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的普及会带来大量的数据,其中包括师生交流的信息、学生选课的信息、学生成绩信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其他信息等。这些数据大都比较完整而且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应用价值非常高。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进职业院校改革和创新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方法等,这对于职业院校提升教学理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很有帮助。当前,职业院校的信息化系统正在不断完善,除了常规的校园网络、远程教学、数据管理等系统外,还有图书馆信息系统、数字化校园系统等。如何有效分析这些信息系统产生的大数据,为教学管理提供支持和帮助,建设数字化智慧校园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将在学习行为、思维模式以及教学评估等多个方面对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产生深远影响[1]。大数据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的飞跃,更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和工具。通过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形成的大数据将形成一种变革的力量,对职业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巨大的效应[2]。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在总体发展目标中指出“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信息化教育体系,达到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3]。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进行了明确地表示,并且描述了教改发展的宏伟蓝图。《教育规划纲要》提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4]。除了在政策上的引导,在法律层面,国家也鼓励学校及教育相关机构推广信息化教学方式的使用。在技术层面,随着进入“互联网+”时代,教育界中出现了“智慧教育”的新业态,智慧教学平台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智慧职教”“蓝墨云”“智慧树”“超星”“爱课程”“大学MOOC”等智慧教学平台,甚至还有一些是学校定制的校本小型智慧教学平台,如:浙江师范大学的“智慧学习平台”、武邑大学“智慧教学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厦门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等等。在操作层面,云班课给职业院校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全新的移动环境,不再受困于固定教学方式,转向移动方式,不再受困于教室,转向移动互联课堂反馈,不再受困于非教学的干扰,转向即时的沟通分享,让教与学更自由、有趣,课堂气氛更加轻松。(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