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域考古研究:婆罗迷文的传承与发展

西域考古研究:婆罗迷文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稍后的大乘佛教及其用婆罗迷文书写的佛经也应是随着大乘佛教的传播而流行开来的。凡此表明于阗文的产生与贵霜王朝的影响、佛教的传播、婆罗迷文的传入有着直接关系。语言学家经过考证认为这些地区的婆罗迷文字与于阗的婆罗迷文字有其相似之处,由此推断他们可能同出于一个语源。凡此说明贵霜帝国的强盛及其活动对婆罗迷文和佛教文化传入西域,无不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域考古研究:婆罗迷文的传承与发展

稍后的大乘佛教及其用婆罗迷文书写的佛经也应是随着大乘佛教的传播而流行开来的。在怯卢文和婆罗迷文传入于阗以前,于阗地区操的是一种没有书写形式的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于阗塞语。怯卢文和婆罗迷文传入后,于阗人结合本地语言特点,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将婆罗迷文字母用以书写于阗塞语,从而创造出了于阗本地文字——于阗文。凡此表明于阗文的产生与贵霜王朝的影响、佛教的传播、婆罗迷文的传入有着直接关系。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婆罗迷文是一种自左向右横着粘写的文字,月氏人的口语——吐火罗语就是借助这种文字书写的。19世纪末起,在新疆库车、焉耆和吐鲁番等地,发现了不少用婆罗迷字母书写的木简和剧本残页,过去学术界曾称为“吐火罗语”。语言学家经过考证认为这些地区的婆罗迷文字与于阗的婆罗迷文字有其相似之处,由此推断他们可能同出于一个语源。由于焉耆与库车的婆罗迷文存在着一些不同点,属于两种方言,所以学术界又把他们区分为吐火罗文A(焉耆语)和吐火罗文B(龟兹语)。同于阗地区一样,焉耆语与龟兹语的出现与佛教文化的东传有着密切的联系。(www.xing528.com)

龟兹为丝绸之路中道必经之地,西接门户疏勒,东邻焉耆,公元1世纪末贵霜曾出兵帮助班超平定疏勒、莎车等国的叛乱,莎车平定后,贵霜曾请求与东汉王朝结亲,被班超拒绝。于是发兵进袭班超,由于出师不利被迫向龟兹求援,结果又被班超的伏兵阻击,贵霜这次军事行动虽然失败了,但并未截制住它同西域各国的交往。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公元114年“疏勒王安国以舅臣盤有罪,徙于月氏,月氏王亲爱之”。此后安国死后,臣盤被贵霜派兵护送回疏勒当了国王。凡此说明贵霜帝国的强盛及其活动对婆罗迷文和佛教文化传入西域,无不起着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