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许多成功的讲话稿,都是把真挚的情感流露于字里行间,拉近与听者的距离,让人备感亲切、温暖和感动。习近平总书记常常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内心汹涌澎湃的家国情怀,体现平等、平易、平实的风格特点。比如,他号召:“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2]这段话直抒胸臆,真挚动人,亲和、温和、随和跃然纸上,在不经意中感化人、教育人和引导人。讲实话不讲空话,是对高校管理者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讲话者以诚恳的态度对待每一次讲话,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使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首先要以情感人。情是打开人们心扉的钥匙,人的情感都是共通的,只有设身处地地去设想听众的喜怒哀乐,真正把话讲到师生的心坎上,才能收到良好的语言交际效果。这就要求讲话者必须牢固确立“服务基层,服务师生”的理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师生,为了师生的一切”,话语坦荡,推心置腹。因此,讲话要善于借助情感的力量,去拨动听众的心弦,以声传情,注情于声,声情并茂。说话时要情感真挚,以情动情,情情相融,才能引起心灵的共鸣,赢得师生的理解与支持。(www.xing528.com)
其次要以理服人。一次成功的讲话,总要就有关的重要决策和重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上,从内因与外因的分析上,讲出一套可以启迪和说服人的道理来,摆出的事实要雄辩有力,阐述的道理要无懈可击,能发人深思、令人警醒、催人奋进。主讲人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并运用客观的、有力的论据以及最能有效地影响和说服听众的方式表达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