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戍堡建筑结构及堡内遗物详解

古戍堡建筑结构及堡内遗物详解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斯坦因认为ⅰ号院建筑不止一层,这些方孔是层楼建筑遗迹。图四古戍堡第一重北墙东端及东墙缺口第一重残存的西、北、东三面墙壁,都是采用两种方法建筑,结实浑厚,这里当是戍堡最重要的部分。他说苇笔与米兰古戍堡出土的一样,木骰与米兰出土的象牙垂饰相同。但他把这个数据用来推论和判断古戍堡的其他土块建筑部分,他说:“东南、东北的墙和内部建筑,以及V号院都是用土块建造的,土块为15×8×3.5寸。”

古戍堡建筑结构及堡内遗物详解

古戍堡平面由两个长方形组成,总面积1100平方米,以北墙作基线方位325度。建置分三重(图一),第一重、第二重在山脊上,东西相连;第三重紧依第一、第二重北面山坡,构成附属部分。斯坦因把第一重编号为ⅰ,第二重编号为ⅳ,第三重编号为Ⅴ。在第一重与第二重、第三重之间似有甬道相通,斯坦因把这块地方编号为ⅱ。

图一 麻札塔格古戍堡平面图

1.夯土夹红柳枝墙 2.土块墙 3.较低的生泥块墙 4.生泥块夹胡杨木墙 5.土块夹胡杨木墙 6.生泥块墙

古戍堡第一重分为南北二室。北室长7.5、宽7.3米,面积54.75平方米。1908年斯坦因测该室长、宽各20尺(参见《西域》卷3第32章,以下不注明出处者与此同)。每尺折0.305米,20尺为6.1米,则面积为37.21平方米,此数据不确。南室因岩基垮塌,只存北墙,北墙中部有门可通北室。斯坦因把南室编号为ⅲ。他在南室和北室中挖掘出大量的古藏文文书,后交由A.H.富兰克博士研究。他说这些文书反映了西藏人占领时期的情况,主要内容是短小的军事报告、要求和关于武器供应的陈述等。这些内容与米兰古戍堡(在今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泊西南)的古藏文文书大致相同,在本地区重要的军事要塞中都可以见到。

北室和南室的西墙至今保存完好。墙全长23米,墙顶面宽3米;其中主墙在东侧,宽2米,女墙在西侧,宽1米,系分别筑成。残存女墙有的高出主墙10—50厘米。女墙用麻札塔格古戍堡(从西向东摄图二)夯土夹红柳枝筑造,夯土层高10—30厘米,红柳枝中杂有不均匀的胡杨树木棒,木棒直径5—10厘米。女墙两端直接与南北两个墙台相接。墙台平面呈正方形。从保存完好的北端墙台测得高16米,分二十四层建筑,底部长宽各4.5米,顶部长宽各2.7米(图三)。斯坦因对主墙和女墙不加分辨,墙台底部和顶部未能区别,说都是由人工加工的湿泥夹红柳枝条构筑,墙台每边长16尺(折为4.88米),湿泥层高10寸(折为0.254米),显然与实际不合。笔者又从北端墙台下部观察,最底下的四至五层系用胶泥土团成略具方形的土疙瘩,再用湿泥叠砌而成,当是为了加固基础。主墙用土块垒砌,土块规格37×20×8厘米。在主墙的南北两端下部土块层中亦夹有胡杨树木棒,土块层高1—2米,木棒直径10—20厘米。从北室主墙东面测得墙残高3.7米。在距地基平面3米处横列一排方孔,孔宽10—15、高8—10厘米,孔间距20—25厘米。方孔上方约40厘米处,又有一横排密集的小圆孔,孔径5—8厘米。斯坦因认为ⅰ号院建筑不止一层,这些方孔是层楼建筑遗迹。笔者认为,小圆孔在上,方孔在下,相距很近,表明是屋顶大小檩子的孔洞痕迹。

图二 麻札塔格古戍堡(从西向东摄)

图三 古戍堡第一重西墙北端墙台北面

北室的北墙和东墙采取两种方法建造。北墙里壁用土块垒砌,厚1.5米;外壁用生泥块垒砌,厚2米,低于里壁。两壁结合,显示出二层台(图四)。东墙里壁亦用土块垒砌,壁厚与北墙相同;外壁用生泥块夹胡杨树木棒垒筑,壁厚1米,生泥块层约高50厘米,木棒直径4—8厘米。北墙和东墙里壁土块的规格与西墙主墙相同。东墙北端有一大缺口,可能是一个门。对照1908年斯坦因挖掘ⅰ号院的现场照片(《西域》卷3插图330),此缺口已被他从北室中挖出的碎土堵塞得高高的。在平面图上(《西域》卷3线图53),他把这里画成墙壁。如果是墙壁,则由第二重必须绕过东墙转入南室后方可进入北室,这种相通方法与常理相违。

图四 古戍堡第一重北墙东端及东墙缺口

第一重残存的西、北、东三面墙壁,都是采用两种方法建筑,结实浑厚,这里当是戍堡最重要的部分。斯坦因除了在南室和北室挖掘的古藏文文书外,在北室中还挖掘出土了苇笔、木骰。他说苇笔与米兰古戍堡出土的一样,木骰与米兰出土的象牙垂饰相同。又挖掘出土了木钥匙、乌龟形状的红陶碟。木钥匙与策勒东北夯达里克遗址出土的式样一致;龟形红陶碟式样奇特,碟在龟的背部。他还见到堆积达6尺(约1.8米)多高的烧焦木头和一个储藏坑,坑有6尺见方,深5.5尺(1.68米),坑口用木料作盖,盖上有活板。在坑中他没有找到遗物。这次我们在北室中采集到唐代“乾元重宝”铜钱一枚,钱径2.1、孔径0.6、厚0.1厘米,钱面字迹略显,有内外郭,背面素面无郭(图五,6)。(www.xing528.com)

图五 古戍堡出土唐代铜钱及龟兹铜钱

1—4、6.乾元重宝 5.大历元宝 7、8.龟兹铜钱

古戍堡第二重在第一重的东面,第二重的西墙就是第一重的东墙。其南墙与第一重南室一样,由于岩基垮塌今已无存。其东墙南端也已垮塌,残存部分长约9米。墙顶呈“人”字形,由地面至人字顶高3米,墙厚2.5米。土块垒砌,土块规格38×20×9厘米,与1908年斯坦因测的数据大致相合。但他把这个数据用来推论和判断古戍堡的其他土块建筑部分,他说:“东南、东北的墙和内部建筑,以及V号院都是用土块建造的,土块为15×8×3.5寸(即38.1×20.32×8.89厘米)。”我们看到,第一重与第三重的土块数据显然与此不合。

第二重的北墙用生泥块垒筑,墙厚3米,东西长11米,东端与东墙北端相接,西端有门与其他建筑相通。东墙至西墙距离约15米。斯坦因在考察Ⅳ号院时说:面积有50尺(15.25米)见方,是一堆建筑不太牢固的废墟,好像兵营一样;院中有大量烧焦了的木头,在已经倒塌了的南墙岩下150尺(45.75米)的斜坡上有大量的朽木,烧焦了的木头一定是在一次大火中烧毁的。在这个院中他还见到浅埋在地面的两个短颈大陶罐,其中大的高2.9尺(76.29厘米),腹径2.4尺(71.16厘米),罐口直径10寸(25.4厘米)。另一个稍小。它们是供储水用的。大陶罐中置有“乾元重宝”铜钱两枚。

在第一重北墙之北,似为甬道,宽约2米,长约13米,东西端与北面的第三重相通(图六),东端南面又与第二重相连。道北有一垛墙,用土块夹胡杨木棒筑成,如今十分残破,只可大致辨识,长约9米,宽约2米。斯坦因说:东北面狭长建筑为Ⅱ号院,长20尺(6.1米),宽6尺(1.83米)。对照他画的平面图,这是一间狭长的屋子,东面有隔墙,但从插图330和我们这次调查来看,并不存在东面的隔墙。他又说:其北墙已残破,通过北墙与V号院(即第三重)相连,用楼梯相通;V号院比要塞平均低20尺(即比第一重与第二重低6.1米)。对照斯坦因书中插图331,从甬道(?)中清除的废弃物和大量泥土都堆积在V号院内。我们这次调查时不见楼梯,是顺着第三重从这些堆积物登上第二重和第一重的。

图六 古戍堡甬道(?)与第三重的通道

在甬道(?)里斯坦因获得了五六本古藏文文书,这些文书的内容他没有介绍,还获得了骨梳残片、短颈鼓腹敞口陶罐。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一个用硬红土做成的坐佛浮雕模子。按照他的描述,佛坐在莲花上,手放在大腿之间,后面有囊和光环。模子的尺寸是3×2.875×1.875寸,即7.62×7.3×4.76厘米。在一个角落里他还挖掘到十来个很粗糙的陶碗,碗口直径约5寸(12.7厘米)。他说这些东西可能是供奉用的。由于佛教遗物的出现,他认为这座山在佛教时期就已成为圣地了。

第三重在山坡上,比第一、二重低6—7米,呈长方形,西端已超过第一重的西墙,墙长36米,空间面积为31.5×9平方米。斯坦因说这块空地有90尺(27.45米)长、29尺(8.845米)宽,数据不确。东面有门,是进入戍堡的主要门道(图七)。门宽2.5、门墙厚2.5、门墙高2.6米,全用土块垒筑。门分两重,土块墙上的门槽十分清晰。西墙和北墙亦用土块垒砌,高宽各2米,北墙西端有一大缺口,缺口外的山坡上覆盖着许多垃圾。紧靠缺口有灶一眼,灶门朝东,因曾经较高温度燃烧,灶壁上有琉璃状的烧结。超出第一重部分的南墙较薄,厚约1米,横长约3.3米。这一重所用土块规格为30×20×8厘米。

图七 古戍堡第三重东门

在第三重内的西部,我们见到堆积2—3米厚的牲畜饲料和粪便。可以辨认的饲料有苜蓿、麦草、芦苇糜子杆等,粪便有驼、马、羊等的。这块地方应是拴养牲口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