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后汉书》关于鬼、神、巫、医、方术等方面的记载,主要为了呈现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些鬼、神、巫、医、方术等都是推动道教起源的思想因素。
道教的“法宝”,即思想经典,很庞杂。道教的“僧宝”,即信众团体,一般认为最早的是在中原地区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在西南汉中地区张脩、张鲁创立的五斗米道。而《太平经》正是张角太平道奉行的教典,《老子相尔注》则是张鲁给五斗米道信众讲解《道德经》的讲义。
也就是说,在东汉末年,张角、张脩、张鲁等人打着尊奉老子的旗号,拿着《太平经》和《老子相尔注》开始传教布道发展信众时,中国历史上的道教终于“三宝具足”,正式起源了。
《后汉书》这样描述张角当时的情况: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闲,众徒数十万。—《后汉书·皇甫嵩传》
这段话的信息量很大,特别是对照传世的《太平经》来看。一般认为,《太平经》最早的蓝本可能是西汉方士甘忠可所写。前面西汉史讲过,甘忠可曾进献给汉成帝一部书,叫作《天官历包元太平经》。
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汉书·李寻传》
当时,甘忠可自称:
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汉书·李寻传》
这是天帝派了“真人”赤精子给我的这部书。
“真人”是标准的道教概念,传世《太平经》里大部分章节都是以“真人”跟“天师”问答的形式写的。
甘忠可说:按这部书中所言,汉朝得更受命。
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汉书·李寻传》
汉成帝将信将疑,拿给大学者刘向看。
刘向奏忠可假鬼神罔上惑众。—《汉书·李寻传》
刘向看后上奏:甘忠可胡编乱造,书里打着神鬼的旗号说这说那,分明都是欺君罔上,妖言惑众!
结果,甘忠可下狱而死。
不过,这部《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仍在世间流传,甘忠可的几个学生夏贺良等人手上有副本。
到汉哀帝时,夏贺良再次献书。刘向的儿子大学者刘歆看了这部书,也认为:
不合五经,不可施行。—《汉书·李寻传》
可是,汉哀帝当时身体很差,而这部书里有很多关于祛病延年益寿的内容,可能勾起了他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于是,他重用夏贺良等人,改元易号……折腾了一大通。
后月余,上疾自若。—《汉书·李寻传》
鼓捣了一个多月,汉哀帝的病一点也没见好。他知错就改,赶紧收手,把夏贺良杀掉了。
后来,这部《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仍在甘忠可的其他学生手里私相传授,并且不断增补完善,以至于从十二卷逐渐扩充到了一百七十卷,书名也被修改为《太平清领书》。《后汉书·襄楷传》记载:
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后汉书·襄楷传》
就是说,到东汉时,琅邪人宫崇又来给汉顺帝进献这部书,号称是其师干吉意外得到的神书。这部书装帧得特别好,是写在青白的缣上的,都打着红色的条格,标题都是朱砂写的,赤红色,正文都是青色的。
青者,生仁而有心;赤者,太阳,天之正色也。—《太平经》
很讲究、很高大上的感觉。不过,汉顺帝对这部书也是不以为然。
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臧之。—《后汉书·襄楷传》
就是说,汉顺帝让有关部门看了这部书,书的内容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掺杂了很多巫术的东西。有关部门认为妖妄、乱七八糟、不合经义,就把这部书给没收了。
不过,民间仍有副本。到汉桓帝时,方士襄楷再次献书,汉桓帝还是不以为然。襄楷随即诣阙上书,指出“宦官专朝,政刑暴滥,又比失皇子,灾异尤数”等问题并讲了自己的看法,最后说:
臣前上琅邪宫崇受干吉神书,不合明听。臣闻布谷鸣于孟夏,蟋蟀吟于始秋,物有微而志信,人有贱而言忠。臣虽至贱,诚愿赐清闲,极尽所言。—《后汉书·襄楷传》
意思是,他希望得到汉桓帝的召见,当面讲讲《太平清领书》治理天下的精义,从而彻底解决各种执政问题。
可是,上书了十多天,汉桓帝也没有回音。
襄楷急了,再次上书,说:
前者宫崇所献神书,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其文易晓,参同经典,而顺帝不行,故国胤不兴,孝冲、孝质频世短祚。—《后汉书·襄楷传》
意思是,此前宫崇把《太平清领书》献给汉顺帝,书的文字浅易晓畅,跟六艺经典互相参照印证,既好懂,又易行,如果汉顺帝能够采纳遵行,定可以顺应天地五行之道,实现国家振兴,子孙昌盛。可惜,他不以为然。结果,国家不兴,子孙不旺,汉冲帝、汉质帝接连短祚。多可惜啊!
然后,在这篇上书里,襄楷再次批评了汉桓帝宠信太监,还批评了汉桓帝好色,他说:
又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今陛下嗜欲不去,杀罚过理,既乖其道,岂获其祚哉!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今陛下淫女艳妇,极天下之丽,甘肥饮美,单天下之味,奈何欲如黄老乎?—《后汉书·襄楷传》
这段话,前曾引述,是研究佛教传入的重要历史文献。由此也可见,襄楷作为道教经典《太平经》的重要传承人,他对佛教有很深的研究,这反映出道教起源于佛教的关系。
汉桓帝看了这篇上书,有点动心,派了一个尚书接见襄楷。两人一聊,尚书就有数了:别的不说,就冲他反对太监这一条,皇上也不可能喜欢他。
于是,尚书回禀汉桓帝:这个襄楷不行,他献的那部书也不行。
违背经艺,假借星宿,伪托神灵,造合私意,诬上罔事。—《后汉书·襄楷传》
不符合六艺经典的教义,胡编了一通星宿、神灵之类来烘托其观点,完全是忽悠,得治他的罪!
结果,襄楷差点儿把命丢了,被关了两年才放回家。
至此,还没完,《襄楷传》的最后写道:
及灵帝即位,以楷书为然。—《后汉书·襄楷传》
不知是襄楷再次献书,还是汉灵帝看到了此前所献的书,他对襄楷是认可的。太傅陈蕃也很认可襄楷的为人,曾举其为“方正”。到了汉献帝时期,朝廷还征召他做博士,他都没接受,终老于家。这足以说明,襄楷所献的《太平清领书》到东汉末期已逐渐为主流社会接受。
而《后汉书·襄楷传》里还有一句很打眼的话,就是在讲完顺帝时宫崇献书被没收之后,又说:
后,张角颇有其书焉。—《后汉书·襄楷传》
就是说,这部最早出于西汉甘忠可的神奇之书,几经增改、流传,从《天官历包元太平经》成为《太平清领书》,最后又成了张角的《太平经》!
张角没再去找皇帝献书。前面这几位为什么非要冒死找皇帝献书呢?
一种可能是政治投机。皇上,这部书可以治国平天下,我把它献给您。皇上一高兴,荣华富贵都有了。
另一种可能是他们真正有着致君行道的理想。中国文人的最高理想是做帝王师,从甘忠可,到夏贺良,到宫崇,再到襄楷,他们可能真的是希望献书给皇帝,以推行自己的思想,来造福天下。(www.xing528.com)
事实上,从传世的《太平经》来看,里面除去神道设教的那些鬼神方术的东西之外,确实颇有社会理想,它构建了一个宏大的政治神学的体系。用《太平经》的话讲就是:
上为皇天陈道德,下为山川别度数,中为帝王设法度……使帝王不复愁苦,人民相爱,万物各得其所。—《太平经·丁部》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理想!这个体系多么宏大,上面的皇天,下面的山川大地,中间的帝王,还有人民、万物,都囊括进来。
这种“上中下”“天地人”的表述,正好也体现了这个宏大体系的一大特点,用书中的话讲就是:
学士习用其书,寻得其根,根之本宗,三一为主。—《太平经·甲部》
就是说,《太平经》讲的所有东西,都是“三一为主”。上、中、下是三,同时又是一个整体,这就叫“三一”。天、地、人是三,同时也是一个整体。看待万事万物,都是既一分为三,又合三为一,这是一个思维的框架。其整个体系甚至也可以称为“三一”体系。这很明显源于《道德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三”生万物!
天、地、人,是“三”的直观的起点。据说,伏羲画八卦就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间看人事,随手画三道,三爻一卦,象天地人。万事万物皆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下合一力才能成就。
天、地、人分别对应阳气、阴气、中和气,此谓“三气”。三气调和,才有太平气。
一气不通,百事乖错。—《太平经·乙部》
天、地、人又分别对应父、母、子,此谓家庭三元素。三者同心协力,家庭才能发展。
天、地、人又分别对应君、臣、民,此谓国家三元素,也必须协调好,国家才会好。
具体来说,对国家治理,《太平经》认为,首要在于用人。
人者,乃天地之神统也。—《太平经·乐生得天心法》
人禀天地之精神,是决定一切问题的关键。历代以来,天下国家治理的关键都在人。
得其人则理,不得其人则乱。—《太平经·诸乐古文是非诀》
《太平经》认为,东汉皇朝当下的问题在于:
今邪人多居位,共乱帝王之治。—《太平经·火气正神道诀》
太监都属于邪人,他们搞乱了政治。政治须用贤人。
上贤可以为国辅,中贤可为国小吏。—《太平经·作来善宅法》
具体怎么用贤人?《太平经》也讲了一番:
大圣人不责备于一人。—《太平经·兴善止恶法》
用人不能求全责备。
明刑不可轻妄用……伤一贤,众贤藏。—《太平经·案书明刑德法》
要爱护人才,不可滥用刑罚。给皇帝献书者都是出于忠心,却被杀头,这样,谁还敢进尽忠言?谁还敢说真话?言路要是堵死了,天上国家肯定治理不好。
这方面,《太平经》也讲了很多,它专门有一篇《来善集三道文书诀》,说:
今天下所畏,口闭为其不敢妄诞……民臣悉结舌杜口为喑,虽见愁冤,睹恶不敢上通,故今帝王聪明绝也。—《太平经·来善集三道文书诀》
大意是,现在老百姓和各级官僚都不敢讲真话,不能把真实的情况下情上达反馈给帝王,这样帝王不就成了瞎子、聋子了吗?
因此,畅通言路很重要,必须使向帝王反馈信息的“三道行书”发挥出正常作用来。
无敢闭绝者也,如是,则天地已悦矣,帝王承负之灾厄已大除去,天下太平矣,上皇气悉来到。—《太平经·来善集三道文书诀》
《太平经》还指出:
治乱者,由太多端。—《太平经·来善集三道文书诀》
这跟《左传》讲的“国将亡,必多制”的意思差不多。前述,汉灵帝时实行“三互法”等各种华而不实、凭空添乱的政策。
可见,《太平经》作为道教的开山经典,跟佛经很不一样。佛经极少直接对现实政治做出反应,全然出世。跟道家庄子一派的逍遥世外也不同,《太平经》这部道经是非常关心国家治理的,是非常关注现实问题的,它跟儒家很像,观念也接近。襄楷所谓“参同经典”,此言不虚。这反映了早期道教对两汉儒家思想的吸收。这一点,在它一段纲领式的话里体现得更加明显:
德、仁、义、礼、文、法、武七事各异治,俱善有不达,而各有可长,亦不可废,亦不可纯行。治身安国致太平,乃当深得其诀,御此者道也。合以守一,分而无极,上帝行之,乃深乎不可测,名为洞照之式。—《太平经·七事解迷法》
就是说,《太平经》把最高级的治理手段总结为德、仁、义、礼、文、法、武,对这“七事”要各取所长,各用其宜。很明显,这“七事”几乎都是儒家所强调的。
总之,《太平经》的重点是讲治国平天下之道,因此,此前的甘忠可、夏贺良、宫崇、襄楷等人都想尽办法要把它献给帝王,却都没走通。于是,到了张角这儿,他一拨拉脑袋,不再走高层路线,改走底层路线,直接在民间传教,传播《太平经》的思想。
具体他怎么做的呢?就是本节开头援引《后汉书·皇甫嵩传》里的那段记载。对照一下《太平经》,会发现张角完全是照着书里教的来做的。
首先,他自称“大贤良师”,为什么?《太平经·己部》有这么一段:
行而不数移其足,道何从得达乎?学而不得明师,知何从得发乎?治国欲乐安之,不得大贤事之,何从得一旦而理乎……金城九重,不如事一大贤也。是故古者圣贤皆事明师,以解忧患也。故圣贤悉有师法也。—《太平经·冤流灾求奇方诀》
大意是,你走路,脚不动行吗?能到得了吗?你学道,要是没有名师传授,能学得到吗?你治理国家,要是没有大贤指点,能一举搞定吗?你想坐稳江山,只靠你有多少城池,城池有多坚固,那是靠不住的,还不如好好尊崇一位大贤,请他给你指明方向、厘清思路。因此,自古以来的圣贤帝王头上都举着一位大贤良师。
据此,张角自称:我就是你们的大贤良师!咱们这部神书《太平经》里说了:
父母者,生之根也;君者,授荣尊之门也;师者,智之所出,不穷之业也。此三者,道德之门户也。—《太平经·戊部》
父母双亲是给你生命的,国君是给你地位的,师是给你智慧的。君、亲、师,是你求道修德过好这一生所必需的。
张角作为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他怎样奉事黄老道呢?
前述,汉桓帝曾两次派太监到老子故里去祭祀老子,在宫里他也亲自举行过大型的祭祀活动。可见,老子在当时已经被神化。具体怎样神化的?《太平经》讲得非常生动,奉老子为:
长生大主,号太平真正太一妙气、皇天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姓李,是高上太之胄,玉皇虚无之胤。—《太平经·甲部》
老子出生时,天上同时出了三个太阳。
既诞之旦,有三日出东方。—《太平经·甲部》
然后,三五岁便有神奇表现。
七岁,乃学吞光服霞、咀嚼日根。—《太平经·甲部》
七岁就能食气,吸风引露,不食人间烟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