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立剖以外的第四度空间是它的时间性,构成建筑的第四度空间,建筑有个性又有文化性,建筑的文化性称为建筑的第五度空间。建筑文化是个大范围,不只是指传统文化,建筑与环境的配合、协调也是一种文化观念,所以文明的建筑必然是尊重文化环境的。
什么是后期摩登主义?就是把建筑形象注入了文化元素,强调建筑空间中具有精神方面的符号意象,后期摩登主义建筑思潮的灵魂是表现建筑的文化性——第五度空间。建筑空间的第四度是时空论,第五度是文化环境论,第六度是生态论。
我们说建筑是文化的存在,建筑是历史的存在,建筑是传统的存在。建筑是文化的创造者,建筑文化对市民有感染作用,后工业时代是人本主义复兴和生态的时代。
城市中最深刻的特征是它的文化特征,城市空间风貌的建立是以城市建筑风格的发展演变为中心,建筑风格是形成城市文化面貌的基础。
(1)建筑空间的第五度就是文化元素。
(2)必须把社会学的空间概念引入建筑设计才能说明空间中的文化环境。
(3)人对建筑空间的认知不只是视觉形象还是文化现象,欧陆风的乱用就是以视觉形象抹杀文化的一种包装。如山西临汾的华门建筑高达50米,庞大的尺度、不中不西的造型抹杀了当地尧庙的根祖文化。(www.xing528.com)
建筑空间可以决定历史,又高于历史,有创造历史文化的能力,建筑空间依赖历史的发展又被历史所限定,建筑空间需要反映历史时代的特征。
建筑空间的界定与地域文化有关,建筑形式是由内部体量和外部空间之间的接触而形成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以建筑体量形成的建筑形式,构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环境空间。中国古典建筑的大屋顶,反映中国人对宇宙空间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伊斯兰建筑中的穹隆尖顶,表现了他们团结的精神力量。建筑形式产生的含义有文化方面的特征。形形色色的建筑形态都以点、线、面为构成要素,柱子、墙面构成最基本的建筑空间。中国的牌坊、门楼,可以看作由两个垂直的柱子一字排列而成,具有划分空间和导向的功能。中国式亭、廊是由线形构成的空间,它的虚空部分提供视觉以流动、延伸,垂直要素使内部具有空间的领域感。
在现代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中,中国传统风格“间”的格局表现十分动人,运用古典的彩画装饰或现代的空间层次构成,都能取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设计效果。
著名的澳门大三巴牌坊,是由西洋教堂的残墙演化而成的中国传统式礼仪之门,大三巴是英语巨大的圣保罗的谐音(图4.8),1682年由葡萄牙传教士所建,1835年遭焚毁后,教堂残留的立面于1900—1996年由葡萄牙建筑师主持重建,残留的立面既表达了西方古典的造型意义,又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大三巴牌坊的形式表明中国文化对西方古典文化的接纳,成为澳门的城市新地标。
图4.8 建筑的第五度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