笔者认为《开元释教录》只能告诉我们“从晋年号”,特别是具体告诉我们“咸安三年癸酉”。而晋的年号那么多,除了陈先生认为从建兴和咸安年号外,究竟还从了什么年号,我们便无从所知。(www.xing528.com)

1980年5月甘肃敦煌博物馆在该县县城东南9公里的佛爷庙湾发掘了3座古墓,其中M3墓西棺出土了3件陶器,陶器上均朱书“咸安五年十月癸酉朔姬令熊”等字样〔8〕。当时的敦煌与高昌一样均属前凉张氏管辖,敦煌出土咸安五年文物证实,高昌亦必奉行咸安年号。

但是咸安三年以前,升平十四年以后两个年号之间如何衔接?据《晋书·帝纪》卷八和卷九记载:太和六年(371)十一月癸卯,桓温废海西公,同月己酉立简文帝,改元咸安。又查《资治通鉴·晋记》二十五记载:该年十二月前凉“张天锡闻(前)秦有兼并之志,大惧……遣从事中郎韩博奉表送盟文,并献书于大司马(桓)温,期以明年夏会于上邽”。前凉奉行咸安大概就在这次献书之后。咸安,东晋只使用了两年,咸安二年(372)十一月晋孝武帝改元宁康。从《开元释教录》记载有咸安三年和佛爷庙湾出土有咸安五年说明,前凉奉行咸安大概是从咸安二年起至咸安六年止,咸安六年八月张天锡政权便被前秦灭亡,实际上奉行了五年(372—376)。因此吴文所称的“自玄靓至天锡,又续奉东晋升平年号自五年至二十年(361—376)”的见解是否值得重新考虑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