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域地理特征与干旱风土带的研究成果

西域地理特征与干旱风土带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日的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疆,全境地势轮廓分明,主要有三列高大的山体,两个巨大的盆地,简括为“三山夹二盆”。盆地中部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第二大沙漠。南疆地势向东倾斜,盆地水系以罗布泊为最后归宿,四面海洋上的湿润气流皆不可达,所以降雨量异常稀少,形成了封闭型的内陆盆地,这种封闭型与次封闭型的内陆盆地,是新疆地理位置上的重要特征。这种地理特征使位于其上的人类文明彼此孤立,彼此分隔。

西域地理特征与干旱风土带的研究成果

今日的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疆,全境地势轮廓分明,主要有三列高大的山体,两个巨大的盆地,简括为“三山夹二盆”。以天山山地为中轴,分为南、北两疆,这是两个自然条件有明显差别的部分。天山山间有著名的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焉耆盆地、伊犁谷地等。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洼地海拔为-154米,是我国陆地的最低点。阿尔泰山地位于新疆北部中蒙边境,仅中段在我国境内,山间草场成带状分布,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好地方。新疆南部,为喀喇昆仑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山地和帕米尔高原环列,山势高峻,其中喀喇昆仑山的乔戈里峰位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边界上,是世界第二高峰,新疆地区的最高山峰。

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是大致呈三角形的准噶尔盆地,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盆地西部的阿拉山口、额尔齐斯河谷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盆地中部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第二大沙漠。盆地南缘为天山脚下的广阔冲积扇平原,平原为绿草茸茸的牧区草原,现已形成一些新的绿洲农庄

塔里木盆地是天山以南高大山原环绕的内陆盆地,仅东端有缺口与河西走廊相通,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连接中原的交通大道,也是新疆成为祖国版图的地理条件之一。盆地面积约有50多万平方公里,由于气候干燥,其中部形成了面积广达32万多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也是最干旱的沙漠。盆地边缘的冲积平原依靠高山雪水灌溉,成为农产富饶的绿洲。

在今新疆境内,无论山地或盆地,都是南疆高于北疆,北疆盆地向西倾斜,只西部有几处较低的山口,可受到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微弱影响,因此形成次封闭型的内陆盆地。南疆地势向东倾斜,盆地水系以罗布泊为最后归宿,四面海洋上的湿润气流皆不可达,所以降雨量异常稀少,形成了封闭型的内陆盆地,这种封闭型与次封闭型的内陆盆地,是新疆地理位置上的重要特征。这种地理特征使位于其上的人类文明彼此孤立,彼此分隔。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对其环境利用往往是对立的统一,无论是历史上的北疆游牧民族,还是南疆地区的农耕居民,他们在严酷的自然界面前,并没有被孤立分隔所阻难,与此相反他们与自然界作斗争,与盆地内外彼此交往,发展着一种开放型的人类文明。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日本学者松田寿男先生根据他的研究,对亚洲大陆的庞大躯体作了高度意念上的概括,区分为三个不同情况的风土带〔1〕(图一),在其干旱亚洲的风土带中又横亘着一条自西向东的分界线,新疆就处在这条分界线上的中心。我觉得松田先生的概括很形象,现移录如下,不过需作些补充和修正。

图一 三个风土带概念图(www.xing528.com)

①黑海②里海③咸海④天山山脉⑤万里长城⑥中国东北。

松田先生说,从大陆的东侧到南侧,伸展着受季风影响的湿润土地,即所谓的季风亚洲,又叫做湿润亚洲。中国中原地区、印度和东南亚地区都属于这个部分,它们的历史起源于平原和河谷的农耕生活或沿海地区的捕鱼兼农耕。在大陆北侧,仍然受到海洋气流的影响,在这里我们除掉极北部的冻土地带以外,大半个地区都被针叶林所覆盖,呈现出树海的情况,所以把这个风土带称之为亚湿润地带。在这个树海中生活的居民,主要以狩猎为基础。第三个风土带,则是差不多完全隔断了外部海洋湿气的少雨地带,它包括着亚洲大陆的中部和西部的干燥地区。在这里绵延着辽阔的沙漠和广袤的草原,而在沙漠中又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草原是游牧民族生活的舞台,与此相反绿洲则是定居农耕民族居住的场所。

在这个概念示意图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干旱亚洲风土带中,自西向东标有数码的横线,这条横线既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生活的分界线,又是他们之间相互连接的交往线,而西域即今新疆地区的天山山脉正处在这条横线的中心,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其主要干线也是沿着这条横线行进的。

图一提示我们:无论研究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接触、交往的历史,还是研究东方与西方经济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西域都处于极其重要的有如十字路口的中继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