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继承,也不会有进步。
正如上文所述:重点是创新,首先是继承。当前的重点是研究时代的挑战与需要,我们应该如何在已有基础上改进和创新等问题。但第一步是研究继承什么,如何继承。
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制极其重视系统总结已有课程教材建设的宝贵经验,坚持“继承,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以来,在教育部和国家教委的领导下编制了8套中小学通用教材。在长期的教材建设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有过许多深刻的教训。我们把分析和总结过去几十年教材编写经验和理论作为新教材编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就过去教材编写中常常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以便使义务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积累的基础上。”(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义务教育教材的研究与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如果没有对已有经验的继承,我们就可能不断地重复讨论早就讨论和实验过、并已取得重大进展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就可能又退回到许多年前的水平,甚至重走弯路。因此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也要以系统总结以往课程教材建设经验为前提和基础。
当然,应该深入思考“继承什么”“为什么要继承这些”。对已有的经验可以重新审视,重新评价,并不是已有的经验就一定是圣经。但是,这里必须首先注意两点:
第一,对于已有实践和经验,首先要知道,要了解,而且要全面深入地、系统完整地加以了解。因此,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编制者必须深入了解、分析与研究:上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在编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存在哪些争论,有几种不同的意见,最终是如何解决的,采纳了哪种意见或解决方法,为什么没有采纳别的意见或方法,等等。不能对此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否则是很难胜任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编制这一重要历史使命,很难保证作出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答卷的。
其次,对已有的实践和历史经验,不能想当然地评论,不能轻率地一概否定,必须采取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客观态度,采取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慎重地加以分析与判断。
经验2要对现行课程教材的实施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细致深入的实证研究。
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制者们,与其他学术机构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对原通用教材的使用情况和学校对课程教材改革的意见进行了调查。各学科调查组提交了学科调查报告和建议,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总结出了哪些是应该继承的,哪些是需要改进或改革的(为什么要对这些方面进行改革),以此作为学科课程和教材编制的一个重要依据。许多学科在进行这样的调查时,还特别注意研究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学生应该具有的基础知识。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也要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和论证“课程改革改什么”以及“为什么要改”的问题。改革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或根据,必须经过深思熟虑的充分论证。
经验3要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和分析我国的教育国情与教育背景,并以此为基础作出判断、评价和决策,编制出面向现代化实际与需要的课程教材。
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教育实践情境的特殊性,在某种办学和师资条件下可达成的教育目标、在某种教育情境中可行的教学设计,在另一种条件或情境中就无法达成或实现。因此,教育实践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认清自己所处实践情境的特殊性,因地因校因班制宜地、实事求是地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当下实践情境中最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课程教材的实践也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
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制者们注意分析和研究我国的教育国情(包括当前的教育质量、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等,及其一段时期内可能改进到的最高水平)和教育背景(当前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与发展需要,及一段时期内的远景展望),并以此基础编制课程教材。
如在当时不少地区的农村,尚有30%左右的儿童短期内尚不能顺利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根据这一实际,在课程计划中既把九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课程设置,又保证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的相对完整。(《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行)学习指导》,第51页)
如英语教学大纲的确定,既要考虑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对提高英语水平的急切要求,更要考虑到我国的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及短期内可能改善到什么程度。如果对英语水平(如词汇量)的要求超出了现有办学和师资近期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这个教学任务在实践中就是不可能达到的虚目标而落空。而且,英语的学习还有一个特点,一旦初学时由于教育质量不高而产生了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学习(如发音等),日后纠正起来相当困难,学了反而不如不学。1986年,国家教委委托华东师大组织了全国中学英语教学的调查和分析,对15个省市的139所中学的英语教学状况进行了调查。最终在必修课中,英语分两级水平,国家承认只要受完一级水平(即学习二年)考试及格者即为合格,确实不具备师资条件的,经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还可以不设外语。(《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行)学习指导》,第52页)因此,上一轮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符合当时中国的教育国情和教育背景,是实事求是的。
再如,1983年底至1986年3月,课程教材研究所数学室与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共同进行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需要的调查研究”,对各行业数学知识需用情况、高等院校各专业对中学数学知识需求情况、期刊中出现的数学知识等进行了调查和统计,以便弄清反映就业和升学、当前和以后发展对数学知识的需要,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大约5~10年)确定中小学以及各类中等学校的数学课程内容提供一个客观的依据。从1984年至1985年底,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内进行的“社会对中学物理知识需求情况”的调查,了解社会对物理知识的需求,为研究和改革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作了准备。(《义务教育教材的研究与实验》,第6页)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与十几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的、系统的“社需调查”不可或缺,否则就不可能敏锐和细致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就不可能编制出真正满足当今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教材。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要认真研究十几年后的今天这个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需要,认真调查今天的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等教育现实状况。同时,对未来社会中国可预期的变化和需求,尤其是对教育自身状况和教育外部环境(教育背景)的情况作出预测,以此为新一轮课程教材编制的基础。
时代在变,历史条件在变,课程教材当然要变。但无论程度变化多大,改革步子多大,每套课程教材均为它所处的那个时代服务,这一点没有变,也不会变。
无论是回答“课程改革改什么”“为什么改”的问题,还是回答“传统和经验继承什么”“为什么继承”的问题,都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的脉搏,看准时代的潮流,弘扬时代的精神。而这就要首先深入调查和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实际状况、进步趋势和发展要求。知道了(1)“我们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时代的特征),(2)“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时代的需要),(3)“我们这个时代将朝什么方向发展”(时代的未来、方向),(4)“我们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新的优越条件”(时代发展的基础、条件),我们才可能进一步真正知道:“我们如何才能为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的未来做好准备”。
改革什么,继承什么,由时代说了算。是时代,决定了改革与继承的脚步。时代,才是真正的衡量、判断与决定“改革与继承”的标准和准绳。无论是改革什么或继承什么,都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都是为了我们这个时代——为了满足我们所处时代的需要,为了促进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为了为我们时代的未来做好准备。
说得更本质一些,改革什么,继承什么,都是由于、都是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如果问为什么要改革这些,为什么要继承那些,那都是因为属于这个时代的我们,都是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我们——为了满足属于这个时代我们的需要,为了促进属于这个时代我们的进步和发展,为了促进属于这个时代的我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了属于未来时代里我们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讨论改革什么,继承什么,为什么这么改,为什么继承这些,务必要面向时代,面向未来,面向属于这个时代和属于未来时代的人们。“一切为了学生。”
经验4要对我国港澳台地区及国外(不仅仅是发达国家)课程教材的现状及改革进行全面的具体分析和研究,放眼全球,面向世界,编制课程教材。(www.xing528.com)
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注重对国外教材和港台地区教材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这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英、美、日、俄等国及港台地区的课程教材从内容到形式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二是利用世界银行的教材建设项目的贷款和其他合作项目,对欧美和亚太地区国家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的课程教材情况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获得感性认识。人民教育出版社历来重视对各发达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的新教材进行分析和研究。各学科教材编辑室把它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来进行,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课程教材改革的最新动向。为配合义务教育教材的编制,同时还进行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分析和研究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的课程教材的总体情况和各科课程教材的情况。这些分析、研究和考察活动,一方面使我们直接了解国外和港台地区课程教材研究和编制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们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及时调整我们的编制工作。(《义务教育教材的研究与实验》,第7页)
当然,研究世界各地的课程教材,最终的研究目的是为研究和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提供参考。从研究方法论上说,不仅要看其课程教材是怎样的,更要分析为什么是这样的,其经济基础、文化传统和历史方面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同时,认真调查研究和弄清我们自己特有的经济现实、文化和历史传统。这样,在分析与借鉴时才会比较科学客观,比较实事求是,不致出现过分强调特殊性或过分夸大一般性,盲目模仿、全盘照搬或简单排斥、闭门造车等偏差。
经验5要关注并深入研究和吸取教育理论界(尤其是课程理论界)、心理学界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同时注意研究和吸取教育教学实践和实验中的新观念、新成果,以先进的理念为支撑,编制出面向未来的课程教材。
为了使课程理论的研究和教材编写更好地结合起来,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编制者们对一些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和课程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不仅研究其理论的构架,而且考察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编写出来的教材的实际运行状况。
例如,对学科结构主义这样一种影响很大的思想,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恰当地吸收了其中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有用的东西,指导教材编写。各学科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也注意研究与本学科联系紧密的特定教育教学理论,突出教材设计的学科特性。再如,小学自然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研究了美国学者兰本达等倡导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即通过对自然界事物的观察、描述、互相交流感受和解释,在思想上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模型,然后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之间的联系,形成对自然界的有序的理解。(《义务教育教材的研究与实验》,第8页)
要使课程教材编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一个重要的步骤是要充分发掘和利用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成果,把那些被实践证明对学校教学有积极促进意义的内容转化到新的课程教材之中。
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理论指导的实验和实践,往往能够敏锐地反映课程教材改革与实施中的问题。课程教材编制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使这些有价值的实践经验通过课程教材得到广泛的推广,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注意吸收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经验,建立了以训练为主线的体系,并吸取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改经验,充分发挥了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功能,从发展语言入手进行编排,在发展语言的过程中识字,改变了原来低年级教材从识字入手的编排方式。(《义务教育教材的研究与实验》,第8页)
近十年来,实践界与理论界又产生了大量新的实验与研究成果,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编制工作中要认真加以研究、分析和吸取。
经验6课程教材在正式推行前,要经过不断的科学实验,足够规模且具代表性(不能仅局限于部分经济发达城市或地区)的充分试验,在此基础上不断修订和完善,然后才在全国推广。
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从1986年酝酿,经历了充分的大规模的试验,到1992年才正式通过并在全国推广。
从1990年秋季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在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部分学校进行义务教育教材实验和评价活动。进行两种学制新教材实验的教材共包括小学和初中的24个学科。初中各学科的教材实验和评价已经完成,小学教材实验和评价也将于1996年结束。据实验第一年的统计资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确定的参加这次实验的学校、教学班和学生数目如下:实验六三制教材的小学1990所,3300个教学班,163000名学生;初中460所,1700个教学班,109300名学生。实验五四制教材的小学400所,850个教学班,51000名学生;初中40所,200个教学班,10000名学生。共计小学一年级学生约21万人,初中一年级学生约12万人。从1991年2月到1994年7月先后在北京、福州、海口、长沙、兰州、吉林召开了6次全国性的教材实验工作会议,交流和总结教材实验工作的经验,及时研究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交换意见,明确任务,相互学习和推动,使实验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较大的成效。
这次义务教育教材实验就其范围、规模、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而言,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也是罕见的。我们对这次大范围的教材实验和评价活动从内容、方法、过程和理论等几个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义务教育教材的研究与实验》,第4、21页)
在试验过程中,各学科教材编写人员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认真编制考查和测试试卷。不仅通过统计学上的大量问卷进行面上的调查,而且反复地进行充分细致的听课、座谈、个别访谈、书面联系等,使试验评价更加深入持久。而且,不仅对校长、教研员、教师等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调查,而且还对学生评价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编制者们汇总和分析实验数据,认真梳理、研究、参考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在试验中不断进行加工修改,使课程教材的质量进一步不断提高。
如小学语文的课程教材编制者们在教材试验中,在五年制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结合考查学生写回信的能力,向学生进行了调查。在测试卷上,给学生写了一封信,并请他们给编者写一封回信,说说在刚刚学过的第七册课本中,喜欢哪些课文,为什么喜欢;不喜欢哪些课文,为什么不喜欢,觉得教材中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在样本班教师的配合下,对1479封学生回信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了解到不少学生的看法和想法。许多学生还对课文中的插图、练习题的形式及难易等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义务教育教材的研究与实验》,第89页)
实际上,在全国大规模课程教材实验之前,编制者们就已广泛开展了大量不同层次和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实验活动。
例如,小学数学从1984年就开始编写实验课本,对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全套教材应用题的编排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编者研究了国内外许多教法,在实验班进行了两轮实验,最后确定了比较恰当的编排方式,并加强直观演示,增加学生操作的内容,收到良好效果。小学社会在教材初稿编成以后,在景山学校进行了实验性的试教工作,根据试教情况对教材加以改进,再形成正式的试验教材。
这里,要注意科学对待理论、经验、实验(包括试验)在课程教材实践中的地位、价值和意义,对课程理论的强调和重视固然需要,但经验和实验在课程教材编制中的价值不能忽视。
课程教材实践的重要特性是其情境性、复杂性和细致性。一方面,许许多多的具体课程问题课程理论界由于发展水平、成熟度有待提高,尚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因此,我国应加在对理论研究尤其是有实在意义的、非空对空的理论研究的投入,尽快提高其水平);加之课程理论界有待进一步加强联系实际(课程研究要走进现实课堂,走进具体学科,走进时代生活),当前我国课程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力度仍然有限。另一方面,具体实践情境中的课程问题也是一般课程理论难以关注的问题,课程论往往更着眼于课程实践中的一般规律,或指出几种不同的流派或理论,而具体到一个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课程问题如何解决,则只能由其实践者自己根据具体情况,借鉴以前的经验和他人的实践,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实践来加以把握和取舍。而且,理论来源于实践(包括实验),课程理论也是从前人、他人和世界各地的历史和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产生的新问题往往需要实践者进行创新性的探索与实验,从理论中有时难以找到现成答案。
因此,实践固然需要理论的指导与支撑,但经验和实验在课程教材的具体实践中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意义,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全面地讲,“经验”“理论”和“实验”是课程教材实践的三大支撑体系、三大支柱,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不可能建成最稳定的结构来作为支撑课程教材实践的基础。
当然,尊重和参考已有的经验,并不是说必须沿着传统和老路子往下走——经验不是圣经,经验也有待发展——只凭借经验,易走向经验主义。而且只有对已有经验加以科学系统的系统总结和去粗取精的深入分析、辨别和加工,使之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理论化(theorization)、科学化,才能使之更明晰、更一致,从而更自觉地进一步指导新的实践活动。而理论往往也正是在对已有经验的总结中产生,或产生于创造性的实验。因为理论是千百年来无数先辈实践和实验的总结,实践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往往趋于盲目,总是停留在一个低水平上。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是绝对的,指令性的——理论也不是圣经,理论也需要发展——只凭借理论,易走向教条主义。经验和理论在课程教材编制中的价值最终都必须经由实验(包括试验)等一系列全面系统的新时代的实践来加以检验。但是,如果没有经验和理论的支撑,实验的设计也就无法开展,实验的结果也无法得到科学的分析与说明。因此,不仅三者是课程教材实践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三者之间也具有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相辅相成关系。
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注意总结和吸取已有的成功经验,关注相关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并特别强调实验和试验,辩证地处理了经验、理论与实验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