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充官话方言词表-南充方言

南充官话方言词表-南充方言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表共收录南充方言中的3036条词语,收词范围如下:一是南充方言至今仍在使用的独特的词语;二是与普通话同形不同义的词语;三是已被普通话吸收,但能从南充方言查到词源的词语;四是部分与普通话词义相同的方音词。本表按南充方言读音的音序排列,不按传统分类排列,以便检索。④ 南部县方言说。④ 又写成 “大大”,南部县方言、阆中市方言说。

南充官话方言词表-南充方言

本表共收录南充方言中的3036条词语,收词范围如下:

一是南充方言至今仍在使用的独特的词语;

二是与普通话同形不同义的词语;

三是已被普通话吸收,但能从南充方言查到词源的词语;

四是部分与普通话词义相同的方音词。

需补充说明的是:

(1)本表所收词条是与普通话有差异者。

(2)本表按南充方言读音的音序排列,不按传统分类排列,以便检索。先注明收词总数,以方言注音排序,同一个汉字在一起,再按音序排列。

(3)本表所收各词条先标序号,再写出汉字,然后标出方言读音与国际音标,词形有差异者添加脚注说明,词义与普通话有差别的作解释,简明释义后附加例句,以便读者理解。

(4)本表采用汉语拼音 (有音无字或暂未确定何字者,以拼音和同音字表示),一般不采用给文字加注 “直音”(如 “脬音胞”“溺读如尿”等)。

字母收词数量见下表:

续表1

◎B

本字母共收录227条词语。

① 又写成 “巴壁”。

② 也有读bāsí的。

续表1

① 又写成 “把凭”。

续表2

① 又读成bàjiócài。

② 又读成běifēr。

③ 又读成béhósì。该字又写成 “白火石”,字面意思是没有用的打火石

④ 又写成 “㧳”,《正字通·手部》:“㧳,俗字,旧注派上声,训分开,音义与摆二字近。”清代张慎仪 《蜀方言·凡例》:“俗语如谈天曰㧳龙门阵。”

续表3

① 又写成 “蚌壳”,“扳”是 “蚌”的音变,后鼻音变前鼻音。

② 又写成“扳”“”等。

续表4

① 《方言》卷十:“拌,弃也。楚凡挥弃物谓之拌。”“拌”的 “舍弃”“豁出”义又记音作 “潘”。《广韵·缓韵》:“拌,弃也。又音潘。”如 《敦煌变文校注·维摩诘经讲经文 (一)》:“赎香钱减两三文,买笑银潘七八挺。”《校注》:“潘,当读作 ‘拌’。《方言》卷一:‘楚人凡挥弃物,谓之拌。’字又作‘’。《广韵·桓韵》:‘拌,弃也。俗作。’”

② 俗写成 “扮灯”“办灯”。

③ 傅崇榘等 《成都通览·童谣》:“南瓜跘得稀巴滥,娃娃跘得喊妈妈。”

④ 又写成“扮姑姑宴儿”。

⑤ 又写成 “办交结”。

续表5

① 又读成bànké。

② 又写成 “棒”“膀”等。

③ 又写成 “苞谷”。

④ 又写成 “保肋”。

续表6

① 又写成 “菢”。

仪陇县方言说。

③ 又写成 “暴蔫子”。

④ 又写成 “暴活子”。

续表7

① 又说成“王”,读音为wáng cuǎcuǎ。

② “背”实际上是 “臂”字的音变,南充方言 “备”又读成 “臂”,如 “刘备”读成 “刘臂”。

续表8

① 蓬安县方言说。

② 又写成“捹”“”“倴”,《说文·巾部》:“,以囊盛谷,大满而裂也。”又写成“绷”,《昭通方言疏证》:“今昭人言如奔,或绷,曰 ‘绷破了’或 ‘奔裂了’。”

③ 又写成 “笔陡”,不论是 “壁”还是 “笔”,都是形容陡峭的程度。

续表9

① 又写成“偏花儿”。

② 又写成 “编派”。

③ 阆中市方言说。

④ 又写成 “匾挑”。

⑤ 又写成 “骉”“飇”“飙”“骠”“儦”等。

续表10

① 俗写成 “别”,南充方言说 “别火炮”“油别得很高”“豌豆在锅头到处别”。

② 俗写成 “冰”“迸”。

③ 俗写成 “冰口”。

④ 又写成 “玻丝”“蟖”等。

续表11

① 又写成 “簸罗货”“簸落货”。

② 又写成 “绷”。

③ 又写成“”“睬”“”。

④ 南部县方言说。

⑤ 又读成búdábé。

续表12

① 又写成 “不尔”。

② 又写成 “不尔识”。

③ 又写成 “不感貌”。

续表13

① 又写成 “不象”。

续表14

① 又写成 “不杂得”。

◎C

本字母共收录185条词语。

② 又写成 “叉”“蹅”“”。

③ 又写成 “叉把”“叉巴”。

续表1

① 该字也可以颠倒上下,写成 “㕦”,意思不变。俗写成 “叉”“查”等。

② 又写成 “踩怪叫”。

营山县方言说。

④ 又写成 “摌”。

续表2

① 多读成儿化音,写“藏猫儿”。

② 又写成 “超”。

续表3

① 又读成cāogō。

② 又写成 “”。

③ 又写成 “臑头肉”。

④ 又写成 “造”“”。

续表4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阆中市方言说。

③ 又写成 “扯不称透”。

续表5

① 又写成“扯嗝蛋儿”。

② 又写成 “扯怪叫”。

③ 又写成 “扯霍闪”。

④ 又写成“扯谎坝儿”,民间说法,因为旧时生意人摆摊销售货物或者艺人卖艺多在露天坝子进行,多说大话,并不说实话,所以代指说谎的人。

⑤ 又写成 “扯谎捏白”。

续表6

① 一种扑克游戏,每人发五张牌,其中三张必须能够加起来等于十或者二十,剩下两张牌的和大者就获胜。其中两张牌的和为十分最大,如果是五和五相加,则称铜锤,就是最大牌。超过十分则计算零头。

② 又写成 “扯扑汗”“扯扑鼾”等。

③ 又写成 “伸抖”。

续表7

① 又写成 “称花”。

② 又写成 “呻唤”。

③ 又写成 “”。

④ 又写成 “揿”“”“撑”。

⑤ 又写成 “”。

⑥ 又写成 “吃嘎咯”“吃嘎啰”等。

续表8

① 又写成 “吃抹合”。

② 又写成 “侈”“跐”等。

续表9

① 又写成 “慈菇”“慈菰”“茨菰”。

② 又写成 “搓磨”“挫磨”。

③ 又写成 “拙”。

④ 又写成 “戳箕”“戳机”。

续表10

① 又写成 “宠”。

② 又写成 “祸”。

③ 又写成 “充军”。

④ 又写成 “充壳子”。

⑤ 又写成 “凑合”。

⑥ 又写成 “抽尿”。

续表11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又写成 “杵”。

③ 阆中市方言说。

④ 又写成 “铲铲”。

续表12

① 又写成 “趱趱连天”“连天”“穿穿连天”“蹿蹿连天”。

② 阆中市方言说。

③ 又写成 “船驾长”。

④ 又写成 “闯便”“撞半”“撞便”等。

续表13

① 又写成 “搥”“槌”“椎”等。

◎D

本字母共收录269条词语。

② 又写成 “搭白”。

③ 又读成dábé。

④ 又写成 “大大”,南部县方言、阆中市方言说。

⑤ 又写成 “挞”“达”“搭”。

⑥ 又写成 “挞”。

续表1

① 又写成 “打饱膈”。

续表2

① 又写成 “打能能”,又读成dǎlēnlēn。

② 又写成 “打锭子”“打定子”。

续表3

① 仪陇县方言说。

② 又写成 “打逛子”。

③ 又写成 “打喝害”“打喝嗨”。

④ 又写成 “打假差”。

续表4

① 又写成 “打浑吞”。

② 又写成 “打滥仗”。

续表5

① 又写成 “打诺诺”。

② 俗写成 “打没头”“打弥头”“打氼头”“打迷头”。

③ 阆中市方言说。

④ 又写成 “打飘飘”。

⑤ 又写成 “打平火”“打瓶伙”“打平和”。

⑥ 又写成 “打扑鼾”。

续表6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又写成 “打水撇”。

③ 又写成 “打璇璇”。

续表7

① 又写成 “打挣”。

续表8

① 大生风俗,一般是满五十、六十、七十等整数生日,一般男做九,女做十。男做九,意味长长久久;女做十,意味实实在在或者十全十美。

② “今天”后依次说 “明天”“后天”“大后天”“外天”“大外天”,则 “大外天”是当天后的第五天。个别地方 “今天”后依次说 “明天”“后天”“外天”“大外天”,则 “大外天”是当天后的第四天。

③ 又写成 “大嘴老鸹”。

续表9

① 又写成 “待”。

② 又写成 “带欛子”。

③ 又写成 “戴头”。

④ 俗写为 “当当”“党党”“荡荡”等。

⑤ 仪陇县方言说。

续表10

① 又写成 “倒茧”“倒肷”。

② 又写成 “敦”。

③ 又写成 “墩独”。

续表11

① 又写成 “滴点”。

② 又说成 “顶肋巴骨”“抵背脊骨”“抵脊疤骨”等。

③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12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又读成dìwér。

③ 又写成 “”。

④ 又写成 “颠东”。

⑤ 又写成 “颠子”。

续表13

① 营山县方言说。

续表14

① 又写成 “锭子”“掟子”“腚子”。

② 又写成 “戳”“剟”“揣”“夺”“挆”等。

③ 又写成 “夺客”“挆客”等。

④ 又写成 “堕”“跺”。

⑤ 阆中市方言说。

⑥ 又写成 “咚”“东”“懂”等。

⑦ 营山县方言说。

续表15

① 又写成 “动脏”。

② 又写成 “”,将东西放进液体后又迅速取出。

③ 又写成 “祸”。

④ 仪陇县方言说。

⑤ 又写成 “冻包”。

⑥ 又写成 “逗”。

⑦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16

① 又写成 “都是”。

② 又写成 “斗硬”。

③ 又写成 “焯”。

④ 俗写成“肚鸡眼儿”。

⑤ 又写成 “短”。

续表17

① 又写成 “敦”“撴”。

② 阆中市方言说。

◎E

本字母共收录42条词语。

③ 又读成bànké。

续表1

①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2

① 又读成érqiàngérqiàng。

② 阆中市方言说。

③ 又写成 “耳使”。

④ 又写成 “尔”。

◎F

本字母共收录66条词语。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又写成 “翻梢”。

③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1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阆中市方言说。

③ 又写成 “飞”。

续表2

① 又写成 “疯儿动”。

②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3

① 又写成 “浮炭”“腐炭”“桴炭”“烰炭”。

② 阆中市方言说。

③ 又写成 “拂”。

◎G

本字母共收录194条词语。

④ 又读成kākā。

⑤ 又写成 “嘎嘎”。

续表1

① 又写成 “阶檐”“阶沿”“街檐”。

② 又写成 “”,俗写成 “改”。

③ 南部县方言说。

④ 又写成 “肝筋火旺”。

续表2

① 仪陇县方言说。

② 营山县方言说。

③ 阆中市方言说。

④ 又写成 “感貌”。

续表3

续表4

① 又读成gédōu。

② 又写成 “疙兜”“疙蔸”。

③ 又写成 “合孽”。

续表5

① 又写成 “鲠”。

② 又写成 “合事”。

③ 又写成 “合事不得人”。

④ 营山县方言说。

⑤ 又写成 “锅魁”。

续表6

① 又写成 “菓木子”。

② 又写成 “过挑过选”。

③ 营山县方言说。

续表7

① 俗写成 “拱”。

② 又写成 “沟墩子”。

③ 又写成 “钩子”“勾子”。

④ 又写成 “苟”,又读为giǒu。

⑤ 营山县方言说。

⑥ 普通话称父亲的姐妹为姑母。《前汉书平话》卷下:“田子春起坐便谢,引奉郎来拜姑夫、姑姑。”清代俞樾 《茶香室丛钞·姑姑》: “今侄呼其姑曰姑姑。宋人已有此称。”南充方言可以简称“姑”,并加排行序号,如称大姑、二姑、三姑、幺姑等。

⑦ 南部县方言说。《儒林外史》第二八回:“这舍亲姓鲍,是我的贱内的姑爷,是小弟的姑丈人。”南充方言可以加排行序号,如称大姑爷、二姑爷、三姑爷、幺姑爷等,或者加上姑爷的姓氏,称为张姑爷、王姑爷、白姑爷等。

⑧ 又写成 “锯”“跍”“估”“孤”。俗写成 “”“姑”。

续表8

① 龙蟠方言说,其他地方未见。

② 又写成 “鼓捣”“鼓到”等。

③ 又写成 “瓜迷日眼”,说 “瓜迷日眼的”等。

④ 又写成 “括毒”“姡毒”。

续表9

① 又写成 “诖”。

② 又写成 “怪物豆豆”。

续表10

① 又写成 “惯使”“惯肆”“惯侍”“惯试”“惯习”。

② 又写成 “光董董”。

续表11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阆中市方言说。

③ 仪陇县方言说。

④ 又写成 “鬼迷鬼眼”。

◎H

本字母共收177条词语

① 又写成 “”。

② 又写成“哈版儿”。

③ 又写成 “下下”,读音一样。

续表1

① 又写成 “哈脐咕”。

② 又读成hājíger。

续表2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又写成 “行市”。

③ 又写成 “号丧”。

④ 又写成 “蒿篙”“籇竿”。

⑤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3

续表4

① 又写成 “黑脸董嘴”“黑脸咚嘴”。

② 又写成 “嘿起”。

③ 又写成 “黑黢麻拱”。

④ 阆中市方言说。

⑤ 又写成 “喝”“豁”“呵”“诃”。

⑥ 又写成 “喝喝哄哄”。

续表5

① 又写成 “和二流”“和而流”。

续表6

① 营山县方言说。

② 又写成 “矐睒”“矆睒”“矆晱”“曤晱”“火闪”“火睒”。

③ 阆中市方言说。

④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7

① 又写成 “后驾长”。

② 仪陇、营山、西充等地说,南充城区不说。

③ 又写成 “画”“划”“撶”“”“”等。

续表8

① 西充县方言说。

续表9

① 仪陇县方言说。

② 又写成 “灰巴笼耸”。

③ 阆中市方言说。

④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10

① 又写成 “横”。

② 又写成 “横人”。

◎J

本字母共收录175条词语。

③ 又写成 “挤”。

续表1

① 一种儿童游戏,参与者身体都靠墙,用身体来挤出参与者,被挤出者为输者。

② 又写成“挤油渣儿”。

续表2

① 又写成 “驾长”。

② 又写成 “蹇巴郎”。

③ 又写成 “圿圿”。

续表3

① 又读成jiáwéibāgòu。

② 又写成 “假巴意思”。

续表4

① 西充县方言、龙蟠方言说。

②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镇方言也说。

续表5

① 儿化后读如“将门儿”或“将妹儿”“江猫儿”。

② 又写成 “姜疤”。

③ 俗写成 “狡”“嚼”。

续表6

① 又写成 “绞脑壳”。

② 又写成“绞毛头儿”。

③ 又写成 “矜佑”。

④ 又写成 “筋陡”“觔斗”。

⑤ 又写成 “斤斤吊吊”。

续表7

① 又写成 “金宝卵”。

② 又写成 “尽”。

③ 又写成 “尽倒”。

续表8

① 又写成 “脚骭”。

② 又写成 “丩丩”。

续表9

① 又写成 “糺”“㩆”“就”“丩”“㧃”“揪”。

② 妻子的兄弟 (包括堂兄弟)称 “舅老倌”,即 “舅子”之意。李劼人 《大波》:“原来要当舅老倌,坐上八位了。”林文询 《锅铲 “嘡”地一响》:“他的舅老倌耷起脑袋缩在灶头边。”四川重庆、南充等地,均有此说。对妻子兄弟的配偶称 “舅母子”,即舅子的妻子。这在四川成都、邛崃等地均有此说。

③ 又写成 “”。

④ 又写成 “啹”。

⑤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10

① 又写成 “蜷”。

② 又写成 “掘”“攫”“吷”“撅”“决”。

③ 营山县方言说。

◎K

本字母共收录96条词语。

④ 又写成 “咔咔”“垰垰”,读音又读成qiāqiā。

⑤ 又读成kākāgógó。

续表1

① 又写成 “侃切”。

续表2

① 又写成 “看笑手”。

② 又写成 “亢”“抗”“伉”“㝩”“䆲”。

续表3

① 又写成 “考考”“靠靠”等。

② 阆中市方言说。

③ 南部县方言说。

④ 又写成 “磕膝头”“克膝头”。

⑤ 又写成“克妈”“克妈儿”“客妈儿”。

续表4

① 又读成késuì。

② 俗写成 “孔”。这种饭先要煮稀饭,然后舀出沥干,然后上火蒸好烤干,因为有孔,所以称为“孔饭”,这种方法也称为 “孔”。

③ 又写成 “空捞捞”。

续表5

续表6

① 又写成 “框”“哐”。

◎L

本字母共收录257条词语。

②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1

① 又写成 “哪塌”“哪答”“哪搭”“哪榻”。

② 阆中市方言说。

③ 俗写成 “耐”。

④ 又写成 “癞格宝”“癞咯宝”。

续表2

① 营山县方言说。

② 南部县方言、仪陇县方言说。

③ 又写成 “滥”“㜮”。

续表3

① 又写成 “滥眼”。

② 又写成 “”,“躴躿”即身材高长的人。明代焦竑 《俗书刊误·俗用杂字》:“呼长人曰躴躿。”

③ 又写成 “浪凯”“浪块”等。

续表4

① 又写成 “捞尸口袋”“牢实口袋”等。(www.xing528.com)

续表5

① 又读成lǎolī。

② 又写成 “老己”。

续表6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又写成 “老鸦”“老雅”“老鸹”“老哇”“恼鸦”。

③ 仪陇县方言说。

续表7

① 又写成 “闹”“”。

② 又写成 “闹药”。

③ 又写成 “雷”“擂”“礧”“”“”“礌”。

④ 又写成 “轮轮”。

⑤ 又写成 “能”。

续表8

① 又写成“立壳桌”“立壳桌儿”。

② 又写成 “理扯火”。

③ 又写成 “理”“理抹”。

④ 又写成 “”“躧”。

续表9

① 又写成 “撵”“捻”“蹍”“趝”“搌”“蹨”“趁”。

②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10

① 又写成 “煷”。

② 又写成 “量识”“谅实”“量实”。

③ 又写成 “燎”“潦”。

④ 又写成 “辽叶”“寮叶”“簝叶”。

⑤ 南部县方言说。

⑥ 又写成 “缭自”。

⑦ 又写成 “尿胞”“尿包”“尿脬”。

续表11

① 又写成 “撩”“缭”。

② 又写成 “撩”。

③ 又写成 “捏转客”,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12

① 又写成 “流西西”。

② 营山县方言说。

③ 俗写成 “柳”。

④ 又写成 “蚴”“”“溜”。

⑤ 又写成 “蚴不动”“不动”“溜不动”。

⑥ 又写成 “螺”“锣”“臝”。

续表13

① 又写成“”。

② 又写成 “络耳胡”。

③ 营山县方言说。

④ 又写成 “謱謰”。

⑤ 又写成 “挪绵”,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14

① 又写成“骆侯儿”。

② 又写成 “农豁皮”。

③ 又写成 “搂不起”。

④ 又写成 “娄”。

续表15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又读成lǚmēr。

◎M

本字母共收录193条词语。

③ 阆中市方言说。

④ 营山县方言说。

⑤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1

① 又写成“麻麻鲊鲊”“麻麻”等。

② 又写成 “麻喳”“麻茶”“麻搽”“麻嗏”等。

③ 俗写成 “抹”。

④ 又写成 “脱”。

⑤ 又写成 “码到”“码倒”。

续表2

① 又写成 “马脸董嘴”。

② 又写成 “马凉谷”。

③ “马”字又写成 “”。

④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3

① 又写成 “慢仗”“慢帐”等。

② 又写成“”,它多是对小儿的语言或者是在儿童语言对话时使用。

③ 又写成 “莽”“”“”。

④ 营山县方言说。

⑤ 又写成 “毷氉”“眊矂”等。

⑥ 又写成“毛搭儿”“毛”等。

⑦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4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又写成 “茅山匠”,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5

① 又写成 “蠛蠛蚊”。

② 又写成 “蟆蚊”。

③ 又读成mówénr。

续表6

① 又写成 “闷”。

② 又写成“焖噔儿”。

③ 阆中市方言说。

④ 又写成 “梦憃”“儚蚛”“梦惷”。

续表7

① 又读成miē。

② 俗写成 “米格达”,阆中市方言说。

③ 又读成miēwar。

④ 又写成 “蔑蔑”。

⑤ 又写成 “”“没”“”“迷”。

⑥ 又读成miá。

续表8

① 又写成 “湎起”。

② 又写成 “瞄”。

③ 又读成mǐduàn。

续表9

① 又写成 “蜜甜”。

② 又写成 “摸索”“摸”“摩挱”。

续表10

① 表面意思是不要,但含有要、一定要的意思,带有祈使的味道。

② 又写成 “没得”。

续表11

① 又写成“磨磨”“”。

② 又写成 “没明堂”。

③ 又写成 “莫祥”“莫详”“没佯”“莫佯”。

④ 又写成 “穆人”。

⑤ 又写成 “木帚帚”。

◎ȵ

本字母共收录24条词语。

① 又读成ȵiānqiū。

续表1

◎NG

本字母共收录49条词语。

① 又写成 “捱刀的”。

② 又写成“挨立壳桌”“挨立壳桌儿”。

续表1

① 又写成 “捱千刀的”。

② 阆中市方言说。

③ 又写成 “碍口识羞”“碍口饰羞”。

续表2

① 又写成 “旰”。

② 又写成 “昂”。

③ 又写成 “傿”。“傿”即豫价,抬高价格。《说文·人部》:“傿,引为贾也。”段玉裁注:“引,犹张大之。贾者,今之 ‘价’字。引为价,所谓豫价也。”《后汉书·崔寔传》:“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万’”唐李贤注:“靳,固惜之也。靳,或作 ‘傿’。《说文》曰:‘傿,引为价也。’”

续表3

① 又写成 “隐”“稳”“瘾”“硬”“梗”“摁”“硌”。

② 又写成 “硬走”。

③ 又读成tiá。

◎O

本字母共收录30条词语。

④ 多指小孩大便。

续表1

① 又写成 “饿怂”。

② 又写成 “沤”。

③ 又写成 “拥”“㙲”“㨣”。

◎P

本字母共收录109条词语。

① 又写成“”“汃”“葩”“涂”“”。

② 又写成 “扒起来”。

③ 又写成“拍”“”“”。《正字通·手部》:“㧳,俗字,旧注派上声,训分开,音义与摆二字近。”

④ 俗写成 “盘”。

续表1

① 又写成 “膀臭”“膀丑”“膖丑”“膖臭”“膖殠”“臭”“滂臭”。

② 又写成 “髈”“䠙”。

续表2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又写成 “抷整”。

③ 又写成“”“”。

④ 又写成 “疲”,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3

① 又读成biá、biáng、piáng等。

② 又写成 “扁”。读音有多个,又读biǎ、biě或piě。

③ 又写成 “偏东雨”。

④ 又写成 “片”。

续表4

① 又写成 “撇”“撆”。

② “避”又写成 “逼”。

③ 又写成 “屁”。

④ 又写成 “孬”“敝”。

续表5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又写成 “颇”。

③ “砰”又写成“䭰”“”“”“”。

④ 又写成 “扑趴”。

续表6

① 又写成“铺”“”“”“潽”“瀑”。

② 又写成“”。

◎Q

本字母共收录92条词语。

③ 又写成“”。

④ 又写成“魌头”“头”。

⑤ 又写成 “七股八杂”。

续表1

① 又写成 “齐展展”。

续表2

① 又写成 “拤”。

② 又写成 “拤”。

③ 又写成“”“䠍”。

④ 俗写成 “欠”。

⑤ 又写成 “千烦”“迁翻”“牵翻”“签翻”。

续表3

① 又写成 “前驾长”。

② 又写成 “忺”。

③ 又写成 “翘”。

④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4

① 又写成 “蜐蚂子”。

② 仪陇县方言说。

续表5

① 又写成 “丘二”,都是 “兵”字的分拆写法。

② 阆中市方言说。

◎R

本字母共收录37条词语。

① 又写成 “䑋”。

② 又写成 “嚷”。

③ “日”又写成 “肏”,“日白”有多个读音,如ríbiá、rìbé等。

续表1

① 又写成 “绒”“茸”“容”。

续表2

① 又写成 “擩”“筎”“袽”“蕠”“䋈”“入”。

② 又写成 “挼”“撋”。

◎S

本字母共收录175条词语。

③ 又写成 “嗄喉咙”。

④ 又写成 “趿”“靸”。

⑤ 又写成“撒”“”。

续表1

① 又写成 “煞搁”“煞割”“煞角”。

② 又写成“舍”“”。

续表2

续表3

① 一般是正对大门的上方,以示主人和主宾的尊贵。

②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4

① 又写成 “骚籽籽”。

② 又写成 “晌午”“饷午”“少午”。

③ 又写成 “燥皮”“肇皮”“氉皮”。

④ 又写成“燥子”“子”“子”。

⑤ 又读sāibāofú。

续表5

① 又写成 “舍屋”。也与 “婆娘”连用,说成 “舍物婆娘”,意思不变。

② 实际上应该是 “是”字或者 “湿”字的变音。

③ 又写成 “舍”,实际上都应该是 “失”字的变音。

④ 又写成 “神浊浊”。

续表6

①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7

① 又写成 “趖”。

② 俗写成 “梭叶子”,实际上是 “苏姨子”的音变。

③ 又写成“”“耸”“搑”“”。

④ 又写成“”。

续表8

① 又写成 “收检”。

② 又说“手指甲”,读成sǒuzǐqiá[sou53tsɿ53tɕ‘i A21]。

③ 又写成 “殊谑”。

续表9

① 营山县方言说。

② 又写成 “讪谈子”“散谈子”“散谭子”“讪谭子”。

续表10

① 又写成 “碎娃儿”,即 “细娃儿”的音变。还可读成儿化音。

② 又读成suìlógáo。

③ 又读成sēnr。

◎T

本字母共收录109条词语。

① 又写成 “塌”。

② 又写成 “塌塌”。

③ 又写成 “踏屑”“踏削”“挞谑”。

④ 又写成 “夳”。

⑤ 又写成 “弹绷子”。

⑥ 阆中市方言说。

⑦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1

① 又写成 “汤到”。

② 阆中市方言说。

③ 又写成 “㗖”。

续表2

① 又写成 “讨闲”。

② 又写成 “震”。

③ 又读tiǎ。

续表3

① 又写成 “跳”。

② 又写成 “嬥”。

续表4

① 又写成“坨”“”。

② 营山县方言说。

③ 又写成 “妥”“亸”。

④ 又写成 “妥神”“亸神”。

⑤ 又写成 “筒”。

续表5

① 又写成 “抖”“敨”“㪗”。

② 又写成 “土钵”。

③ 又写成 “抟”。

④ 又写成 “推屎扒”。

◎W

本字母共收录77条词语。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又写成“挖”“搲”“”“㧚”。

③ 又写成“”。

④ “今天”后依次说 “明天”“后天”“大后天”“外天”,则 “外天”是当天后的第四天。个别地方 “今天”后依次说 “明天”“后天”“外天”,则 “外天”是当天后的第三天。

续表1

① 南部县方言、阆中市方言说。

② 阆中市方言说。

③ “今天”后依次说 “明天”“后天”“大后天”“外天”“万天”“万后天”,则 “万天”是当天后的第五天,与 “大外天”同意义,“万后天”是当天后的第六天。个别地方 “今天”后依次说 “明天”“后天”“外天”“万天”“万后天”,则 “万天”是当天后的第四天,“万后天”是当天后的第五天。也有 “万天”“万后天”不具体指哪天,而是虚指很多天以后的,还有 “万天”“万后天”没有区别的。

续表2

① 又写成 “王”。

② 又写成 “萎缩缩”。

③ 又写成 “为”。

续表3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又写成 “瘟丧”“瘟殇”。

③ 又写成 “巫”。

④ 又写成 “巫教”。

续表4

① 又写成 “污谑”。

② 又写成 “无事包精”。

③ 俗写成 “雾”。

◎X

本字母共收录129条词语。

④ 俗写成 “希乎”。

续表1

① 又写成 “閜”“閕”。

② 又写成 “虾筢”。

③ 又写成 “虾”。

续表2

① “先后”表示妯娌。《史记·孝武本纪》:“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神于先后宛若。”裴骃 《集解》引孟康曰:“兄弟妻相谓 ‘先后’。”司马贞 《索隐》:“即今妯娌也。”唐代韩愈 《南山诗》:“或齐若友朋,或随若先后。”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高夫人说:‘捷轩,你是大将,需要以身作则。把两位先后送到老营来,舍得么?’”西充县方言又读成 “旋后”,当是 “先后”二字的音变。

② 又写成 “鲜健”。

③ 又写成 “显等”,阆中市方言说。

④ 又读成xuān。

续表3

① 又写成 “乡巴佬”。

② 阆中市方言说。

③ 又写成 “相应”。

④ 又写成 “相料”。

⑤ 又写成 “晓不得信”。

续表4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又写成“”“熁”。

续表5

① 又写成 “心慌跑骚的”“心慌跑扫的”。

② 营山县方言说。

③ 营山县方言说。

④ 阆中市方言说。

⑤ 营山县方言说。

续表6

① 又写成 “省事”。

② “兄弟”与 “姊妹”同义,都是指兄弟。

续表7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又写成 “涎脸”。

③ 又写成 “涎皮”。

④ 营山县方言说。

⑤ 又写成 “汛白”。

⑥ 阆中市方言说。

◎Y

本字母共收录143条词语。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1

① 又读yánlǎosuě。

② 阆中市方言说。

③ 又写成 “眼扎毛”“眼札毛”。

④ 又写成 “掞”。

续表2

① 又写成 “洋浑子”。

② 又写成 “阳芋”“羊芋”“杨芋”“扬芋”

③ 又写成 “么”。

续表3

① 又写成 “要台”“么台”“要待”。

② 又写成 “邀”“撽”。

③ 又写成 “䙅”。

④ 又写成 “幺裤”“腰裤”等。

⑤ 又写成 “咬卵匠”,也读成áoluǎnjiàng。

⑥ 又读成ào[ɑu213]。

⑦ 阆中市方言说。

⑧ 又读成yò[io213]。

续表4

① 又写成 “要半”。

②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5

① 又写成 “一下”。

② 又写成 “一㗖二吷”。

③ 又写成 “一消”。

续表6

① 阆中市方言说。

② 营山县方言说。

③ 仪陇县方言说。

续表7

① 又写成 “箢篼”。

续表8

① 又写成 “远党”,“党”就是地方、处所的意思,见西汉扬雄 《方言》。

◎Z

本字母共收录181条词语。

② 又写成 “哆”。

③ 又写成“杂巴儿”“杂波儿”“杂倍儿”。

④ 又写成 “咋搞”。

⑤ 又写成 “咋个”。

续表1

① 又写成 “杂过抹过”。

② 阆中市方言说。

③ 又读成zǎo。

④ 又写成 “寨”。

续表2

① 又写成 “斩齐”“偡齐”。

② 俗写成 “展劲”。

③ 又写成 “展”“辗”“蹍”“趱”“攒”。

续表3

① 又写成 “栈”。

② 又写成 “栈房”,阆中市方言说。

③ 又写成 “扙”。

④ 又写成 “砸笨”。

续表4

① 又写成 “唣”。

② 阆中市方言说。

③ 又写成 “遭孽”。

续表5

① 又写成 “折耳根”。

② 蓬安县方言说。

续表6

① 阆中市方言说。

续表7

① 又读成zùsēn[tsu213sən44]

② 阆中市方言说。

③ 又写成 “走展”“走趱”。

续表8

① 又写成 “肘”。

② 俗写成 “奏”。

③ 又写成 “猪皮孔”。

续表9

① 西充县方言、阆中市方言说。

② 营山县方言说。

③ 又写成 “啄”。

④ 又写成 “爪”“挝”。

⑤ 又写成 “抓不到姜”。

⑥ 又写成 “拽”。

⑦ 又写成 “跩”。

续表10

① 又写成 “奘实”。

② 又写成 “纂”。

③ 阆中市方言说。

④ 又读成zuànqiè。

⑤ 俗写成 “装莽”。

续表11

① 营山县方言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