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的质量控制方法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的质量控制方法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平面线形宜采用直线,当采用曲线时其半径宜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的质量控制方法

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的咽喉,是人流、非机动车流和机动车流的汇集点,道路交叉口的工程设计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4.3.4.1 平面交叉口设计控制

平面交叉口间距应根据城市规模、路网规划、道路类型及其在城市中的区域位置而定;干路交叉口间距宜大致相等;各类交叉口最小间距应能满足转向车辆变换车道所需最短长度、满足红灯期车辆最大排队长度,以及满足进出口道总长度的要求,且不应小于150 m。

(1)平面交叉口须确保主干路或大交通量道路的通畅

平面交叉口应优先保证主干路或交通量大的道路通畅,其几何设计应结合管理方法综合考虑。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平面线形宜采用直线,当采用曲线时其半径宜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纵坡应平缓,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纵坡不宜大于2.5%,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3%。路段较短时,其长度应符合最小坡长的规定,并对称布置于交叉点的两侧。

交叉口通行能力应与路段通行能力相适应。信号控制交叉口应根据交通流量、流向确定进口道车道数。进口道车道数应大于上游路段的车道数,有条件时宜分设各流向的专用车道,并应满足其交通量所需的车道数要求。

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在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应具有良好的通视,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应当清除,也不得有高出道路平面1.2 m的视线障碍物存在。

(2)新建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及相关要求

新建平面交叉口不得出现超过4叉的多路交叉口、错位交叉口、畸形交叉口和交角小于70°的斜角交叉口。交叉口内的交通组织和渠化方式应根据相交道路等级、功能定位、交通量、交通管理条件等因素确定。设计时应在不影响总体布局的前提下予以优化调整,渠化段设计不应压缩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其长度应满足车辆排队长度的需要。当通过压缩侧分带、拓宽红线设置右转车道或通过压缩中央分隔带、偏移中线设置左转车道时,应按照左、直、右排队长度中最长的来设计渠化段,并以停止线处起算长度,以防止相邻车道排队车辆阻挡后面车辆进入相应车道排队,造成“短车道”现象。(www.xing528.com)

如果交叉口附近设置公交停靠站则根据公交车线路走向、道路类型、交叉口交通状况,结合站点类别、规模及用地条件合理确定。并保证乘客安全,方便换乘、过街,有利于公交车安全停靠、顺利驶离,且不影响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另外,地块及建筑物机动车出入口不得设在交叉口范围内,且不宜设在主干路上,宜经支路或专为集散车辆用的地块内部道路与次干道相通。桥梁隧道两端不宜设置平面交叉口。

(3)交叉口范围内道路竖向设计与排水设计

交叉口范围内的道路竖向设计,也称为立面设计控制,如相同等级道路相交时,为了维持各自的纵坡不变,可调整各自的横坡。有的只调整纵坡较小的道路的横断面形状,调整后使其横坡与纵坡较大道路的纵坡一致。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横断面均维持不变,而将次要道路的双向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纵坡相一致的单向坡横断面。而道路纵坡的方向控制至少有一条道路须背离交叉口,如遇特殊地形,所有道路纵坡方向都向着交叉口时,必须在交叉口内设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

(4)雨水口布置

由于交叉口范围内汇水面积大,径流从路中汇流至道路边缘的时间长,因此应加大交叉口边缘排水纵坡或雨水口的泄水能力。一般设置雨水口时,应考虑地面水不宜流过交叉口处的人行横道或流入另一条道路,地表不得积水等因素。通常是将雨水口设在人行横道之前或低洼处;交叉口范围内的横坡可平缓些,一般不大于路段的横坡。

4.3.4.2 立体交叉口设计控制

本书省略,可参阅其他相关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