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控空调系统维修常用工具
在检修电控空调系统时,通常需要用到压力表、真空泵、维修阀、气体泄漏检测仪、转矩扳手、温度计等工具。
压力表及歧管总成如图6-22所示,可用于制冷系统抽真空、充注制冷剂、测量制冷系统压力以及故障诊断等。
图6-22 压力表及歧管总成
1—低压表(蓝) 2—高压表(红) 3—高压侧软管(红) 4—维修用软管 5—低压侧软管(蓝)
维修阀是为了便于检查和维修制冷系统故障而设置的。在压缩机缸盖上的制冷剂进、出口上各装有一个维修阀,其结构如图6-23所示。它主要由阀体和阀杆所组成,阀体上有三个通道,当电控空调系统正常工作时,阀杆旋至最右端位置(见图6-23a),此时阀杆将进、排气口封闭,压缩机与整个制冷系统形成密封回路,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制冷剂在系统内循环流动。
当阀杆处于最左端位置时,压缩机与制冷系统完全隔离(见图6-23b),在此位置时,可对压缩机进行拆卸维修。此时,绝不允许再起动电控空调系统,否则会造成压缩机的损坏。
当阀杆处于中间位置时,阀体上的三个通道1、2、3相互连通(见图6-23c),此时可对系统进行制冷剂排放、充注、抽真空及系统压力检查等。
气体泄漏检测仪用于检测制冷系统中的气体泄漏程度。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测漏仪,一种是卤化物喷灯式测漏仪,另一种是电子测漏仪。就性能而言,电子测漏仪比卤化物喷灯式测漏仪的检测精度高。
2.电控空调系统压力的检查
诊断电控空调系统故障时,将压力表总成连接到压缩机缸盖上的维修阀上,获得系统的高、低侧压力,然后根据压力显示情况进行检修,见表6-10。
图6-23 维修阀
1—系统软管接口 2—压力表接口 3—压缩机接口
表6-10 利用压力表诊断电控空调系统故障
(续)
(续)
3.排放制冷剂
在排放空气抽真空前必须先将系统中的制冷剂排放干净,否则,制冷剂被抽入真空泵将造成真空泵的损坏。制冷剂排放步骤:
①松开制冷剂管道上的气阀防护罩,用气阀开启器慢慢打开阀门,直至手指能感到气体流出,并能听到排气声(不得将气阀全部旋出,以免制冷剂排放过快,使压缩机和制冷系统内的冷冻机油一起压带出来)。排放需0.5h左右。排放完毕后,应立即关闭排放阀门,并旋上防护罩。
②短时间松开冷凝器上的螺管插头,泄放出残存气体,放完后立即将该插头小心旋紧。
③拆下压缩机传动带,以防无意中接通电源,造成制冷系统的损坏。
④在排放制冷剂时,应尽量利用专用回收装置对排放出来的制冷剂进行回收,以保护环境。
4.系统抽真空
①在制冷剂完全排放的情况下,将压力表总成高、低压软管连接到系统高、低压维修阀上,中间软管接到真空泵接口上。
②开动真空泵,打开歧管上的高、低压手动截止阀,使真空泵与制冷系统相通,观察真空表读数的变化。(www.xing528.com)
③真空泵开动5min左右,关闭歧管上的手动截止阀,停止抽真空,持续3~5min,观察真空表读数有无变化。
④真空表读数保持稳定,表明系统密封性良好,可继续抽真空工作,在达到最低真空读数后,再继续开动真空泵30min左右,关闭手动截止阀,停止抽真空工作。
前述观察时,若真空表读数有明显下降现象,则表明系统存在泄漏现象(密封不严)。此时,可再向系统中充入少量制冷剂,查出泄漏部位并予以修复,随后重新进行抽真空。
5.充注制冷剂
若压力表显示高、低压侧压力均过低,则表明制冷剂不足,应进行制冷剂充注。若系统中存有空气,则应先排放空气再充注制冷剂。向系统中充注制冷剂,常用以下三种方法:
(1)从系统低压侧注入液体制冷剂 把制冷剂储罐倒置,使液体制冷剂从低压侧注入系统中。在注入过程中,储罐内压力基本无变化,充注速度快,节省时间,但开机时液体制冷剂容易进入压缩机,造成压缩机的损坏。特别是约克两缸压缩机,对液体制冷剂很敏感(液体不可压缩),更不宜采用该方法充注。
(2)从系统高压侧注入液体制冷剂 如图6-24所示。
图6-24 高压侧注入液体制冷剂
1—制冷剂罐 2—接低压侧维修阀 3—接高压侧维修阀 4—高压手动阀 5—低压手动阀
该方法是利用压力表向系统高压侧注入液体制冷剂。注入时,若存在环境温度过高或系统堵塞等故障,则会发生系统高压反弹,引起制冷剂罐爆炸。因此,它必须在空调制冷系统无故障、发动机不转、环境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使用,而且充灌系统必须配备有高压反弹安全阀,以防不测。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在充注冷冻油、抽真空及检漏后,将压力表总成接入系统,关闭高、低压侧手动阀。
②将压力表的中间软管与一个制冷剂罐上的排出装置连接。
③顺时针扭动排出装置手柄,使制冷剂罐顶部刺一小孔,然后逆时针旋松手柄到底。
④拧松压力表中间软管插头,看到白色制冷剂气体外溢,并听到“嘶嘶”响声后,再拧紧软管插头(排除软管中的空气)。
⑤打开压力表总成高压侧的手动阀,将制冷剂罐倒立,使液态制冷剂由高压侧注入系统。
⑥从高压侧注入液态制冷剂一段时间后,制冷剂罐重量不再下降,而系统中的制冷剂还不足,此时可关闭高压侧手动阀,将制冷剂罐直立,起动发动机,接通制冷系统,打开低压侧手动阀,向系统低压侧充注气态制冷剂(为加快充注速度,可将制冷剂罐置于53℃以下的温水中)。
⑦充注结束后,拆下歧管压力表总成。
(3)从系统低压侧注入气体制冷剂 如图6-25所示,在发动机和电控空调制冷系统起动的状态下,通过压力表将气体制冷剂由低压侧注入系统中,效果很好,使用较为普遍。但在充注过程中,随着制冷剂的流出,储罐内的压力会逐渐降低,致使其充注时间较长。充注的具体程序如下:
①~④与从系统高压侧注入液体制冷剂相同。
⑤打开压力表总成低压侧手动阀,使制冷剂罐直立。
⑥起动发动机,接通制冷开关A/C,将鼓风机置于最高挡,靠压缩机的运转,使气体制冷剂由储液罐从低压侧注入制冷系统中。
⑦当第一罐制冷剂充完时,按上述步骤充注第二罐和第三罐,直至系统充满为止。充注完毕后,关闭压力表高、低压侧手动阀。
⑧让电控空调系统运行5~10min,使其稳定。此时,储液干燥器观察窗处应无气泡,高、低压表指示的压力值应符合要求。若运行时观察窗处仍有气泡存在,或压力表指示压力过低,则表明制冷剂注入量不足,应继续加注制冷剂;若系统压力过高,压缩机噪声增大,则可能是制冷剂注入量过多,应排出多余部分。
⑨制冷剂充注合适后,将维修阀杆旋至正常工作位置,拆除制冷剂加注装置。
图6-25 从系统低压侧注入气体制冷剂
1—制冷剂罐 2—注入阀 3—低压手动阀 4—中间注入软管螺母 5—高压手动阀 6—中间注入软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