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在灾后恢复重建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周围,举全国之力,以对口援建方式,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科学规划,城乡统筹,以兼顾当前与注重长远相结合,以恢复民生与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白+黑”“5+2”的工作方法,三年任务国务院两年完成,灾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与工作环境,较之于灾前,普遍超越十年左右。中国力量所展现出来的中国速度,创造出了人类灾难史上的中国奇迹,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自强不息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虽经历过无数次磨难,但从未在困难中倒下。在这场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面前,中华儿女凭借着坚定的信念,沉着冷静地应对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各种挑战,用坚强和不屈书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壮丽史诗。事实证明,我们的党和国家,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是任何灾害和危难都压不倒的。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写在北川中学安置点黑板上的“多难兴邦”四个大字,无声地向世人诉说着中华民族在灾害和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坚不可摧的精神。(www.xing528.com)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爱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与风尚,仁爱精神是中华民族道德伦理的基准与标尺。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人性的真、善、美得到尽情释放,灾区无处不有爱,无处不感人。地震发生后,尽一切努力来挽救生命,一直是最强烈的呼声。在抗震救灾军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得以出现:灾后179 小时,汶川县映秀镇电厂职工马元江获救;灾后196小时,彭州市60岁老人王友琼获救;灾后216小时,金河电厂被困女工崔昌会获救……这些数字无不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弦,令人们魂牵梦绕、辗转难眠。在灾区,到处都体现着亲情、友情与爱情,到处都闪现着同舟共济、互助互爱、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光辉。一幕幕令人热泪盈眶的场景,一个个温暖心田的故事,都真实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人间大爱和中华民族战胜灾难的壮志雄心,也真正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