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形象塑造解析》为本书作者设计与制作的系列微课,曾获得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大赛一等奖。
《景区形象塑造解析》[3]
一、教学对象
本系列微课的教学对象主要是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学生。同时,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如:旅游管理专业、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等)和对景区建设与管理感兴趣的学习者皆可开展自学。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纪念性景区”“民俗与传统文化类景区”以及“主题乐园类景区”三类景区各自的性质和形象特点。
2.明确“纪念性景区”“民俗与传统文化类景区”以及“主题乐园类景区”三类景区形象塑造的基本途径。
3.掌握不同类型景区形象塑造的共通性规律。
三、教学思路
景区形象塑造是景区提升旅游吸引力的关键,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由于学生大多没有景区工作实践经验,同时校内教学条件有限,缺乏现场感和针对性,因此,景区形象塑造的授课一直是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实际工作中景区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重要环节。
基于此,本系列微课选择三类特征鲜明、学生较感兴趣同时也是目前旅游业常见的景区类型:纪念性景区、民俗与传统文化类景区以及主题乐园类景区,采用经典景点(中山陵风景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常州嬉戏谷主题乐园)现场教学的方法,利用视频的形式,通过与景区管理层的对话,让学习者能够直观地了解不同类型景区的形象塑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景区形象塑造的共通性规律。
四、系列微课特色与创新点
1.系列微课,共性与个性结合,提升教学效果。本系列微课选择三类特征鲜明、学生较感兴趣同时也是目前旅游业常见的景区类型:纪念性景区、民俗与传统文化类景区以及主题乐园类景区,开展具体分析。三个微课形成一个系列,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类型景区的角度切入,既有利于学生了解这三类景区形象塑造的个性特点,又可以通过对三类景区的分析,掌握景区形象塑造的共通性规律,从而达成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帮助学习者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2.走出校园,景区实地教学,增强现场感和针对性。本系列微课选择了三类景区的经典代表——中山陵风景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常州嬉戏谷主题乐园,在这三处5A或4A景区中采用实景教学的方式,增强学习者的现场感;同时,有计划、有目标地展示和分析三大景区形象的构成要素,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有利于学习者加深印象,形成直观的认知。
3.校企合作,景区管理层互动,彰显权威性和引领性。本系列微课采用校企合作,与景区管理者对话的方式开展,形式活泼生动,对三大景区的形象塑造进行了权威性的解读,引入行业专家的意见,加上教师的分析与总结,不但有助于学生了解目前景区形象塑造的现状,且对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4.付诸教学,实践检验成效,取得良好效果。本系列微课已经付诸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表明,微课的使用有利于学生自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1.分析景区形象塑造的重要性,明确以纪念性景区、民俗与传统文化类景区以及主题乐园类景区为例的原因。
2.明确系列微课的教学目标。
(二)不同类型景区形象特点分析
景区形象塑造解析1——纪念性景区
中山陵景区形象:庄严肃穆、凭吊历史、怀念伟人、激励后人。
景区形象塑造解析2——民俗与传统文化类景区
夫子庙景区形象:“庙市合一”,儒学文化与民俗文化交相辉映,传统文化与时尚文明相互交汇。
景区形象塑造解析3——主题乐园类景区
嬉戏谷主题乐园景区形象:神秘、未知、超现实、充满想象力和满足探索心理的奇幻世界。
(三)核心资源彰显景区形象的途径分析
景区形象塑造解析1——纪念性景区
中山陵景区:陵寝选址、整体设计、建筑及装饰细节等。
景区形象塑造解析2——民俗与传统文化类景区
夫子庙景区:前庙后学的整体设计、建筑的打造、儒学文化展览、传统文化活动开展等。
景区形象塑造解析3——主题乐园类景区
嬉戏谷主题乐园景区:多元游乐设施的设计、游乐活动的打造、场景氛围的营造等。
(四)打造景区形象的其他方法
景区形象塑造解析1——纪念性景区
中山陵景区:统一着装、规范讲解、义务宣传、校园文化普及等。
景区形象塑造解析2——民俗与传统文化类景区
夫子庙景区:员工制服设计、文创产品打造等。
景区形象塑造解析3——主题乐园类景区
嬉戏谷主题乐园景区:主题纪念品开发、微电影拍摄、游戏人物互动等。(www.xing528.com)
(五)不同类型景区形象塑造要点总结
景区形象塑造解析1——纪念性景区
1.纪念性景区性质:以纪念某一(某些)重要的人物或事件为目的而建设的景区点。
2.景区形象共性特点:主题鲜明,辨识度强,突出历史性、纪念性。
3.形象塑造途径:
核心景观打造:通常以特殊的景物、独特的构造、特定的数字等突显丰富的内涵,表现一定的寓意。
其他塑造途径:丰富的图文资料展示;庄重得体的服务服饰;规范科学的导游讲解;具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开展,等等。
景区形象塑造解析2——民俗与传统文化类景区
1.民俗与传统文化类景区性质:通过对民俗与传统文化的深度开发,展示文化魅力,带来旅游体验的景区形式,且通常带有文化形成时期的历史环境、艺术思想和审美标准的烙印。
2.景区形象共性特点:文风鼎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3.形象塑造途径:
核心景观打造:将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旅游开发理念相结合,做到传统与时尚交融,历史与现实融通。
其他塑造途径: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具有新意的文创产品开发;工作人员传统服饰的穿戴;地方美食的发掘,等等。
景区形象塑造解析3——主题乐园类景区
1.主题乐园类景区性质:主题乐园在休闲产业中指有特定游憩主题的、可供人们休闲、享受的游乐性园区。
2.景区形象共性特点:主题鲜明、快乐欢跃、轻松活泼。
3.形象塑造途径:
核心景观打造:具有明确的主题,参与性、互动性强,形式多样,富有创意。
其他塑造途径:主题明确的旅游纪念品;鲜明的企业识别系统(CIS)、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演绎表演,等等。
六、系列微课总结:旅游景区形象塑造共性规律
1.景区形象:景区形象是由景区各种吸引因素交织而成的综合性反映和外在表现,是景区在公众心目中的宏观图景,影响着旅游者对景区的总体评价。
2.景区形象塑造的共通性方法:
(1)围绕景区形象主题打造景区核心景观。
(2)根据景区形象特点,管理与组织景区导览系统、旅游商品体系、旅游项目策划以及旅游活动设计,等等。
3.景区形象塑造其他注意事项:
(1)同类型景区的形象具有共性,但也需要根据地脉、文脉等区别体现出个体的个性化特点。
(2)景区形象的塑造方法多样,随着时代的发展,需不断丰富、不断创新。
(3)景区形象一旦确立,即具有稳定性,不可频繁改变。
七、课后思考及参考资料
课后思考题:
1.随着时代的发展,景区形象塑造还有哪些方式方法?
2.其他类型的景区,如乡村旅游点、宗教文化类景区等在形象塑造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
3.请针对您所熟悉的一家4A以上景区,开展形象塑造分析。
微课分析:
《景区形象塑造解析》是系列微课,由3个独立又彼此相关的微课组成,从纪念性景区、民俗与传统文化类景区、主题乐园类景区三类景区的分析入手,总结出景区形象塑造的共通性规律和不同类型景区的特点。具体而言,该系列微课具有以下特点:
1.以系列微课的形式对某类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对于较为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往往一个短小的微课难以说明全部问题,这就需要以系列微课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阐述。景区形象的问题即是如此,景区类型千差万别,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该微课在设计时选择了学生较感兴趣同时也是目前旅游业常见的景区类型:纪念性景区、民俗与传统文化类景区以及主题乐园类景区,开展具体分析。三个微课形成一个系列,围绕一个主题,既有利于了解这三类景区形象塑造的个性特点,又可以通过对三类景区的分析,掌握景区形象塑造的共通性规律。
2.以现场访谈形式开展微课的具体分析
景区形象与景区的自然、人文风貌等密切相关,单纯的图片或口头讲授很难让学生建立起整体的感知,本微课采用了实地拍摄的形式,选择了三类景区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山陵、夫子庙、嬉戏谷作为案例地,增强了现场感,让学生身临其境,更易直观感知。同时,微课的主体部分还采用了与景区管理者对话的方式开展,形式活泼生动,对三大景区的形象塑造进行了权威性的解读,引入行业专家的意见,加上教师的分析与总结,形式独特,具有创意,也有利于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接轨,具有借鉴的价值。
总体而言,系列微课的设计和拍摄对教师数据智慧的要求更高,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行业、了解学情,才能够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此外,对于管理类的课程内容也可以用微课的形式加以讲授,如案例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